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21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清洗毛刷辊、输送带驱动轴、模块输送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输送带驱动轴设置于所述输送支架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模块输送带为多块多孔的柔性板状结构依次连接组成的环形带状结构且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轴张紧连接,所述清洗毛刷辊为布满毛刷的圆柱状结构且毛刷与模块输送带接触连接,所述清洗毛刷辊设置于输送带驱动轴的外侧并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驱动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清洗毛刷辊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本装置通过毛刷可以较好地对输送带进行清洗。输送带进行清洗。输送带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部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出车间模块输送带是压出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喷淋和浸泡联动线的材料在水中的运输,能够保证输送带连续的输送胶料,由于其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长,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易于实现程序化和自动化控制,但由于挤出机挤出的胶料温度高,且具有粘性,经过浸泡式冷却后,胶部件中的小料会有析出,大部分硅酸盐类物质会附着在模块带上,影响输送带的美观和传输特性,长期的渣滓粘附在表面,不仅影响了输送带的传输能力,并且可能会粘连在胶部件上,造成拆料的不稳定性,影响产品生产。如果要进行人工清理,必然将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对模块带进行自动化的清洗,保证工厂有效产出,是保证稳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任务。
[0003]目前,现有的模块输送带存在以下问题:1、输送带无清洗装置,导致高温粘连的胶料覆盖在输送带表面,不仅影响了输送带的美观,同时对表面的摩擦性能造成影响;2、模块带上粘连的胶料对胶部件的精准称量产生了影响,影响了其称量的准确性;3、模块带人工清理,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工作,大大加大了劳动成本。基于以上三点当前模块带存在的弊端,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模块带清洗装置。
[0004]申请号为CN201510164094.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送带的清洗装置,包括水槽、辊刷和多个改向滚筒;水槽内装满水,改向滚筒将输送带的一段导引至水槽内并浸泡在水中;辊刷的工作部位旋转,则刷毛清扫输送带表面,粘结的物料经水浸泡后在输送带的表面上附着力减小,经辊刷清扫很容易脱落下来,并悬浮于水中,从而达到清扫输送带表面的目的,该装置通过输送带上下的两个辊刷对输送带进行清扫,然而对于轮胎输送装置该装置无需对输送带的下方进行清扫,多余的清扫设备会增加成本和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对输送带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造,需要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清洗毛刷辊、输送带驱动轴、模块输送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输送带驱动轴设置于所述输送支架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模块输送带为多块多孔的柔性板状结构依次连接组成的环形带状结构且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轴张紧连接,所述输送带驱动轴驱动所述模块输送带做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清洗毛刷辊为外圆周面布满毛刷的圆柱状结构且毛刷与模块输送带接触连接,所述清洗毛刷辊设置于输送带驱动轴的外侧并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驱动轴
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清洗毛刷辊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模块输送带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线型排列的孔洞,所述输送带驱动轴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的外边缘均匀圆周排列有多个驱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模块输送带的孔洞对应啮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模块输送带的相邻两块板状材料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且板状材料的材质为聚乙烯。
[0010]优选的,所述输送带驱动轴包括圆轴和方轴,所述方轴和两侧的两个所述圆轴一体成型,所述驱动带轮的中心设置有方孔,所述驱动带轮通过中心的所述方孔与所述方轴卡位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输送支架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毛刷辊轴承和驱动轴轴承,所述圆轴与对应的所述驱动轴轴承卡位连接,所述清洗毛刷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毛刷辊轴承卡位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的齿数比为2:1。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装置通过设置多孔的模块输送带可以较好的减少污渍沾染在输送带上,另一方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结构方便清洗,设置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可以减少驱动结构,降低维护成本,使清洗毛刷辊和模块输送带可以相向运动从而进行清扫,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在较小的改动下对输送带进行升级,通过毛刷对输送带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输送带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驱动带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输送支架,2

毛刷辊轴承,3

清洗毛刷辊,4

驱动轴轴承,5

输送带驱动轴,6

模块输送带,7

驱动带轮,8

主动链轮,9

从动链轮,10

链条,11

输送部件;
[0019]501

圆轴,502

方轴;
[0020]701

方孔,702

驱动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相比于常见的输送带,采用了特殊的多孔输送带结构,使得输送的输送部件11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冷却,从而避免
了输送部件11因高温粘连在输送带上,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且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减少了输送部件11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使得输送部件11粘在输送带上的污渍减少,方便装置自动清理。相比于其他的多孔输送带本装置的用途为自动清洗输送带而不是清洗输送的输送部件11,具体结构包括输送支架1、清洗毛刷辊3、输送带驱动轴5、模块输送带6、主动链轮8、从动链轮9和链条10,输送带驱动轴5设置于输送支架1的两端且与输送支架1转动连接,模块输送带6为多块多孔的柔性板状结构依次连接组成的环形带状结构且与输送带驱动轴5张紧连接,输送带驱动轴5驱动模块输送带6做循环往复运动,清洗毛刷辊3为外圆周面布满毛刷的圆柱状结构且毛刷与模块输送带6接触连接,清洗毛刷辊3设置于输送带驱动轴5的外侧并与输送支架1转动连接,输送带驱动轴5上设置有主动链轮8,清洗毛刷辊3上设置有从动链轮9,主动链轮8和从动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当输送带驱动轴5转动时一方面带动模块输送带6转动运送输送部件11,另一方面通过链条10带动清洗毛刷辊3转动,从而自动清洗模块输送带6。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清洗毛刷辊、输送带驱动轴、模块输送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驱动轴设置于所述输送支架的两端且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模块输送带为多块多孔的柔性板状结构依次连接组成的环形带状结构且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轴张紧连接,所述输送带驱动轴驱动所述模块输送带做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清洗毛刷辊为外圆周面布满毛刷的圆柱状结构且毛刷与模块输送带接触连接,所述清洗毛刷辊设置于输送带驱动轴的外侧并与所述输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带驱动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清洗毛刷辊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输送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输送带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线型排列的孔洞,所述输送带驱动轴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驱动带轮,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体灿董茂建付玉保徐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