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58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其通过将所述容纳槽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纳槽相对两侧面为直面,能够使得套设在绕线柱上的线圈绕组与绕线柱贴合更加紧密,使得线圈绕组与绕线柱更加稳固,同时可高效地将线圈绕组与绕线柱进行装配,且在单位空间内最大化地确保了线圈绕组的圈数,以提高磁通量,进而改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的输出功率、扭矩,并确保采用该结构的电机整机体积最小化,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如风扇等家电领域中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优势逐渐占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市场。永磁同步电机按照磁通方向分为径向与轴向,相较于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磁通方向沿转轴形成闭合回路,具有轴向尺寸短、质量轻、体积小、效率高、散热性能好、功率密度高等优势。
[0003]现阶段的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结构通常包括定子环、呈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在定子环上的若干个绕线柱,每一绕线柱端部设有挡线部。然而,上述定子组件受结构设计限制,采用绕线设备进行绕线时,为了避免干涉,通常需要在相邻两绕线柱之间容纳槽进行预留避让空间,在定子组件大小一定的情况下,绕线的圈数则较少,影响磁通量的大小,进而影响采用结构的电机的输出功率及扭矩。如果需要保证绕线的圈数,则要加大设计定子组件,而该方式又将导致电机整体体积及重量变大,同时也增加制造成本。
[0004]为此,本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及组装方法,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高效地将线圈绕组与绕线柱进行装配,且在单位空间内最大化地确保了线圈绕组的圈数,以提高磁通量,进而改善采用本技术的电机的输出功率、扭矩,并确保采用该结构的电机整机体积最小化,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另外本技术方法先将线圈绕组预制完成,再将线圈绕组相应装配到每一绕线柱上,提高组装效率。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呈圆环状的定子环1和线圈绕组2,所述定子环1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沿轴向延伸的绕线柱11,所述定子环1上且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纳槽12相对两侧面为直面,所述线圈绕组2包括线圈本体22和设在线圈本体22中部上用于与绕线柱11配合连接的线圈通孔221。
[0008]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绕线柱11具有内圆侧壁111、第一直面侧壁112、外圆侧壁113和第二直面侧壁114,所述容纳槽12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之间且由一所述绕线柱11的第一直面侧壁112与另一所述绕线柱11的第二直面侧壁114形成。
[0009]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绕线柱11的中心线115经过所述定子环1的圆心,且每一个所述绕线柱11的第一直面侧壁112和第二直面侧壁114向定子环1圆心延伸而相交于一平行于定子环1中心轴线的直线。
[0010]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的中心线115之间的
夹角为α,则有3
°
≤α≤15
°

[0011]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的中心线115之间的夹角α为8
°

[0012]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绕线柱11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0013]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线圈绕组2通过黏胶而固定套接于绕线柱11上,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均位于定子环1内侧而相应连接。
[0014]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还包括与定子环1相适配而连接的底壳3,所述定子环1底部直接或间接抵触于底壳3内底而进行热传导。
[0015]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底壳3包括外环31和位于外环31内侧的内环32,所述底壳3上且位于外环31与内环3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定子环1的安装槽33,所述定子环1与内环32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胶水以将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固定的填充槽34,且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位于填充槽34内。
[0016]如上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所述底壳3外底上相对应于定子环1底部位置设有若干片散热片35。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的组装方法,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呈圆环状的定子环1和线圈绕组2,所述定子环1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沿轴向延伸的绕线柱11,所述定子环1上且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纳槽12相对两侧面为直面,所述线圈绕组2包括线圈本体22和用于与绕线柱11适配连接的绝缘套壳21,所述线圈本体22中部上设有用于与绝缘套壳21配合连接的线圈通孔221;还包括与定子环1相适配而连接的底壳3,所述定子环1底部直接或间接抵触于底壳3内底而进行热传导,所述底壳3包括外环31和位于外环31内侧的内环32,所述底壳3上且位于外环31与内环3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定子环1的安装槽33,所述定子环1与内环32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胶水以将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固定的填充槽34;包括如下步骤:
[0018]①
预制线圈绕组2,根据设计需求先将线圈本体22缠绕于绝缘套壳21上以将线圈绕组2预制好;
[0019]②
组装线圈绕组2,将预制好的线圈绕组2通过黏胶而固定套接于绕线柱11上,且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均位于定子环1内侧;
[0020]③
组装底壳3,将套设有线圈绕组2的定子环1与底壳3相对固定连接,且所述定子环1底部直接或间接抵触于底壳3内底而进行热传导,每一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均位于填充槽34内;
[0021]④
连接固定接线端子222,将线圈绕组2的接线端子222连接且和电源端子连接,接着在填充槽34内填充胶水以将接线端子222和电源端子固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1、本技术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呈圆环状的定子环和线圈绕组,所述定子环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沿轴向延伸的绕线柱,所述定子环上且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纳槽相对两侧面为直面,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线圈本体和设在线圈本体中部上用于与绕线柱配合连接的线圈通孔;能够使得套设在绕线柱上的线圈绕组与绕线柱贴合更加紧密,使得线圈绕组与
绕线柱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可高效地将线圈绕组与绕线柱进行装配,且在单位空间内最大化地确保了线圈绕组的圈数,以提高磁通量,进而改善采用本技术的电机的输出功率、扭矩,并确保采用该结构的电机整机体积最小化,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0024]2、本技术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中所述线圈绕组通过黏胶而固定套接于绕线柱上,能够使得线圈套组与绕线柱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每一线圈绕组的接线端子均位于定子环内侧而相应连接,能够避免接线端子不处于定子环同一侧而存在连接成本高和连接复杂的问题,方便接线端子连接,另外还对接线端子起到保护作用。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状的定子环(1)和线圈绕组(2),所述定子环(1)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沿轴向延伸的绕线柱(11),所述定子环(1)上且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沿径向方向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容纳槽(12)相对两侧面为直面,所述线圈绕组(2)包括线圈本体(22)和设在线圈本体(22)中部上用于与绕线柱(11)配合连接的线圈通孔(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11)具有内圆侧壁(111)、第一直面侧壁(112)、外圆侧壁(113)和第二直面侧壁(114),所述容纳槽(12)位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之间且由一所述绕线柱(11)的第一直面侧壁(112)与另一所述绕线柱(11)的第二直面侧壁(114)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11)的中心线(115)经过所述定子环(1)的圆心,且每一个所述绕线柱(11)的第一直面侧壁(112)和第二直面侧壁(114)向定子环(1)圆心延伸而相交于一平行于定子环(1)中心轴线的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绕线柱(11)的中心线(115)之间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至勤光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