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56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通过在叶片上内壁设有第一上内筋和与第一上内筋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内筋,所述叶片下内壁设有与第一上内筋相对的第一下内筋和与第二上内筋相对的第二下内筋,提高扇叶结构强度;所述第一上台肩、第二上台肩、第一下台肩及第二下台肩之间形成有供叶叉插接部插接定位的定位空间,通过将叶叉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内,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叶叉直接与叶叉外表面连接而造成叶片损伤、影响叶片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扇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连接螺栓/铆钉等紧固件的受力,有效避免叶叉与叶片发生偏移及紧固件发生变形或机械疲劳,提高叶叉与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稳定性。连接稳定性。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吊扇
,尤其是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大型吊扇的叶叉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扇叶的表面,叶叉外露影响吊扇的美观,同时现阶段扇叶为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和减轻其重量,扇叶中空设置及扇叶表面通常设计得相对较薄,叶叉与扇叶表面连接则容易对扇叶造成损伤,影响扇叶使用寿命,增加了扇叶维修更换成本。
[0003]为此,本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具有连接结构稳定,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包括叶叉1和呈中空设置的叶片2;所述叶片2上内壁设有第一上内筋21和与第一上内筋21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内筋22,所述第一上内筋21和第二上内筋22上相向地设有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上台肩211和第二上台肩221,所述叶片2下内壁设有与第一上内筋21相对的第一下内筋23和与第二上内筋22相对的第二下内筋24,所述第一下内筋23上设有与第一上台肩211相向且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下台肩231,所述第二下内筋24上设有与第二上台肩221相向且横截面呈L形的第二下台肩241,所述第一上台肩211、第二上台肩221、第一下台肩231及第二下台肩241之间形成有供叶叉1插接部插接定位的定位空间27;所述叶片2上且相应位于定位空间27处设有叶片安装孔271;所述叶叉1插接部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以连接的叶叉安装孔12,所述叶叉1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组件连接配合的叶叉连接孔11;还包括能同时穿设于叶片安装孔271和叶叉安装孔12内以将叶叉1与叶片2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铆钉。
[0007]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片2上内壁和/或下内壁设有位于定位空间27内且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抵接的加强内筋272,所述叶片安装孔271位于加强内筋272位置处。
[0008]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叉1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2内壁抵接的叶叉垫片28。
[0009]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片2内壁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端部抵靠以使叶叉安装孔12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的定位凸起29。
[0010]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叶片2尾端的扰流板3,所述扰流板3具有可与叶片2尾端相接的连接端面31、与连接端面31相对的尾部端面33、位于连接端面31前端与尾部端面33前端之间的前端面32、位于连接端面31后端与尾部端面33后端
之间的后端面34、扰流上表面35及扰流下表面36,所述后端面34由连接端面31往尾部端面33方向向上弯曲,所述扰流上表面35和扰流下表面36均由连接端面31往尾部端面33方向向上弯曲,所述扰流下表面36向叶片2旋转方向倾斜设置。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包括叶叉1和呈中空设置的叶片2;所述叶片2上内壁与下内壁之间间隔地设有左连接内筋25和右连接内筋26,所述左连接内筋25和右连接内筋26上相向地设有左限位槽251和右限位槽261,所述左限位槽251与右限位槽261之间形成有供叶叉1插接部插接定位的定位空间27;所述叶片2上且相应位于定位空间27处设有叶片安装孔271;所述叶叉1插接部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以连接的叶叉安装孔12,所述叶叉1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组件连接配合的叶叉连接孔11;还包括能同时穿设于叶片安装孔271和叶叉安装孔12内以将叶叉1与叶片2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铆钉。
[0012]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片2上内壁和/或下内壁设有位于定位空间27内且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抵接的加强内筋272,所述叶片安装孔271位于加强内筋272位置处。
[0013]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叉1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2内壁抵接的叶叉垫片28。
[0014]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片2内壁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端部抵靠以使叶叉安装孔12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的定位凸起29。
[0015]如上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所述叶片2尾端连接扰流板3,所述扰流板3具有可与叶片2尾端相接的连接端面31、与连接端面31相对的尾部端面33、位于连接端面31前端与尾部端面33前端之间的前端面32、位于连接端面31后端与尾部端面33后端之间的后端面34、扰流上表面35及扰流下表面36,所述后端面34由连接端面31往尾部端面33方向向上弯曲,所述扰流上表面35和扰流下表面36均由连接端面31往尾部端面33方向向上弯曲,所述扰流下表面36向叶片2旋转方向倾斜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在叶片上内壁设有第一上内筋和与第一上内筋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内筋,所述叶片下内壁设有与第一上内筋相对的第一下内筋和与第二上内筋相对的第二下内筋,能够降低扇叶在转动过程中被风作用下而发生形变等现象,提高扇叶结构强度,另外第一上内筋、第二上内筋、第一下内筋及第二下内筋均位于叶片内腔,在叶片相同体积大小的情况下,本技术将内筋内置相对比内筋外置的结构,具有叶片整体体积小,便于存放、运输的特点;所述第一上台肩、第二上台肩、第一下台肩及第二下台肩之间形成有供叶叉插接部插接定位的定位空间,通过将叶叉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内,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叶叉直接与叶叉外表面连接而造成叶片损伤、影响叶片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扇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连接螺栓/铆钉等紧固件的受力,有效避免叶叉与叶片发生偏移及紧固件发生变形或机械疲劳,提高叶叉与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稳定性;同时定位空间对叶叉也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便于安装。
[0018]2、所述叶片上内壁和/或下内壁设有位于定位空间内且当叶叉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内时用于与叶叉插接部抵接的加强内筋,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叶片的结构强度,同时也
提高叶片与叶叉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扇叶结构的稳定性。
[0019]3、所述叶叉上设有当叶叉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内时用于与叶片内壁抵接的叶叉垫片,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扇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其中叶叉垫片为可形变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避免叶叉与叶片直接刚性接触而对二者造成磨损,延长二者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成本,同时也起到减震效果。
[0020]4、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叶片尾端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具有可与叶片尾端相接的连接端面、与连接端面相对的尾部端面、位于连接端面前端与尾部端面前端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叉(1)和呈中空设置的叶片(2);所述叶片(2)上内壁设有第一上内筋(21)和与第一上内筋(21)间隔设置的第二上内筋(22),所述第一上内筋(21)和第二上内筋(22)上相向地设有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上台肩(211)和第二上台肩(221),所述叶片(2)下内壁设有与第一上内筋(21)相对的第一下内筋(23)和与第二上内筋(22)相对的第二下内筋(24),所述第一下内筋(23)上设有与第一上台肩(211)相向且横截面呈L形的第一下台肩(231),所述第二下内筋(24)上设有与第二上台肩(221)相向且横截面呈L形的第二下台肩(241),所述第一上台肩(211)、第二上台肩(221)、第一下台肩(231)及第二下台肩(241)之间形成有供叶叉(1)插接部插接定位的定位空间(27);所述叶片(2)上且相应位于定位空间(27)处设有叶片安装孔(271);所述叶叉(1)插接部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以连接的叶叉安装孔(12),所述叶叉(1)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组件连接配合的叶叉连接孔(11);还包括能同时穿设于叶片安装孔(271)和叶叉安装孔(12)内以将叶叉(1)与叶片(2)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铆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上内壁和/或下内壁设有位于定位空间(27)内且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抵接的加强内筋(272),所述叶片安装孔(271)位于加强内筋(272)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叉(1)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片(2)内壁抵接的叶叉垫片(2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内壁上设有当叶叉(1)插接部插接于定位空间(27)内时用于与叶叉(1)插接部端部抵靠以使叶叉安装孔(12)与叶片安装孔(271)对齐的定位凸起(29)。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一种大型吊扇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叶片(2)尾端的扰流板(3),所述扰流板(3)具有可与叶片(2)尾端相接的连接端面(31)、与连接端面(31)相对的尾部端面(33)、位于连接端面(31)前端与尾部端面(33)前端之间的前端面(32)、位于连接端面(31)后端与尾部端面(33)后端之间的后端面(34)、扰流上表面(35)及扰流下表面(36),所述后端面(34)由连接端面(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钿
申请(专利权)人:至勤光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