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66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9
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其包括用于提醒家属的家属端以及家属端内部设置的报警器,还包括第一凹型块、第二凹型块、紧固旋钮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凹型块用于卡接在床头床板,第二凹型块用于卡接在床尾床板,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通过紧固旋钮分别与床头和床尾的床板连接,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的顶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第一凹型块顶端的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第二凹型块顶端的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当患者坐起准备下床时,身体会遮挡红外线,家属端接收信号报警器会报警,从而及时叫醒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


[0001]本技术涉及报警器,具体为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患者意外跌倒,是住院成年患者中最常见也是最浪费医疗资源的医院内获得损伤。国外有研究报道,约25%的住院患者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跌倒不仅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还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加,是医院纠纷发生的隐患,对医院形象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如何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已经成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用于提醒家属的家属端以及家属端内部设置的报警器,还包括第一凹型块、第二凹型块、紧固旋钮、螺纹孔、升降机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固定板、PLC控制器、控制开关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凹型块用于卡接在床头床板,第二凹型块用于卡接在床尾床板,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通过紧固旋钮分别与床头和床尾的床板连接,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的顶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第一凹型块顶端的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第二凹型块顶端的升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第一凹型块顶端的升降机构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
[0005]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壳体、内腔、丝杆、手柄、轴承、移动块、丝孔和刻度线,壳体分别固定在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的中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丝杆上套接有移动块,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型块和第二凹型块对应紧固旋钮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报警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对应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丝孔。
[0010]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凹型块卡接在床头的床板位置处,第二凹型块卡接在床尾的床板位置处,卡接完成后,转动手柄,手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与移动块上开设的丝孔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在丝杆上移动,从而使得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位于壳体上相同的刻度线位置处,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红外线发射器工作,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光,设置的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器将红外光的接收信号信息传递给PLC控制器,经PLC控制器分析处理后,若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光,则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会发出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给报警器,
控制报警器不工作,经PLC控制器分析处理后,若红外线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光,则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会发出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给报警器,控制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即当患者坐起准备下床时,身体会遮挡红外线,家属端接收信号报警器会报警,从而及时叫醒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红外装置在无需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关闭。
[0012]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当患者坐起准备下床时,身体会遮挡红外线,家属端接收信号报警器会报警,从而及时叫醒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移动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家属端;2、报警器;3、第一凹型块;4、第二凹型块;5、紧固旋钮;6、螺纹孔;7、升降机构;8、红外线接收器;9、红外线发射器;10、固定板;11、PLC控制器;12、控制开关;13、无线通信模块;701、壳体;702、内腔;703、丝杆;704、手柄;705、轴承;706、移动块;707、丝孔;70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一,由图1

3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包括用于提醒家属的家属端1以及家属端1内部设置的报警器2,还包括第一凹型块3、第二凹型块4、紧固旋钮5、螺纹孔6、升降机构7、红外线接收器8、红外线发射器9、固定板10、PLC控制器11、控制开关12和无线通信模块13,第一凹型块3用于卡接在床头床板,第二凹型块4用于卡接在床尾床板,第一凹型块3和第二凹型块4通过紧固旋钮5分别与床头和床尾的床板连接,第一凹型块3和第二凹型块4的顶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7,第一凹型块3顶端的升降机构7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8,第二凹型块4顶端的升降机构7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9,第一凹型块3顶端的升降机构7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一侧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2;
[0020]升降机构7包括壳体701、内腔702、丝杆703、手柄704、轴承705、移动块706、丝孔707和刻度线708,壳体701分别固定在第一凹型块3和第二凹型块4上,壳体7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702,壳体701的中部安装有丝杆703,丝杆703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04,丝杆703上套接有移动块706,控制开关12电性连接红外线发射器9,壳体701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708。
[0021]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凹型块3卡接在床头的床板位置处,第二凹型块4卡接在床尾的床板位置处,卡接完成后,转动手柄704,手柄704转动带动丝杆703转动,丝杆703转动与移动块706上开设的丝孔707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706在丝杆703上移动,从而使得红外线接收器8和红外线发射器9位于壳体701上相同的刻度线708位置处,使
用时,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红外线发射器9工作,红外线发射器9发出红外光,设置的红外线接收器8用于接收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器8将红外光的接收信号信息传递给PLC控制器11,经PLC控制器11分析处理后,若红外线接收器8接收到红外光,则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会发出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1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3传递给报警器2,控制报警器2不工作,经PLC控制器11分析处理后,若红外线接收器8未接收到红外光,则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会发出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1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3传递给报警器2,控制报警器2工作发出警报,即当患者坐起准备下床时,身体会遮挡红外线,家属端1接收信号报警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高危跌倒患者跌倒的呼叫报警器,包括用于提醒家属的家属端(1)以及家属端(1)内部设置的报警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凹型块(3)、第二凹型块(4)、紧固旋钮(5)、螺纹孔(6)、升降机构(7)、红外线接收器(8)、红外线发射器(9)、固定板(10)、PLC控制器(11)、控制开关(12)和无线通信模块(13),所述第一凹型块(3)用于卡接在床头床板,第二凹型块(4)用于卡接在床尾床板,第一凹型块(3)和第二凹型块(4)通过紧固旋钮(5)分别与床头和床尾的床板连接,第一凹型块(3)和第二凹型块(4)的顶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7),第一凹型块(3)顶端的升降机构(7)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8),第二凹型块(4)顶端的升降机构(7)的一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9),第一凹型块(3)顶端的升降机构(7)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一侧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2);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壳体(701)、内腔(702)、丝杆(703)、手柄(704)、轴承(705)、移动块(706)、丝孔(707)和刻度线(708),壳体(701)分别固定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皖莲晏定燕陈茜艾勤勤杨娟范晓黎林晶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西溪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