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承载组件、芯片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58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8
本申请涉及一种芯片承载组件、芯片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芯片承载组件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芯片,包括可旋转竖杆、横梁、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可旋转竖杆上设置有轮齿环绕所述可旋转竖杆的齿轮;横梁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一滑槽;第一侧墙的顶部与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连杆连接;第二侧墙的顶部与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一齿槽;可旋转竖杆用于在第一通孔内旋转,带动齿轮转动,使得轮齿与第一齿槽啮合,以带动第一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侧墙。本申请中的芯片承载组件能够固定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与体积的芯片,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承载组件、芯片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及芯片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片承载组件、芯片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芯片裸片与不同类型的框架或塑封料形成芯片封装体。芯片封装体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根据芯片封装体的封装材料、芯片封装体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的连接方式及芯片封装体的外型,将芯片封装体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芯片封装体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测试以提高供货的质量。
[0003]芯片封装体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将其测试引脚与测试电路电连接,为了便于测试电路与芯片封装体固定连接,因此,需要提供满足芯片封装体的测试需求的承载装置,以通过测试电路经由固定于承载装置的芯片封装体的测试引脚,向芯片封装体提供测试电信号,来测试芯片封装体的性能及可靠性。
[0004]然而,不同种类的芯片封装体的外形尺寸不同,且相同类型芯片封装体的测试引脚的尺寸可能不同,如果为各种芯片封装体分别提供匹配的测试用承载装置,显然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测试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芯片承载组件、芯片测试装置及方法,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承载组件,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芯片,包括可旋转竖杆、横梁、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可旋转竖杆上设置有轮齿环绕所述可旋转竖杆的齿轮;横梁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及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滑槽;第一侧墙的顶部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一侧墙间隔设置,用于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所述第二侧墙的顶部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一齿槽;其中,所述可旋转竖杆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侧墙。
[0007]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芯片承载组件中,通过在可旋转竖杆上设置轮齿环绕所述可旋转竖杆的齿轮,在横梁内设置第一通孔及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滑槽;设置第一侧墙的顶部与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连杆连接,并设置与第一侧墙间隔的第二侧墙的顶部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相对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连杆靠近第二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一齿槽;利用齿轮旋转时轮齿与本体上设置的齿槽啮合并带动本体动作的机械原理,经由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带动可旋转竖杆上的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齿槽啮合,带动第
一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侧墙,调整第一侧墙与第二侧墙之间的距离,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与体积的芯片的固定需求,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二齿槽;其中,所述齿轮的轮齿还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二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侧墙。本实施例中经由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带动可旋转竖杆上的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齿槽啮合,带动第二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墙,调整第一侧墙与第二侧墙之间的距离,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与体积的芯片的固定需求,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齿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之间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的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侧墙及所述第二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由于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移动,提高对第一侧墙与第二侧墙之间距离调整的效率。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墙靠近所述第二侧墙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材料;所述第二侧墙靠近所述第一侧墙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材料,以提高固定于第一侧墙与第二侧墙之间的芯片与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对芯片固定的稳定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承载组件还包括第三侧墙及第四侧墙,第三侧墙的顶部与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经由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第二滑槽贯穿所述横梁及所述第一通孔;第四侧墙与所述第三侧墙间隔设置,用于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所述第四侧墙的顶部与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连杆靠近所述第四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三齿槽;其中,所述可旋转竖杆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三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三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侧墙。
[0012]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芯片承载组件中,利用齿轮旋转时轮齿与本体上设置的齿槽啮合并带动本体动作的机械原理,经由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带动可旋转竖杆上的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第三连杆上的第三齿槽啮合,带动第三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第四侧墙,调整第三侧墙与第四侧墙之间的距离,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与体积的芯片的固定需求,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杆靠近所述第三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四齿槽;其中,所述齿轮的轮齿还用于与所述第四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四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侧墙。本实施例中经由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带动可旋转竖杆上的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第四连杆上的第四齿槽啮合,带动第四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三侧墙,调整第三侧墙与第四侧墙之间的距离,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与体积的芯片的固定需求,在提高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降低对多类型芯片的测试成本。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齿槽与所述第三齿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
齿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三齿槽与所述第四齿槽之间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三齿槽啮合的同时与所述第四齿槽啮合,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三侧墙及所述第四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由于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带动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移动,提高对第三侧墙与第四侧墙之间距离调整的效率。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间隔设置,便于经由旋转贯穿横梁内第一通孔的可旋转竖杆,使其带动齿轮从第一滑槽内移动至第二滑槽内,以调整第三侧墙与第四侧墙之间的距离。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以提高对芯片固定的稳定性。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墙靠近所述第四侧墙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芯片,包括:可旋转竖杆,其上设置有轮齿环绕所述可旋转竖杆的齿轮;横梁,其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及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滑槽;第一侧墙,其顶部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一侧墙间隔设置,用于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所述第二侧墙的顶部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一齿槽;其中,所述可旋转竖杆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侧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二齿槽;其中,所述齿轮的轮齿还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二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侧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齿轮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之间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的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侧墙及所述第二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靠近所述第二侧墙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材料;所述第二侧墙靠近所述第一侧墙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侧墙,其顶部与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经由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第二滑槽贯穿所述横梁及所述第一通孔;第四侧墙,与所述第三侧墙间隔设置,用于固定位于二者之间的芯片,所述第四侧墙的顶部与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连杆靠近所述第四连杆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线状排布的第三齿槽;其中,所述可旋转竖杆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旋转,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三齿槽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三侧墙相对靠近或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