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离合器配件,旨在解决离合器摩擦面片很难兼具低成本、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板和若干弧状设置的摩擦衬片,基板包括四个扇形设置的弧形片,摩擦衬片和弧形片热压烧结固定,相邻弧形片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软连接,四个弧形片通过四个连接部实现两次对折,摩擦衬片的组分包含粘结剂、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增强纤维为非金属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在8%~12%之间的钛酸钾晶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摩擦衬片中添加8%~12%质量分数的钛酸钾晶须作为摩擦性能调节剂,使得摩擦面片兼具低成本、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片是一种以摩擦为主要功能、兼有结构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汽车用摩擦材料主要是用于制造制动摩擦片和离合器片。这些摩擦材料主要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随着对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出现了半金属型摩擦材料、复合纤维摩擦材料、陶瓷纤维摩擦材料,由于摩擦材料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制造制动系和传动系的零件,要求有足够高的而且稳定的摩擦系数和较好的耐磨性。
[0003]全球汽车工业向高速、重载、舒适、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对汽车传动和制动摩擦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实际生产的离合器摩擦片大多数是复合线作增强材料,而这些复合线中,除有机纤维和无机纤维外,为达到增强、导热、耐磨的作用,几乎都含有金属纤维尤其是铜丝,使用铜丝可使摩擦片抗热衰退性和耐磨性增加,但是大量使用铜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虽然凯芙拉纤维、碳纤维等一些高端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和抗振颤性能,但目前凯芙拉纤维和碳纤维价格昂贵,制造难度大,在市场推广非常困难,只用于少数高端领域,无法在汽车离合器摩擦片领域进行全面普及,因此现有的离合器摩擦面片很难兼具低成本、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同时,现有的离合器摩擦面片往往呈环形设置,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运输。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及其生产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包括基板和若干弧状设置的摩擦衬片,所述基板包括四个扇形设置的弧形片,所述摩擦衬片和弧形片热压烧结固定,相邻所述弧形片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软连接,四个所述弧形片通过四个连接部实现两次对折,所述摩擦衬片的组分包含粘结剂、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增强纤维为非金属纤维,所述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在8%~12%之间的钛酸钾晶须。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酸钾晶须是一种新型短针状纤维,钛酸钾晶须具有高熔点(1350℃)、低硬度(莫氏4HM)、低密度(3.3g/cm3)、高弹性模量(280GPa)、低导热率(0.05W/m
·
K)、化学性能稳定、高温吸音强等优点,综上钛酸钾晶须能提高摩擦衬片的各项能力,并且钛酸钾无毒、无害、无污染,其中间体是农作物的化肥,更加环保,添加钛酸钾晶须可以明显提高摩擦衬片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有利于摩擦材料拥有稳定的摩擦因数,较低的热衰退性,添加8%~12%的钛酸钾晶须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制动系统无石棉有机摩擦材料,能满足汽车传动系统离合器摩擦材料迫切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摩擦衬片中添加8%
~12%质量分数的钛酸钾晶须作为摩擦性能调节剂,使得摩擦面片兼具低成本、低污染以及高强度的要求,运输摩擦面片时,弯曲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使得四个弧形片两两叠放,而后再弯曲剩下的连接部,使得四个弧形片叠放,四个弧形片叠放后能有效减少摩擦面片的占用面积,方便摩擦面片的运输,使用时,反向进行上述操作即可使得基板复原。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表面形成有将四个弧形片连接在一起的软质胶层,所述软质胶层内设有若干沿软质胶层周向排布的增强长纤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质胶层将相邻弧形片软连接,使得四个弧形片之间形成四个连接部,通过软质胶层形变即可弯曲连接部,方便折叠摩擦面片,增强长纤维在软质胶层内,能起到补强的作用,能提高软质胶层的耐磨性,使得基板更加耐用,且增强长纤维能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连接部的强度,使得连接部多次弯曲不损坏。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长纤维为植物纤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物纤维是一种绿色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对环境影响小,且植物纤维成本较低,生产成本低,是一种天然的、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植物纤维比重轻,有利于降低基板整体的重量。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结剂采用橡胶和酚醛树脂。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腈纶纤维和芳纶纤维三者中的至少两种。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性能调节剂还包括云母、石墨、二硫化钼、炭黑、氧化铝。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硫酸钡。
[0016]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的生产工艺,应用于权利要求2的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摩擦衬片压制成型、弧形片制备及预处理、摩擦衬片和弧形片热压烧结、基板成型、离合器摩擦面片后处理;
[0017]摩擦衬片压制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1配料,并通过混料机混料;A2加入粘结剂进行炼胶;A3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
[0018]弧形片制备及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B1金属片冲压形成弧形片;B2弧形片一面进行喷珠硬化;
[0019]摩擦衬片和弧形片热压烧结包括如下步骤:C1弧形片喷珠硬化后的一面和摩擦衬片用机械高温压制使其结合更紧密;C2通过热处理机对弧形片和摩擦衬片加热6小时以上提高稳定性和耐热性;
[0020]基板成型包括如下步骤:D1四个弧形片通过工装放置呈环状,且相邻弧形片之间形成空隙;D2弧形片背向摩擦衬片的一面上胶,且采用凝固后柔软可形变的胶水;D3在弧形片上胶的一面上以及相邻弧形片之间填充增强长纤维,空隙处增强长纤维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弧形片,并静置至胶水凝固;D4将四个弧形片进行浸胶,取出后静置至胶水凝固;
[0021]离合器摩擦面片后处理包括如下步骤:E1磨片,采用40目的砂带磨去摩擦衬片上的软质胶层并对其进行粗加工,再采用60目的砂带进行中度加工,最后采用80目的砂带进行精细加工,保证平面度在0.05mm之内;E2根据图纸进行钻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片制备及预处理中对弧形片喷珠硬化,借助于硬丸粒,高速、连续锤击弧形片表面,使其产生强烈的冷作硬化,可以明显改变弧形片表面的应
力状态、从而提高弧形片的疲劳强度、抗冲击磨损及抗应力腐蚀性能,还可改变弧形片的表面粗糙度,使其更容易与摩擦衬片热压烧结;基板成型中步骤D2和D3方便固定增强长纤维,进而方便后续在胶层内复合增强长纤维,提高基板的强度,且空隙在放置增强长纤维后,通过步骤D4使得胶水粘附在增强长纤维上凝固后形成连接部,采用凝固后柔软可形变的胶水,使得连接部可弯曲形变,从而方便叠放四个弧形片,方便运输摩擦面片,且步骤D4能使得胶水覆盖增强长纤维表面,将增强长纤维复合在胶层内,保护增强长纤维的同时,使得增强长纤维有效提高胶层强度。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钛酸钾晶须是一种新型短针状纤维,钛酸钾晶须具有高熔点(1350℃)、低硬度(莫氏4HM)、低密度(3.3g/cm3)、高弹性模量(280GPa)、低导热率(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若干弧状设置的摩擦衬片(2),所述基板(1)包括四个扇形设置的弧形片(3),所述摩擦衬片(2)和弧形片(3)热压烧结固定,相邻所述弧形片(3)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部(4)软连接,四个所述弧形片(3)通过四个连接部(4)实现两次对折,所述摩擦衬片(2)的组分包含粘结剂、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增强纤维为非金属纤维,所述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质量分数在8%~12%之间的钛酸钾晶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表面形成有将四个弧形片(3)连接在一起的软质胶层,所述软质胶层内设有若干沿软质胶层周向排布的增强长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长纤维为植物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采用橡胶和酚醛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腈纶纤维和芳纶纤维三者中的至少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性能调节剂还包括云母、石墨、二硫化钼、炭黑、氧化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硫酸钡。8.一种离合器摩擦面片的生产工艺,应用于权利要求2的离合器摩擦面片,其特征在于: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法校骆成圣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金德利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