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95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是有用的有机合成子,通常用于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选择性功能化,进而用于药物化学中候选药物的后期修饰。目前有很多文献报道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从合成策略上看,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金属介导的链烯环丙烷化多米诺反应构建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比如文献H、V.Adc℃k,E.Chatzopoulou,P.W.Davies.N

烯丙基炔酰胺的发散C

H插入

环化级联,化学,国际编辑2015,54,15525

15529,采用的就是在Pd,Au,Rh,Co,Ni和Ru盐催化剂存在下原位生成金属卡宾物质进而生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策略;文献N.V.Shcherbakov,D.V.Dar'in,V.Y.Kukushkin,A.Y.Dubovtsev.金催化的硝基苯从苯并呋喃转移到N

烯丙基炔酰胺: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合成[J]Org.Chem。2021,86,12964

12972,是以金属金为催化剂,以苯并呋喃和N

烯丙酰胺为底物,通过生成金

α

亚氨基卡宾的环丙烷化中间体得到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
[0003]第二类是通过取代环丙烷的衍生反应构建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比如文献S.Manna,A.P.Antonchick.铜催化的苯乙酮与马来酰亚胺的(2+1)环化:环丙烷的直接合成,化学,国际编辑2015,54,14845

14848是在金属铜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以N

甲基马来酰亚胺和苯乙酮为底物,通过酮基的烯醇化导致配体交换产生环状的中间体进而直接生成环丙烷衍生物,即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
[0004]第三类是通过烷基化亚基前体的碱诱导分子内螺环化的方法构建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比如文献M.Uematsu,D.M.Brody,D.L.Boger.双卡霉素的基于CBI的类似物的五元内酯前药,TetrahedronLett.2015,56,3101

3104。
[0005]综上,虽然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是在仔细设计和调整底物的刚性结构或空间位阻以实现结构多功能烯酰胺的合成,实现烯烃的直接C

H键活化酰胺化仍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钯催化剂催化的乙烯基环丙烷甲酰胺分子内酰胺化获得构象受限的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进一步丰富了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同时也为工业化筛选提供了更多的候选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物为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类化合物,反应条件为在O2氛围和碱性条件,在DMF溶剂中以Pd(PPh3)2Cl2为催化剂,一步制得3

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
[0008]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0009][0010]其中R1选自4

氯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3

氯苯基、4

溴苯基、甲苯磺酰基中的一种;
[0011]R2选自4

甲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4

苯甲酸乙酯、甲氧基中的一种。
[0012]优选的,碱性条件为无水K2CO3提供的碱性条件。
[0013]优选的,反应温度为40~60℃。
[0014]更优选的,反应温度为50℃。
[0015]优选的,反应物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0016][0017]其中R1选自4

氯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3

氯苯基、4

溴苯基中的一种;
[0018]R2选自4

甲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4

苯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0019]优选的,反应物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0020][0021]优选的,反应物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0022][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在Pd(PPh3)2Cl的催化作用下与C=C键和酰胺配位
形成钯环,然后经过还原消除反应最终形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反应过程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好,钯催化剂廉价易得。
[0025](2)反应步骤仅需一步,实验步骤少,技术难度低,易于操作,反应所使用的Pd(PPh3)2Cl2是廉价、易得的化学化工产品,原料易得成本低;
[0026](3)反应能达到很好的催化效果,反应过程简单,避免了使用多步反应的过程,同时也避免了操作复杂,官能团兼容性差的缺点。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中所用各种化学品和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购买。
[0029]实施例1
[0030]反应物1

(4

氯苯基)

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为2

乙烯基环丙烷
‑1‑
甲酰胺类化合物,反应条件为在O2氛围和碱性条件,在DMF溶剂中以Pd(PPh3)2Cl2为催化剂,一步制得3

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其中R1选自4

氯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3

氯苯基、4

溴苯基、甲苯磺酰基中的一种;R2选自4

甲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4

甲氧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苯基、4

苯甲酸乙酯、甲氧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条件为无水K2CO3提供的碱性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氮杂双环[3.1.0]己烷
‑2‑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国张贵生李晶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