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73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化合物I)是制备抗新冠药物Paxlovid的关键中间体。
[0003]Paxlovid由辉瑞公司研发,于2021年12月22日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药物只能通过处方获得,应在患者出现症状后的五天内尽快服用,以防止病情恶化成重症。
[0004]据辉瑞2021年12月14日公布的“Paxlovid”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预防重症高风险患者住院和死亡方面,该药物的有效性为89%。辉瑞当时还表示,最近的实验室数据表明,由于“Paxlovid”在实验中阻断了一种参与奥密克戎病毒复制过程的酶(enzyme),因此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依然有效”。
[0005]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新冠药物生产任务紧迫。Paxlovid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0006]化合物I为Paxlovid的关键中间体,文献报道了其合成方法,具体路线如下:此方法反应起始原料卡龙酸酐或者卡龙酸价格很高,生产步骤长,还原时用红铝、四氢铝锂或者大量的硼氢化钠/路易斯酸还原,溶剂需要20倍以上THF,溶剂成本高昂,釜效率低下,大量还原剂使用时风险极大,工业化生产成本极高,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0007]针对以上缺陷,我们对化合物I的生产做了大量的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化合物I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化合物I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全新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成本。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氧杂双环[3.1.0]己烷(化合物II)和氨水加入醇类溶剂中,在压力釜中100~120℃、1.5

2MPa反应10~15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用乙酸乙酯
溶解,加入正己烷,析晶,过滤,干燥,得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化合物III)。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氧杂双环[3.1.0]己烷和氨水的质量比为1:1~1:1.5。
[0010](2)将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化合物III)溶于甲基叔丁醚(MTBE)中,加入催化剂N,N

二异丙基乙胺(DIPEA),再于0~5℃加入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并在此温度下先反应2~4h,再升温至55~60℃回流4~6小时,加水,分层,水层用甲基叔丁醚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减压浓缩,得到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化合物IV)。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和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的质量比为1:1~1.5:1;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和N,N

二异丙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2~1:2.5。
[0011](3)将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化合物IV)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再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三氟化硼四氢呋喃溶液或三甲基氯硅烷(优选三甲基氯硅烷),在氮气保护下,于50~6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盐酸酸化体系PH<2,升温到50~60℃搅拌后,减压蒸馏,水相用液碱碱化到PH>13,用甲基叔丁醚萃取,合并有机相,常压蒸馏,收集130~140℃组分,得到目标产物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化合物I)。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与硼氢化钠的质量比为1.5:1~2:1;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与三氟化硼四氢呋喃溶液或三甲基氯硅烷的质量比为1:1~1:2。
[0012]合成路线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以内酯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氧杂双环[3.1.0]己烷为原料,通过氨化、环合、还原三步反应制得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此工艺的原料化合物II成本低于卡隆酸酐,且相对卡龙酸酐,其制备方法更简单。另外,还原时只需要还原一个酰胺,相对传统工艺的卡龙酰亚胺更易还原,减少了还原剂的用量,安全性更高,大幅降低了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成本,工业化简单易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合成的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2为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标准样品的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1)将126.16g化合物II加入到1L压力釜中,加入150g氨水,400g甲醇,升温到110~120℃/1.5

2MPa搅拌12小时,降温到室温,泄压,转移到1000L单口瓶中减压旋干溶剂和水,用甲醇带干氨气,加入126g乙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氧杂双环[3.1.0]己烷和氨水加入甲醇溶剂中,100~120℃反应10~15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用乙酸乙酯溶解,加入正己烷,析晶,过滤,干燥,得到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2)将cis

3,3

二甲基
‑2‑
羟甲基环丙基
‑1‑
甲酰胺溶于甲基叔丁醚中,加入N,N

二异丙基乙胺,再于0~5℃加入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并在此温度下先反应2~4h,再升温至55~60℃回流4~6小时,加水,分层,水层用甲基叔丁醚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减压浓缩,得到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3)将6,6

二甲基
‑2‑
氧代
‑3‑
氮杂双环[3.1.0]己烷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再加入催化剂三氟化硼四氢呋喃溶液或三甲基氯硅烷,在氮气保护下,于50~6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盐酸酸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水相碱化,用甲基叔丁醚萃取,常压蒸馏,收集130~140℃组分,得到目标产物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己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内酯制备6,6

二甲基
‑3‑
氮杂双环[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传辉王复平高明王焯民高兴发殷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宇复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