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8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害虫诱捕器通过安装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通过爬行杆与灭虫凸台相互连接;包括:光伏板,其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连通筒,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下表面;控制箱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控制箱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该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诱捕器可以远程操控驱动,应用较为节能有效,并且诱捕器设置有辅助害虫爬行结构和害虫尸体清理结构,提高其诱捕消灭害虫的应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害虫诱捕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农业作物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虫害和人为因素等,其中虫害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了降低虫害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很多农业种植基地安装有害虫诱捕器诱杀害虫,害虫诱捕器可以通过信息素、人造光源、颜色、声波等吸引作用诱捕害虫进入设备内部,通过设备中电击、机械损伤、粘黏或者温度等办法灭杀害虫。
[0003]植保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研发精准高效、环境友好的害虫防治技术,精准诱杀害虫,减少天敌昆虫和中性昆虫的诱杀量,减少技术对作物种植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果诱捕器能够用物联网控制,就能实现准确的开启、关闭,避开天敌的活动高峰期,在害虫高峰期开启。并且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实现功能上的多元化,诱捕各种各样的害虫,比如信息素和电网、声波和风吸等等。
[0004]申请号为CN201721728924.9的一种农业害虫诱捕器,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板,上盖板内腔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固定杆;本装置通过高压电杆、诱捕灯、处理器、模数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光敏传感器、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害虫诱捕器需要使用者手动将诱捕灯打开,操作繁琐的问题,该农业害虫诱捕器,具备诱捕灯自动开关的优点,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害虫诱捕器的实用性,该害虫诱捕器虽然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自动控制运行开启,但是其不便于根据虫害的程度选择性控制开启,在一些虫害较轻的夜间时间段,害虫诱捕器开启后解决虫害的作用较差,并且还会形成一定的耗能,同时在白天的时间段也不便于解决虫害的问题;
[0005]申请号为CN201810976297.3的一种立体式害虫诱捕器,包括安装在底部的集虫箱,在集虫箱上部设有第一集虫漏斗,在集虫箱上设有向上延伸的、与集虫箱连通的管道,管道内部中空,在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诱虫光源,在管道的周围分布有透明挡虫板,在管道的上方设有第二集虫漏斗,第二集虫漏斗与管道连通,在第二集虫漏斗下方安装有抽吸式风扇,在第二集虫漏斗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诱虫光源,在第二诱虫光源周围安装有透明挡虫板;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式害虫诱捕器,上下均布置有诱虫光源,增加了灯光的照射范围,从而增加了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能最大限度的捕获上中下部的害虫,解决了现有杀虫灯光源覆盖区域小、安装高度单一、对树冠茂密和树冠下害虫难以防治的问题,该害虫诱捕器虽然上下均设置有诱虫光源,但是不同飞行和爬行害虫的活动范围有限,害虫行动区间高度不同直接影响到诱捕器对于害虫的吸引灭虫效果。
[0006]现有的部分害虫诱捕器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害虫泛滥的虫灾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开启,不分时段的随意开启害虫诱捕器既容易错失最佳除虫时间也容易消耗电能,并且不同的害虫行动区间高度不同,现有的部分害虫诱捕器诱捕灭杀害虫结构设置在一定的高度,不便于较好的灭杀多种类型的害虫。
[000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害虫诱捕器通过安装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并且控制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0010]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通过爬行杆与灭虫凸台相互连接,所述灭虫凸台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座的内侧中间位置,以及所述下固定座的上端通过透明罩与上固定座相互连接,所述透明罩的内部设置有诱虫架;
[001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包括:
[0012]光伏板,其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光伏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并且所述上固定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声光警报器;
[0013]安装连通筒,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下表面,且所述安装连通筒的下方外部卡合安装有收集罩;
[0014]控制箱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控制箱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控制器,并且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伺服电机的上端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边侧通过滑行侧杆与控向筒相互连接,且所述控向筒的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架,并且支架的边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采集器。
[0015]优选的,所述爬行杆等角度在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4组,且支撑座的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筒,并且固定筒的侧面开设有侧边滑槽,通过爬行杆可以辅助一些小型的害虫向上爬行至灭虫结构内部。
[0016]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下方边侧通过滑行侧杆与控向筒固定为一体化驱动结构,且控向筒通过滑行侧杆与固定筒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驱动轴的上方边侧与诱虫架固定连接,以及所述驱动轴贯穿转动安装在固定筒的内部,通过传动结构控制驱动轴往复性转动,其可以控制控向筒和摄像采集器对应转动,通过摄像采集器可以拍摄采集着陆板表面的害虫分布情况;
[0017]所述诱虫架的边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表面波激振器和信息素可调节释放器,且信息素可调节释放器对应设置在表面波激振器的外侧;
[0018]通过信息素可调节释放器可以通过化学气味吸引害虫,通过表面波激振器播放害虫的鸣声或者基质振动信号(表面波),吸引害虫飞行或者爬行趋近。
[0019]优选的,所述诱虫架的边侧下方两侧对称固定有定位架,且定位架的侧下方固定安装有除虫板,该部分结构可以通过驱动轴控制诱虫架、定位架和除虫板对应转动,诱虫架
在转动时可以扩散信息素分散和播放音频扩散,辅助对害虫的诱捕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除虫板的边侧与灭虫凸台的外侧面相互贴合,且所述灭虫凸台的外侧面呈圆弧状结构,除虫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内侧面与灭虫凸台的外侧壁相互接触,其转动过程中可以对灭虫凸台外侧面分布的害虫尸体进行推动清理;
[0021]所述灭虫凸台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爬行槽,且灭虫凸台的外侧面内部嵌合安装有灭虫电网,灭虫电网在启动运行后可以产生高压电量,当害虫在灭虫凸台外侧面爬行移动时,在高压电作用下快速被电击消灭;
[0022]所述爬行槽的内部最小直径大于驱动轴的外部直径,爬行杆上端对应连接至爬行槽的内侧壁上,害虫通过爬行杆向上爬行至爬行槽中,通过爬行槽最终移动至灭虫凸台的外侧。
[0023]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座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4组贯通槽,且贯通槽与安装连通筒、收集罩内部相互贯通,以及收集罩与安装连通筒构成卡合拆装结构,该部分结构便于灭虫凸台外侧消灭的害虫尸体通过贯通槽和安装连通筒进入下端对应的收集罩内部,保持灭虫凸台表面高压灭虫的效果。
[0024]优选的,所述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害虫诱捕器通过安装底座(1)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2),并且控制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上表面通过爬行杆(4)与灭虫凸台(5)相互连接,所述灭虫凸台(5)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座(6)的内侧中间位置,以及所述下固定座(6)的上端通过透明罩(7)与上固定座(8)相互连接,所述透明罩(7)的内部设置有诱虫架(13);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10),其下端通过固定架(9)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8)的上表面,且所述光伏板(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1),并且所述上固定座(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声光警报器(12);安装连通筒(14),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固定座(6)的下表面,且所述安装连通筒(14)的下方外部卡合安装有收集罩(15);控制箱(2)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01),且控制箱(2)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控制器(202),并且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08),所述伺服电机(201)的上端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203),所述驱动轴(203)的边侧通过滑行侧杆(204)与控向筒(205)相互连接,且所述控向筒(205)的外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架(206),并且支架(206)的边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采集器(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杆(4)等角度在支撑座(3)的上端设置有4组,且支撑座(3)的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固定筒(301),并且固定筒(301)的侧面开设有侧边滑槽(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3)的下方边侧通过滑行侧杆(204)与控向筒(205)固定为一体化驱动结构,且控向筒(205)通过滑行侧杆(204)与固定筒(301)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驱动轴(203)的上方边侧与诱虫架(13)固定连接,以及所述驱动轴(203)贯穿转动安装在固定筒(301)的内部;所述诱虫架(13)的边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表面波激振器(131)和信息素可调节释放器(132),且信息素可调节释放器(132)对应设置在表面波激振器(131)的外侧,并且表面波激振器(131)由表面波播放器和声波播放器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磊蔡晓明罗宗秀李兆群修春丽付楠霞陈宗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