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德生专利>正文

多功能手术牵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7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手术器械,适用于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科和妇科,特别适用于颅脑深部显微手术操作。它具有钳臂前端带牵开爪、钳柄上设有锁紧机构的牵开固定钳,特征在于:左、右钳臂上还设有关节接头,而关节接头上装有第一万向关节。还可以进而加装导向杆和第二万向关节以构成机械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既能牵开固定浅层组织,又能通过万向关节夹持多种操作器件,既节省人力,又手术安全性强。(*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手术牵开器械,适用于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科、妇科等有关手术,特别适用于颅脑深部显微手术操作。良好的暴露和理想的手术野照明是保证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以往是依靠助手握持各种特制拉钩、光源来满足不同手术野暴露和照明的需要,然而,长达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的持续静止姿势,不仅极易疲劳,精确度差,易引起组织损伤,而且常影响手术者的操作,增加手术难度。Heitetr Malis等自制的改良牵开器虽提高了精确度,但稳定性较差,特别是要从颅骨外钻孔固定,因而增加了难度和创作。Wtitlaner牵开器只能牵开、固定浅层组织,不适用于深部手术。APPtelbum钢丝串球式牵开器及Yasargils-Leyla软臂牵开器均依靠固定夹夹于骨窗而固定,易引起硬膜外或硬膜下损伤出血,且易松动或断裂,手术安全性差,有时还影响手术者操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既能牵开、固定浅层组织,又能夹持各种操作器件,既节省人力,又手术安全性强的多功能手术牵开器。解决上述任务的技术方案是对钳臂前端带牵开爪、钳柄上设有锁紧机构的牵开固定钳进行改进,在钳臂上设有关节接头,而关节接头上装有第一万向关节。万向关节可有各种结构,它只要能夹持其它操作器件或连接杆件、能与关节接头具有互相配合的结构又能万向调节即可。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深部操作的多功能手术牵开器。解决上述进一步任务的技术方案是在与关节接头装连的第一万向关节上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另一端还装有第二万向关节,从而构成一个机械臂。为了便于浅部或深部的脏器或组织的牵开,特别是深部的软组织牵开,最好第一万向关节或第二万向关节上装有浆形牵开板。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可固定各种操作器件。例如浆形牵开板、冷光源纤维导光束、持续吸引管以及显微解剖器械等深部操作器件。它应用范围广,不仅可牵开固定浅层组织,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和特别便于深部显微手术操作。既可节省人力,减轻手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获得最佳的暴露和良好的手术野照明,避免长时间静态动作疲劳所致的手工操作失误,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多功能手术牵开器的结构简图。图2为万向关节的又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多功能手术牵开器组装了各种操作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多功能手术牵开钳由右半钳(1)和左半钳(2)通过铰节销(6)连接成钳身(7),钳身(7)的前部为钳臂(15),后部为钳柄(18),钳臂(15)前端带牵开爪(14),钳柄(18)上设有锁紧机构(17),以此形成一个牵开固定钳。牵开爪(14)的作用是牵开浅层组织,暴露深层手术野用。锁紧机构(17)的作用是牵开创缘、暴露手术野后锁紧固定该牵开固定钳。锁紧机构(17)由扇形齿板(5)、带扳手齿扳(4)和锁紧簧片(3)构成。扇形齿板(5)固连在左钳柄(2)上,带板手齿板(17)铰支在右钳柄(1)上,锁紧簧片(3)固连在右钳柄(1)上且可弹性地将带板手齿板(17)啮合在扇形齿板(5)的任意位置。扇形齿板(5)及带板手齿板(4)的齿形可分别制成棘齿和棘爪状,使左、右钳柄(18)只能相对靠拢而不能相对分开,但扳动带扳手齿板(4)即可使其克服锁紧簧片(3)的锁紧力且与扇形齿板(5)齿脱,左、右钳柄(18)即可自由分开或靠拢,从而使钳臂(15)前端的牵开爪(14)靠拢或牵开。这种锁紧机构(17)具有牵开后能自动锁定的功能,原因是当手持牵开固定钳将左、右钳柄(15)由远离位置相对靠拢从而使牵开爪(14)将浅层软组织牵开时,带扳手齿板(4)会因右钳柄(18)的带动而克服锁紧簧片(3)的作用力自动调节啮合位置,并在停止手对左、右钳柄(18)的捏拢作用力时,通过锁紧簧片(3)的作用力而与扇形齿板(5)啮合锁定。同时,浅层组织对牵开爪(14)的作用力也使左、右钳柄(15)绷紧。这种锁紧机构(17)比现有技术有不同的特色,即能自动锁定,更为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锁紧机构例如由扇形槽板和夹紧螺栓构成的锁紧机构等等也同样适用于本手术牵开器。如图1所示,本多功能手术牵开器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左、右钳臂(15)上还设有关节接头(16),而关节接头(16)上装有第一万向关节(8)。关节接头(16)可采用小圆柱(或其它柱式旋转体),而万向关节(8)则可由两个松紧夹(11、12),一个螺栓(9)和一个拼帽(10)构成,两个松紧夹(11、12)由螺栓(9)串接并由拼帽(10)拼紧,螺栓(9)的一个端部与外端松紧夹(12)的外夹帮成紧定连接,以便于拼帽(10)的拼紧操作。万向关节(8)的一个松紧夹(12)可套在关节接头(16)即小圆柱上,而另一个松紧夹(11)可夹住导向杆(13)或其它操作器件的杆部,以此构成能自由旋转屈曲的“关节”。当拼帽(10)放松时,一个松紧夹(12)可绕关节接头(16)即小圆柱转动,另一个松紧夹(11)则可绕螺栓(9)相对转动,以此使导向杆(13)或其它操作器件可调节到各种需要的方位。当与关节接头(16)装连的万向关节(8)上装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另一端还装有第二万向关节(8)时,也就在钳臂(15)的关节接头(16)上构成了一个机械臂。如图2所示,万向关节(8)也可以由一个松紧夹(11)、一个紧固圈(19)、一个螺栓(9)和一个拼帽(10)构成,而螺栓(9)上设有安装通孔(20)。安装通孔(20)既可用来装夹导向杆(13)或其它操作器件,也可以用来套装在关节接头(16)也即小圆柱上。如图3所示,本手术牵开器的钳臂(15)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例如图3中为4个)关节接头(16),且关节接头(16)上可设置第一万向关节(8),甚至加设导向杆(13)和第二万向关节(8)以构成一个或多个机械臂,以便在第一或第二万向关节(8)上夹持多种操作器件,实现多种功能。现以开颅手术为例并参考图3所示来说明本手术牵开器的操作、组装及工作原理当在后颅、颈髓等直切口手术时,切开软组织后即可用牵开固定于钳牵开浅层软组织,暴露伤口。而在皮、骨瓣开颅时,形成皮、骨瓣后,牵开固定钳作为支架,牵开、固定软组织创缘或固定于骨窗缘,钳柄(18)由锁紧机构(17)自动锁紧固定。然后根据需要选用1-8个万向关节(8)和1-4根导向杆(13)组装成1-4个机械臂,装连于钳臂(15)的关节接头(16)也即小圆柱上。最后根据深部操作需要,安放、调节和固定浆形牵开板(23)、冷光源纤维导光束(22)、自动吸引管(21)等。浆形牵开板(23)为长短不等、形态各异的薄形镀铬紫铜片,分别焊接于金属短棒上,供牵开深层不同组织时选用。紫铜片柔软而可塑性强,可以任意弯曲成各种形态,以适应不同部位的手术需要。以保证深部手术野暴露清楚,照明良好,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术者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调节牵开和照明的方位、角度和深度。使用本手术牵开器可取代两名助手的大部分手工操作,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本手术牵开器牵开脑组织的力量均匀柔和,固定位置准确、可靠,能避免助手因长时间静态动作疲劳所致的动作不精确,甚至造成组织意外损伤的缺点,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权利要求1.一种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手术牵开器,具有钳臂(15)前端带牵开爪(14)、钳柄(18)上设有锁紧机构(17)的牵开固定钳,其特征在于:左、右钳臂(15)上还设有关节接头(16),而关节接头(16)上装有第一万向关节(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龚德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