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自动牵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0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牵绳的一端接拉钩,另一端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绕线轮设于支架上,通过调节手把可放松或收紧拉钩的牵开力度。齿轮设置于绕线轮上,其上设有棘爪,压下柱销可使棘爪脱开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笨重及使用不便的缺陷,其牵开可自动顺应切口方向,牵开程度可随意无级调节。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任何手术必须在获得良好的显露后才能进行,上腹部由于肝脏、牌脏、食道、胃等脏器深藏于肋骨后膈肌穹隆下,依靠人力牵开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显露。尤其对于某些复杂手术,依靠人工牵引不仅难以获得满意而持久的术野,还大量消耗手术医生的体力和精力。且人工拉钩时紧,时松,受力不均,往往影响手术的进程甚至质量。现有的机械拉钩,结构笨重、复杂,使用、操作均不便,不能随意连续调控,且牵开不能很好地顺应切口的方向,易导致腹壁组织拉伤及引起术后疼痛等。现有的牵开装置,结构不合理,手术人员在操作中易误碰锁枪而导致解锁,牵开口突然失灵,极易造成意外事故,使用的安全性较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可顺应切口方向自动牵开,牵开程度可随意无级调节,使用安全可靠的手术自动牵开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拉钩15和与之相连的牵绳8,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牵绳8与调节装置相连;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5上、可转动的绕线轮3,所述牵绳8缠绕于绕线轮3上,手把1及齿轮7均设置于绕线轮3的中心轴上,棘爪20的前端卡于齿轮7上,棘爪20的后端与柱销21相连,柱销21通过轴22设置于支架5上,所述柱销21与轴22作转动配合,弹簧19一端固定于柱销21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5上。本技术的拉钩15上可设置防滑脱透孔23。本技术的支架5包括可设置绕线轮3的两支板6、11,设于两支架6、11间的支撑柱10,两支板6、11固定于基座18上。本技术的基座18为棱柱体,所述两支板6、11分别固定于其两侧,基座18底部设有可设置于支柱16上的凹槽17。术技术的牵绳8可通对夹轮14与拉钩15相连接。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有防滑脱透孔的拉钩的结构示意图。下而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2,本技术主要由拉钩15,牵绳8和调节装置构成。调节装置包括手把1,其通过螺母2固定于绕线轮3的中心轴上。绕线轮3的中心轴两端支撑于两侧的支板6、11上,可作转动。两支板6、11之间设有支撑柱10,以保持两支板6、11间的间距,便于设置绕线轮3。支板6、11分别固定于基座18两侧,构成支架5。基座18可为多棱柱体,以长方体为宜。调节装置通过基座18下端的凹槽17设置于支柱16上,基座18可在支柱16上自由转动。支柱16下端可固定于手术床上。绕线轮3的靠近手把1的一侧上设有齿轮7,齿轮7固定于绕线轮3的中心轴上。通过手把1可使齿轮7正转或反转。牵绳8缠绕于绕线轮3上,其一端固定于绕线轮3上的圆形凹槽9内,通过紧固螺钉4固定,另一端与拉钩15相连。棘爪20后端与柱销21相连接,柱销21即为其操纵手柄。柱销21通过轴22设置于基座18上,柱销21可绕轴22作转动。棘爪20的前端卡于齿轮7上,与之拨转配合。柱销21上设有复位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固定于柱销21上,另一端固定于基座18上。向下按压柱销21的外端,弹簧19被压缩,与柱销21相连的棘爪20上翘,脱开齿轮7,通过手把1使齿轮7逆时针转动,则齿轮7随绕线轮3一起转动,可放松牵绳8。放开柱销21,在弹簧19恢复力作用下,棘爪20前端卡于齿轮7上,绕线轮3只能作顺时针转动,收紧牵绳8,由此可调节拉钩15对切口的牵开力度。牵绳8通过夹轮14与拉钩15后端相连,牵绳8可焊接固定于夹轮14上,或套于夹轮14上,用牵绳封头13将牵绳头焊封。拉钩15前端为钩头12,钩头12上可设置防滑脱的透孔23,见图3。本技术的牵绳8以采用便于消毒、灭菌的塑封不锈钢绳为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灵巧、坚固紧凑;使用简便,节省人力;2.通过调节手把可收紧牵绳,对于不同体位的病人,均可随意调节切口的牵开程度,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3、无级调节,牵拉力均匀,可长时间保持拉紧状态,且不占用手术台位置,不影响手术操作;4、牵开保持可靠,不会发生牵开突松现象,使用的安全性较好;5、可顺应各切口的方向自动牵开,避免了强力牵开所致的腹壁组织拉伤及术后疼痛等弊病;6、适用面广,广泛适用于上腹部各种切口,尤其适用于斜切口和“屋顶型”或“倒T字”切口;应用该器械后可明显减少上腹部手术的开胸率和手术切除率,可广泛应用于肝叶切除术、胆道手术、脾脏手术、肾上腺手术、胰腺手术等。权利要求1.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拉钩(15)和与之相连的牵绳(8),其特征在于所述牵绳(8)与调节装置相连;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5)上、可转动的绕线轮(3),所述牵绳(8)缠绕于绕线轮(3)上,手把(1)及齿轮(7)均设置于绕线轮(3)的中心轴上,棘爪(20)的前端卡于齿轮(7)上,棘爪(20)的后端与柱销(21)相连,柱销(21)通过轴(22)设置于支架(5)上,所述柱销(21)与轴(22)作转动配合,弹簧(19)一端固定于柱销(21)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15)上设有防滑脱透孔(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包括设置绕线轮(3)的两支板(6)、(11),设于两支架(6)、(11)间的支撑柱(10),两支板(6)、(11)固定于基座(18)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8)为棱柱体,所述两支板(6)、(11)分别固定于其两侧,基座(18)底部设有可设卡支柱(16)上的凹槽(17)。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绳(8)通过夹轮(14)与拉钩(15)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其牵绳的一端接拉钩,另一端接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绕线轮设于支架上,通过调节手把可放松或收紧拉钩的牵开力度。齿轮设置于绕线轮上,其上设有棘爪,压下柱销可使棘爪脱开齿轮。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笨重及使用不便的缺陷,其牵开可自动顺应切口方向,牵开程度可随意无级调节。使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B17/02GK2343979SQ98232479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管文贤, 李开宗, 窦科峰, 管悦, 亢晓东, 耿建业, 张新海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拉钩(15)和与之相连的牵绳(8),其特征在于:所述牵绳(8)与调节装置相连;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5)上,可转动的绕线轮(3),所述牵绳(8)缠绕于绕线轮(3)上,手把(1)及齿轮(7)均设置于绕线轮(3)的中心轴上,棘爪(20)的前端卡于齿轮(7)上,棘爪(20)的后端与柱销(21)相连,柱销(21)通过轴(22)设置于支架(5)上,所述柱销(21)与轴(22)作转动配合,弹簧(19)一端固定于柱销(21)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文贤李开宗窦科峰管悦亢晓东耿建业张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