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52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7
本申请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箱体组件和导热管组件,箱体组件包括加热水箱、导热储油箱和隔热外层,加热水箱上端面设有过管通孔、进水口和出水口;导热储油箱设于加热水箱内,导热储油箱固定连接于加热水箱;导热管组件包括冷却管部件、储油管和回油管;冷却管部件用于供油液流过,冷却管部件包括进油管、出油管和导热管;导热管沿过管通孔穿过加热水箱,导热管进油端连接于进油管末端,导热管出油端连接于出油管始端;进油管上设有第一抽油泵,出油管上设有第一温控阀;储油管上设有第二温控阀;回油管上设有第二抽油泵。本申请具有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的效果。有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的效果。有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能源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油浴加热的方式将材料加热到指定的温度,完成加热后取走材料,待高温油液自然冷却;高温油液冷却的过程中,其中的余热得不到利用,消散在空气中,因此,为了能够减少余热的损耗,人们通常通过余热收集装置将高温油液中的余热收集起来。
[0003]相关技术中,人们通过余热收集装置来利用高温油液中的热能加热自来水,被加热后的自来水能够用于供人们使用;余热收集装置包括隔热外层、导热管和导热水箱,隔热外层将导热水箱包围,隔热外层与导热水箱间具有间隙,导热管置于间隙中,导热管呈螺旋状缠绕于导热水箱外侧,导热管外壁接触导热水箱外壁,将高温油液流过导热管,高温油液中的热量经过导热管和外热水箱外壁到自来水中,导热水箱中的自来水被加热。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导热管仅与导热水箱外侧接触,导热面积有限;且导热管仅有一部分外壁与导热水箱外壁直接接触,导热管中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水箱外壁,另一部分热量则以热辐射的形式传递至隔热层和水箱外壁,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余热回收装置回收余热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和导热管组件,箱体组件包括加热水箱、导热储油箱和隔热外层,所述加热水箱用于盛装自来水,所述加热水箱上端面设有过管通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导热储油箱用于盛装油液,所述导热储油箱设于所述加热水箱内,所述导热储油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水箱;所述隔热外层包裹所述加热水箱;所述导热管组件包括冷却管部件、储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冷却管部件用于供油液流过,所述冷却管部件包括进油管、出油管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沿所述过管通孔穿过所述加热水箱,所述导热管进油端连接于所述进油管末端,所述导热管出油端连接于所述出油管始端;所述进油管上设有第一抽油泵,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第一温控阀;所述储油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管出油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储油箱上端面,所述储油管上设有第二温控阀;所述回油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管进油端,另一端设于所述导热储油箱内,所述回油管上设有第二抽油泵。。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油液能够由第一抽油泵不断经进油管抽入余热回收装置,高温油液进入余热回收装置速度快,高温油液因放置和进入余热回收装置的过程中损失的热量较少;导热管置于加热水箱内部,导热管外壁与自来水完全接触,高温油液经过
导热管时与加热水箱中自来水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传递热量的速度快,效率高,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绝大部分通过导热管传递至自来水中;油液经过导热管后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温控阀打开且第二温控阀关闭,油液从出油管流出,油液经过导热管后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二温控阀打开且第一温控阀关闭,油液经过回油管流入导热储油箱,油液仅在余热被最大程度利用后才会从出油管流出;导热储油箱中的高温油液通过导热储油箱能够将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导热储油箱壁传递给加热水箱中的自来水,进一步提高了自来水的加热效率,当第一抽油泵将高温油液全部抽入余热回收装置以后,第二抽油泵开启,将导热储油箱中的油液抽入导热管进行冷却循环;自来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加热水箱被加热后通过出水口流出加热水箱;综上所述,通过本方案,高温油液能快速进入余热回收装置,且高温油液在余热回收装置中时,热量能够快速且以热传导的方式直接传递给自来水,最后,当高温油液热量被最大程度上回收后才会被排出余热回收装置,极大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能够对自来水快速加热。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管为导热毛细管,所述导热毛细管数量若干,所述导热储油箱外壁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对所述导热毛细管进行固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毛细管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传导热量,支撑架能够对导热毛细管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能够对自来水快速加热。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毛细管材料为铜,所述导热毛细管外径为6mm至8mm,所述毛细管壁厚为0.5mm至0.75m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目前铜管加工工艺,导热毛细管采用外径为6mm至8mm,壁厚为0.5mm至0.75mm的铜管时导热效果更佳。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导热金属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金属片通过增加热传导面积的方式加快导热管内高温油液的热传导效率,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
[0014]优选的,所述导热金属片数量若干,所述导热金属片沿所述导热毛细管延伸方向等距排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金属片能够稳固地支撑导热毛细管,同时导热金属片能够将导热毛细管上的热量更加均匀地传导到自来水中。
[0016]优选的,所述导热金属片沿端面拱起呈波浪线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金属片能够与自来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快导热管内高温油液的热传导效率,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
[0018]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第三温控阀,所述加热水箱侧壁上设有水位感应件,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电控阀,所述电控阀与所述水位感应件电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来水被加热至指定温度时才能通过出水口被排出,加热水箱中水位保持在水位感应件处,加热水箱能够持续输出被加热的恒温自来水。
[0020]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组件沿所述加热水箱凸出部分包裹有隔热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件进一步减少了高温油液进入余热回收装置过程中的热损耗,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
[0022]优选的,还包括油液收集箱,所述油液收集箱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出油管末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经过余热回收过程之后流入油液收集箱,能够继续使用。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余热回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自来水自所述进水口通入箱体组件,进油管始端连接于设备出油口,油液收集箱连接于出油管末端;S2:打开所述第一抽油泵,油液被从设备中抽出;S3:油液经过进油管流经导热毛细管至出油管始端,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油液经过出油管流入油液收集箱,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油液经过储油管流入导热储油箱,第一温度区间为t1,第二温值间为t2,t1>t2;S4:自来水温度高于第三温度区间时,自来水从出水口流出,第三温度区间为t3;t1>t2>t
3;
S5:当设备中油液被抽完时,第一抽油泵关闭,第二抽油泵开启,导热储油箱中油液重复S2步骤直至经过出油管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和导热管组件(2),箱体组件(1)包括加热水箱(11)、导热储油箱(12)和隔热外层(13),所述加热水箱(11)用于盛装自来水,所述加热水箱(11)上端面设有过管通孔(111)、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所述导热储油箱(12)用于盛装油液,所述导热储油箱(12)设于所述加热水箱(11)内,所述导热储油箱(12)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水箱(11);所述隔热外层(13)包裹所述加热水箱(11);所述导热管组件(2)包括冷却管部件(21)、储油管(22)和回油管(23);所述冷却管部件(21)用于供油液流过,所述冷却管部件(21)包括进油管(211)、出油管(212)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沿所述过管通孔(111)穿过所述加热水箱(11),所述导热管进油端连接于所述进油管(211)末端,所述导热管出油端连接于所述出油管(212)始端;所述进油管(211)上设有第一抽油泵(2111),所述出油管(212)上设有第一温控阀(2121);所述储油管(22)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管出油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储油箱(12)上端面,所述储油管(22)上设有第二温控阀(221);所述回油管(23)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热管进油端,另一端设于所述导热储油箱(12)内,所述回油管(23)上设有第二抽油泵(2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导热毛细管(213),所述导热毛细管(213)数量若干,所述导热储油箱(12)外壁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对所述导热毛细管(213)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毛细管(213)材料为铜,所述导热毛细管(213)外径为6mm至8mm,所述毛细管壁厚为0.5mm至0.7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导热金属片(1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121)数量若干,所述导热金属片(121)沿所述导热毛细管(213)延伸方向等距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金属片(121)沿端面拱起呈波浪线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13)处设有第三温控阀(1131),所述加热水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文江文博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兴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