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381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申请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贯穿建筑主体的新风管道,新风管道内外两端均设有隔挡装置,新风管道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预处理装置、初效空气过滤装置、电子空气净化装置、中效空气过滤装置、高效空气过滤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以及空气杀菌装置,中效空气过滤装置与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之间设有抽风装置。本申请能够利用相对洁净的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为室内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境舒适性。境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风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能源的快速消耗,导致对人们生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0003]例如: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废气、道路交通扬尘、建筑工地扬尘、供暖所废气等等,会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物,从而引起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中的室外污染空气通过门窗进入室内,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及舒适性造成影响。为了尽量防止雾霾天气中的室外污染空气通过门窗进入室内,人们通常会紧闭门窗,则会造成室内外空气不流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对应的空气含氧量下降,同样对人体健康及舒适性造成影响。
[0004]因此,在雾霾天气紧闭门窗的情况下,利用相对洁净的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为室内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以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
[0006]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贯穿建筑主体的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内外两端均设有隔挡装置,所述新风管道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预处理装置、初效空气过滤装置、电子空气净化装置、中效空气过滤装置、高效空气过滤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以及空气杀菌装置,所述中效空气过滤装置与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之间设有抽风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雾霾天气紧闭门窗的情况下,启动抽风装置时,新风管道由外至内方向形成风流,外界环境的空气依次经过预处理装置、初效空气过滤装置、电子空气净化装置、中效空气过滤装置、高效空气过滤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空气杀菌装置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净化、调温、调湿以及杀菌,利用相对洁净的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为室内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
[0008]可选的,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罐、两个隔板、转动轴以及多个第一扇叶,所述预处理罐固设于新风管道内壁,两个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换水孔,两个所述隔板均固设于预处理罐内壁,以令预处理罐内腔分隔形成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储水腔、溶解腔以及废水腔,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隔板,多个所述第一扇叶均匀固设于转动轴外周;所述预处理罐一侧设有与溶解腔底部相连通且与预处理罐内壁相切的进风管,另一侧设有与溶解腔顶部相连通的出风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部的溶解液引入储水腔,使溶解液在储水腔、溶解腔、废水腔依次流转,且通过控制外部溶解液的引入速度,使储水腔、溶解腔始终保持具有
一定量的溶解液,即,外部溶解液可迅速补充至储水腔,但由于换水孔的流转速度较小,使储水腔、溶解腔形成一定量的溶解液积累。此时,启动抽风装置使新风管道形成由外至内的风流,空气由进风管切线进入溶解腔底部,且与溶解腔底部积累的溶解液相接触,使空气中较大的灰尘等颗粒溶解于溶解液中,达到预处理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空气由进风管切线进入溶解腔底部,能够推动溶解腔底部积累的溶解液产生水流旋涡,且带动第一扇叶进行转动,使溶解于溶解液的灰尘颗粒不易于淤积在溶解腔底部造成难以清理。
[0010]可选的,每个所述隔板均设有用于控制换水孔开合的换水组件,所述换水组件包括盖合板、铰接轴以及竖杆,所述盖合板一侧固设于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两端均通过预设的铰接座铰接于隔板底面,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以令盖合板始终具有封盖于换水孔的趋势,所述竖杆顶端固设于铰接轴,所述转动轴外周固设有与竖杆底端相互交叉重叠布置的横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先简单判断室外空气质量,且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加大抽风装置的功率,抽风装置功率越大,进风管与出风管的风速越大,水流旋涡速度越大,转动轴和横杆的转动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横杆与竖杆的接触次数越多,单位时间内盖合板解除封盖的次数越多,溶解液的流转速度越快,灰尘颗粒的溶解效果越好;反之,室外空气质量相对较时降低抽风装置的功率,溶解液的流转速度较慢,在满足灰尘颗粒预处理的前提之下节省溶解液,节约能源。
[0012]可选的,所述转动轴顶部固设有延长轴,所述延长轴外周固设有多个第二扇叶,且多个第一扇叶与多个第二扇叶对应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扇叶的设置能够使储水腔也形成水流旋涡,且与溶解腔的水流旋涡速度相接近,从而降低两个换水孔之间的流速差值。
[0014]可选的,所述盖合板朝向换水孔一侧固设有橡胶密封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层能够增强盖合板的封盖密封性。
[0016]可选的,所述预处理罐顶部固设有补水罐,所述补水罐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封盖有密封盖,所述补水罐底部设有与储水腔中部相连通的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设有阀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口往补水罐加入溶解液,随后封盖进水口、打开阀门,当储水腔的水位低于出水管时,补水罐的溶解液自动补充至储水腔,从而实现了溶解液的自动补充。
[0018]可选的,所述进风管远离预处理罐一端连通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外周固设于新风管道内壁。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能够通过集气罩集中导入进风管,最终经过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的各个处理结构进行处理净化。
[0020]可选的,每个所述隔挡装置均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隔挡叶片,每个所述隔挡叶片顶部两端均铰接于新风管道内壁,且相邻两个隔挡叶片之间,位于上方的隔挡叶片底部与位于下方的隔挡叶片顶部重叠布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抽风装置时,各个隔挡叶片在风力压力作用下转动至相互隔开,抽风装置停止时,各个隔挡叶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使得上下相邻的两个隔挡叶片重叠布置,从而对新风管道内外两端进行封盖,尽量避免飞行类动物误入新风管
道。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在雾霾天气紧闭门窗的情况下,启动抽风装置时,新风管道由外至内方向形成风流,外界环境的空气依次经过预处理装置、初效空气过滤装置、电子空气净化装置、中效空气过滤装置、高效空气过滤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空气杀菌装置的作用,对空气进行净化、调温、调湿以及杀菌,利用相对洁净的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为室内人员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2.将外部的溶解液引入储水腔,使溶解液在储水腔、溶解腔、废水腔依次流转,且通过控制外部溶解液的引入速度,使储水腔、溶解腔始终保持具有一定量的溶解液,即,外部溶解液可迅速补充至储水腔,但由于换水孔的流转速度较小,使储水腔、溶解腔形成一定量的溶解液积累。此时,启动抽风装置使新风管道形成由外至内的风流,空气由进风管切线进入溶解腔底部,且与溶解腔底部积累的溶解液相接触,使空气中较大的灰尘等颗粒溶解于溶解液中,达到预处理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空气由进风管切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贯穿建筑主体的新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1)内外两端均设有隔挡装置(2),所述新风管道(1)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预处理装置(3)、初效空气过滤装置(4)、电子空气净化装置(5)、中效空气过滤装置(6)、高效空气过滤装置(7)、温湿度调节装置(8)以及空气杀菌装置(9),所述中效空气过滤装置(6)与高效空气过滤装置(7)之间设有抽风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3)包括预处理罐(31)、两个隔板(32)、转动轴(33)以及多个第一扇叶(34),所述预处理罐(31)固设于新风管道(1)内壁,两个所述隔板(32)均开设有换水孔(35),两个所述隔板(32)均固设于预处理罐(31)内壁,以令预处理罐(31)内腔分隔形成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储水腔(311)、溶解腔(312)以及废水腔(313),所述转动轴(33)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隔板(32),多个所述第一扇叶(34)均匀固设于转动轴(33)外周;所述预处理罐(31)一侧设有与溶解腔(312)底部相连通且与预处理罐(31)内壁相切的进风管(36),另一侧设有与溶解腔(312)顶部相连通的出风管(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净化节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32)均设有用于控制换水孔(35)开合的换水组件(38),所述换水组件(38)包括盖合板(381)、铰接轴(382)以及竖杆(383),所述盖合板(381)一侧固设于铰接轴(382),所述铰接轴(382)两端均通过预设的铰接座(384)铰接于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国辉戈玉清叶国清李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兴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