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和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37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和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所述平台包括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支撑座安装在平台台面上,行走轮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销排的一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安装有垂直调整板,销排放置在垂直调整板上,销排与两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水平调整板固定,行走轮上同轴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方法是采用所述平台实施验证,改变实验参数后启动移动驱动装置,驱动销排移动,销排带动行走轮转动,获取旋转编码器的传感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采煤机行走系统啮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进行实验研究。究。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和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采煤机的行走轮与销排啮合性能的实验平台,以及采用该平台进行行走系统啮合性能验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煤机的行走轮与输送机销排的啮合通常为非共轭啮合,井下使用时冲击震动较为严重,因此行走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都受到较大影响。
[0003]销排节距、行走轮和销排的啮合中心距是影响行走系统啮合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通过对行走轮和销排齿形的优化,可以提升采煤机行走系统的啮合性能。
[0004]为了提高啮合性能,经常将行走轮齿形设计为复合齿形,但复合齿形千变万化,研究其对行走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好通过实验确定。目前尚无类似的实验平台对行走系统啮合性能进行验证分析,大多是通过软件模拟或者依据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改进等方式进行验证,软件模拟常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而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做出改进则又浪费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和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用于对采煤机行走系统啮合性能的多种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实验研究。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0007]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销排的一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销排前后移动,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可拆卸固定安装有垂直调整板,所述销排放置在垂直调整板上,垂直调整板采用均匀厚度的平板,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相对左右支撑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对水平调整板对销排的前后移动进行导向,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
[0008]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放置有垂直调整板,所述垂直调整板的顶平面划分为前顶平面和后顶平面两部分,前、后顶平面各自采用水平面和前后端高低不等的斜平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销排有前后两节,前后两节销排前后延伸且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调整板的前、后顶平面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垂直调整板的前端或后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垂直调整板以及销排前后移动,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
相对左右支撑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对水平调整板对销排的前后移动进行导向,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
[0009]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放置有垂直调整板,所述垂直调整板的顶平面划分为前顶平面和后顶平面两部分,前、后顶平面各自采用水平面和前后端高低不等的斜平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销排有前后两节,前后两节销排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调整板的前、后顶平面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垂直调整板的前端或后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垂直调整板以及销排前后移动,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的外侧竖直板面与左右两支撑座的相应侧面相贴合,该对水平调整板划分为前段和后段两部分,前、后段各自为等厚的平板和前后端厚度不等的楔形板中的任意一种,前段的左、右两内侧板面平行,后段的左、右两内侧板面平行,且左、右两内侧板面间距各处相等,前、后两节销排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前、后段的左、右内侧面相贴合且销排与水平调整板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
[0010]两个支撑座上各自安装有轴承,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轴承旋转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
[0011]所述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均还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对相应轴承进行轴向限位,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两端分别与行走轮的轮轴的一端及靠近该段的所述端盖连接。
[0012]所述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还优选包括螺钉,螺钉安装在靠近行走轮的轮轴的另一端的所述端盖上,螺钉的尾端端面接触行走轮的轮轴的另一端端面。
[0013]所述移动驱动装置采用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与销排或垂直调整板之间以联结轴为销轴铰接,联结轴左右水平延伸。
[0014]一种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采用所述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进行实验,启动移动驱动装置,驱动销排移动,销排带动行走轮转动,获取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传感数据,进而得到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性能数据,改变实验参数后,重复上述过程,通过实施以下一种或两种变更项目改变实验参数:
[0015]1)更换不同齿形的行走轮和/或销排;
[0016]2)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垂直调整板调整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中心距。
[0017]一种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采用所述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进行实验,启动移动驱动装置,驱动销排移动,销排带动行走轮转动,获取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传感数据,进而得到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性能数据,改变实验参数后,重复上述过程,通过实施以下一种或多种变更项目改变实验参数:
[0018]1)更换不同齿形的行走轮和/或销排;
[0019]2)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垂直调整板调整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中心距;
[0020]3)通过改变前后两节销排的间距调整销排节距;
[0021]4)通过更换前顶平面与后顶平面间夹角不同的垂直调整板改变前后两节销排的垂直弯曲程度。
[0022]一种行走系统啮合性能实验方法,采用所述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进行实验,
启动移动驱动装置,驱动销排移动,销排带动行走轮转动,获取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传感数据,进而得到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性能数据,改变实验参数后,重复上述过程,通过实施以下一种或多种变更项目改变实验参数:
[0023]1)更换不同齿形的行走轮和/或销排;
[0024]2)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垂直调整板调整行走轮与销排的啮合中心距;
[0025]3)通过改变前后两节销排的间距调整销排节距;
[0026]4)通过更换前顶平面与后顶平面间夹角不同的垂直调整板改变前后两节销排的垂直弯曲程度;
[0027]5)通过更换前内侧板面与后内侧板面间夹角不同的水平调整板改变前后两节销排的水平弯曲程度。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可以通过改变垂直调整板的厚度、前后两节销排的间距、水平调整板的前、后段内侧面之间的夹角、垂直调整板的前、后顶平面间的夹角等变量,模拟各种不同结构参数的采煤机行走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销排的一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销排前后移动,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可拆卸固定安装有垂直调整板,所述销排放置在垂直调整板上,垂直调整板采用均匀厚度的平板,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相对左右支撑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对水平调整板对销排的前后移动进行导向,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2.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放置有垂直调整板,所述垂直调整板的顶平面划分为前顶平面和后顶平面两部分,前、后顶平面各自采用水平面和前后端高低不等的斜平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销排有前后两节,前后两节销排前后延伸且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调整板的前、后顶平面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垂直调整板的前端或后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垂直调整板以及销排前后移动,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相对左右支撑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该对水平调整板对销排的前后移动进行导向,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3.一种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驱动装置、左右两个支撑座以及相啮合的行走轮和销排,两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平台台面上,所述行走轮的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支撑在相应支撑座上,两支撑座之间的平台台面上放置有垂直调整板,所述垂直调整板的顶平面划分为前顶平面和后顶平面两部分,前、后顶平面各自采用水平面和前后端高低不等的斜平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销排有前后两节,前后两节销排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垂直调整板的前、后顶平面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相对平台台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垂直调整板的前端或后端连接,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垂直调整板以及销排前后移动,销排与左右两个支撑座之间嵌装一对水平调整板,该对水平调整板的外侧竖直板面与左右两支撑座的相应侧面相贴合,该对水平调整板划分为前段和后段两部分,前、后段各自为等厚的平板和前后端厚度不等的楔形板中的任意一种,前段的左、右两内侧板面平行,后段的左、右两内侧板面平行,且左、右两内侧板面间距各处相等,前、后两节销排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前、后段的左、右内侧面相贴合且销排与水平调整板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行走轮上同轴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移动式行走系统啮合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宋相坤王广陈峤鹰朱信平黄秋来刘凯郭岱王晓军董超高振帮恩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