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20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熔喷设备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设备,以此在生产熔喷布时可以调节喷丝速度,利用氧气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改性,提高了表面接枝的效率,经过紫外辐射后和接枝改性后的聚丙烯无纺布亲水性进一步增强,采用本工艺制备得到的抗菌熔喷布具备高效抗菌功能,对气体中的杂质过滤和灭菌效果更更加,通过使用纳米氧化锌颗粒和纳米炭颗粒,并且在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一面均匀喷涂有抑菌涂料,能够提高抗菌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气体流通,亦不存在接触隐患,能与驻极体相结合提高抗菌能力。能与驻极体相结合提高抗菌能力。能与驻极体相结合提高抗菌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口罩一般为三层组成,也就是里层和外层为单层纺粘无纺布,中间层为单层熔喷无纺布,口罩对气体的过滤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中间层的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能过滤粉尘、微生物、雾霾等微米级颗粒物,阻止病菌的传播。
[0003]熔喷无纺布是以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高压的热空气流熔化,然后利用高速热空气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凝聚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并依靠自身粘合而成为非织造布,采用传统方式制作的熔喷无纺布过滤效果较佳,但不具备抗菌性,不能抑制细菌阻止病菌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方式制作的熔喷无纺布过滤效果较佳,但不具备抗菌性,不能抑制细菌阻止病菌传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首先取90

95份聚丙烯颗粒、3

4份驻极母粒和2

6份纳米抗菌组进行热熔得到均匀混合熔体;
[0007]将所述混合熔体投入熔喷设备熔融过滤并经过超声辐射处理进行熔喷纺丝冷却形成聚丙烯抗菌纤维体,对聚丙烯抗菌纤维体进行驻极处理形成聚丙烯抗菌层;
[0008]之后将聚丙烯抗菌层与聚丙烯纤维层通过高周波进行外缘边复合形成Ⅰ级熔喷布;
[0009]将Ⅰ级熔喷布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取出后将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的甲醇溶液喷洒在Ⅰ级熔喷布表面后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改性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然后将Ⅰ级熔喷布放入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0010]向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一面均匀喷涂有抑菌涂料,烘干干燥形成抑菌涂层,得到用于口罩的抗菌熔喷布。
[0011]其中,在步骤一中的所述纳米抗菌组包括纳米氧化锌颗粒和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质量占比不低于85%。
[0012]其中,在步骤一中,首先进行所述聚丙烯颗粒与所述驻极母粒的热熔混合,热熔混合温度为222

228℃,再投入所述纳米抗菌组热熔搅拌,搅拌均匀后冷却待用。
[0013]其中,在步骤二中,在冷却形成聚丙烯抗菌纤维体后进行去浮粒作业,采用空气速
度25m/s的强气流进行去浮离粒。
[0014]其中,在步骤四中,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参数为:等离子功率为150

250W,处理时间200

400s。
[0015]其中,在步骤四中,所述甲醇溶液中的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的质量分数为5%。
[0016]其中,在步骤四中,将Ⅰ级熔喷布放入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为回流反应,温度为40

50℃。
[0017]其中,在步骤四中,Ⅰ级熔喷布与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的回流反应时间为12

18h。
[0018]其中,在步骤四中,对Ⅰ级熔喷布进行接枝改性的方式为:通过紫外光照射Ⅰ级熔喷布对其进行接枝改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在步骤二中的所述熔喷设备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设备,以此在生产熔喷布时可以调节喷丝速度,利用氧气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改性,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Ⅰ级熔喷布表面亲水性、可粘结性大大提高,同时反应性也明显增强,为之后Ⅰ级熔喷布的接枝改性奠定基础,降低了反应过程中其他副产物的产生,提高了表面接枝的效率,经过紫外辐射后,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单体接枝到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上,然后在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水溶液中进行回流反应,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活性基团氨基与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上的环氧基团进行开环反应,接枝改性后的聚丙烯无纺布亲水性进一步增强,采用本工艺制备得到的抗菌熔喷布具备高效抗菌功能,对气体中的杂质过滤和灭菌效果更更加,通过使用纳米氧化锌颗粒和纳米炭颗粒,并且在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一面均匀喷涂有抑菌涂料,能够提高抗菌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气体流通,亦不存在接触隐患,能与驻极体相结合提高抗菌能力。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所述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按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90份聚丙烯颗粒、4份驻极母粒和6 份纳米抗菌组。
[0025]S1:首先取90份聚丙烯颗粒、4份驻极母粒和6份纳米抗菌组进行热熔得到均匀混合熔体;
[0026]S2:将所述混合熔体投入熔喷设备熔融过滤并经过超声辐射处理进行熔喷纺丝冷却形成聚丙烯抗菌纤维体,对聚丙烯抗菌纤维体进行驻极处理形成聚丙烯抗菌层;
[0027]S3:之后将聚丙烯抗菌层与聚丙烯纤维层通过高周波进行外缘边复合形成Ⅰ级熔喷布;
[0028]S4:将Ⅰ级熔喷布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取出后将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的甲醇溶液喷洒在Ⅰ级熔喷布表面后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改性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然后将Ⅰ级熔喷布放入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0029]S5:向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一面均匀喷涂有抑菌涂料,烘干干燥形成抑菌涂层,得到用于口罩的抗菌熔喷布。
[0030]在步骤一中的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质量占比为85%,对所述聚丙烯颗粒与所述驻极母粒的热熔混合温度为222℃,之后投入所述纳米抗菌组热熔搅拌,搅拌均匀后冷却待用。
[0031]在步骤二中,在冷却形成聚丙烯抗菌纤维体后进行去浮粒作业,采用空气速度25m/s的强气流进行去浮离粒。
[0032]在步骤四中,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参数为:等离子功率为150W,处理时间 200s。
[0033]在步骤四中,将Ⅰ级熔喷布放入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为回流反应,温度为40℃,Ⅰ级熔喷布与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取90

95份聚丙烯颗粒、3

4份驻极母粒、2

6份纳米抗菌组进行热熔得到均匀混合熔体;步骤二:将混合熔体投入熔喷设备熔融过滤并经过超声辐射处理进行熔喷纺丝冷却形成聚丙烯抗菌纤维体,对聚丙烯抗菌纤维体进行驻极处理形成聚丙烯抗菌层;步骤三:之后将聚丙烯抗菌层与聚丙烯纤维层通过高周波进行外缘边复合形成Ⅰ级熔喷布;步骤四:将Ⅰ级熔喷布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取出后将4

乙烯基芐基缩水甘油醚的甲醇溶液喷洒在Ⅰ级熔喷布表面后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改性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然后将Ⅰ级熔喷布放入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醇超声清洗,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聚丙烯无纺布;步骤五:向改性聚丙烯无纺布的一面均匀喷涂有抑菌涂料,烘干干燥形成抑菌涂层,得到用于口罩的抗菌熔喷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的所述纳米抗菌组包括纳米氧化锌颗粒和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质量占比不低于8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喷丝速度的抗菌熔喷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首先进行所述聚丙烯颗粒与所述驻极母粒的热熔混合,热熔混合温度为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伟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