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54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壳体、至少两个极柱、电芯及集流构件。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至少两个极柱设于壳体。电芯可至少部分容纳于壳体的容纳空间中,且电芯具有极耳。集流构件同样可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空间中,集流构件与至少两个极柱焊接以分别形成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该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间隔设置,且集流构件与电芯的极耳焊接以形成第三焊接部。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增加了电池内部的电流运动路径,而且利用上述第一、第二焊接部的设置,还能够提高集流构件与极柱的连接处的导流能力,进而有利于降低电池单体的内阻,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二次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电子产品以及储能系统等各个行业。
[0003]然而,由于电池内部结构局限、电池元件变性等因素,二次电池常常存在内阻过高的问题,从而导致自热损耗增大,而温度升高又会恶化电池性能,甚至造成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间不匹配,进而影响电池模组的容量、性能、乃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能够有效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延长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间;
[0007]至少两极柱,两所述极柱设于所述壳体;
[0008]电芯,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电芯具有极耳;
[0009]集流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集流构件与至少两所述极柱焊接以分别形成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间隔设置,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极耳焊接并形成第三焊接部。
[0010]通过设置集流构件与至少两个极柱焊接以分别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并使得集流构件与极耳焊接以形成第三焊接部,从而,电池单体内部的电流能够沿着极耳、第三焊接部、集流构件和第一焊接部的路径运动,也能够沿着极耳、第三焊接部、集流构件和第二焊接部的路径运动,从而不仅增加了电池内部的电流运动路径,而且利用上述第一、第二焊接部的设置,还能够提高集流构件与极柱的连接处的导流能力,进而有利于降低电池单体的内阻,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0011]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至少两所述极柱之间通过桥接部相连,至少部分所述桥接部与所述集流构件焊接以形成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焊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
[0012]通过在至少两个极柱之间设置桥接部相连,从而桥接部还能够与集流构件焊接以形成第四焊接部,这样,电流能够沿着极耳、第三焊接部、集流构件、第四焊接部和第一焊接部的路径运动,也可以沿着极耳、第三焊接部、集流构件、第四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的路径运动,进一步延长了电流的运动路径,同时第四焊接部的设置还能够进一步提高集流构件和极柱的连接处的导流能力,进一步降低电池单体的内阻,有效延长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0013]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极柱为两个,所述集流构件包括极柱连接部,所述
极柱连接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连接孔,各所述极柱分别至少部分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在所述极柱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
[0014]当极柱为两个时,为了便于集流构件与两个极柱的连接和焊接可靠性,在集流构件的极柱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从而两个极柱能够分别穿设于对应的连接孔并焊接于极柱连接部,由此形成该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这样,集流构件的极柱连接部与极柱的连接更可靠稳定,且更便于极柱连接部与极柱的焊接。
[0015]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各所述极柱包括底盘部和柱体部,所述柱体部设于所述底盘部上,各所述柱体部穿设于相应的所述连接孔中,各所述底盘部抵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且各所述底盘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
[0016]通过设置极柱包括底盘部和柱体部,由于底盘部的表面积大于柱体部的表面积,因此,将柱体部穿设于连接孔,而底盘部则与连接孔外围的极柱连接部焊接,这样,能够增大极柱与极柱连接部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大二者的焊接面积,从而提高二者的焊接牢固性和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形成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的耐疲劳程度,防止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在长久使用后可能易脱落导致电流路径中断的情况。
[0017]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
[0018]两所述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两所述极柱分别为第一极柱、第二极柱;
[0019]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柱体部和第一底盘部,所述第一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底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柱体部设置;
[0020]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柱体部和第二底盘部,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底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二柱体部设置。
[0021]通过将各极柱的底盘部均抵接于极柱连接部,同时使得形成后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分别环绕在各极柱的柱体部的外周,这样,能够使得底盘部与极耳连接部的焊接处的焊点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底盘部与极耳连接部的焊接处受力均衡,进而有利于提高二者的焊接可靠性和焊接稳定性。
[0022]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极柱连接部具有极柱非焊接部,所述极柱非焊接部为所述极柱连接部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之外的区域,至少部分所述极柱非焊接部与两所述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
[0023]极柱连接部具有该极柱非焊接部的设置,并使得该极柱非焊接部能够与至少一个极柱相抵接,从而能够利用该极柱非焊接部的设置,提高极柱连接部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增大极柱连接部的整体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大极柱连接部的过流截面积。
[0024]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集流构件还包括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至少部分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极耳焊接,以在所述极耳连接部上形成所述第三焊接部。
[0025]通过极耳连接部的设置,能够实现集流构件与极耳的连接,从而实现形成上述的
电流运动路径。
[0026]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本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本体的凸部,所述凸部的背离所述本体的一面为极耳焊接面;
[0027]所述极耳焊接面抵接于所述极耳,且所述极耳焊接面至少部分与所述极耳焊接,以在所述极耳焊接面上形成所述第三焊接部。
[0028]由于极耳焊接面相较于本体凸出,因此,一方面能够便于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作业,即,便于焊接时的定位和操作,避免出现虚焊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第三焊接部相对本体凸出,从而避免第三焊接部之外的区域与电池单体的电芯之间接触而导致可能出现短路、失火的情况。
[0029]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焊接部包括第一子焊接部和第二子焊接部,所述第一子焊接部、所述第二子焊接部间隔设置。
[0030]通过第一子焊接部、第二子焊接部间隔设置,即,电池单体内部的电流的运动路径为:极耳、第一子焊接部、集流构件、第一焊接部或第二焊接部,以及,极耳、第二子焊接部、集流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至少两极柱,两所述极柱设于所述壳体;电芯,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电芯具有极耳;集流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集流构件与至少两所述极柱焊接以分别形成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间隔设置,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极耳焊接并形成第三焊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极柱之间通过桥接部相连,至少部分所述桥接部与所述集流构件焊接以形成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焊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为两个,所述集流构件包括极柱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连接孔,各所述极柱分别至少部分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焊接,以在所述极柱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极柱包括底盘部和柱体部,所述柱体部设于所述底盘部上;各所述柱体部穿设于相应的所述连接孔中,各所述底盘部抵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且各所述底盘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两所述极柱分别为第一极柱、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柱体部和第一底盘部,所述第一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底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柱体部设置;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柱体部和第二底盘部,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底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外围的所述极柱连接部焊接以形成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二柱体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具有极柱非焊接部,所述极柱非焊接部为所述极柱连接部上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之外的区域,至少部分所述极柱非焊接部与两所述极柱中的至少一者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文阳明徐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