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49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和车辆。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多个车顶行李架盖,多个车顶行李架盖中的每个车顶行李架盖均包括顶壁和四个侧壁;以及由对应的车顶行李架盖覆盖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构造成允许通过向车顶行李架盖施加下压力来使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在闭合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操作机构包括:闩锁组件,其包括相对于车身固定的闩锁框架以及容纳于闩锁框架中的主闩锁和辅助闩锁;撞针,其固定于车顶行李架盖的侧壁上,其中,在闭合状态下,撞针由闩锁组件锁定就位;以及压缩弹簧,其连接车顶行李架盖的顶壁和闩锁框架并且在它们之间被压缩。的顶壁和闩锁框架并且在它们之间被压缩。的顶壁和闩锁框架并且在它们之间被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车顶行李架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顶行李架以及一种包括该隐藏式车顶行李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车辆的车顶行李架是安装在诸如SUV(即,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车辆上的时髦且重要的部件,并且还可装备有可功能性地承载附加行李的装置。现如今,最具功能性的车辆经常装备有车顶行李架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该市场中,休闲和户外活动为至关重要的。
[0003]市面上大多数的车顶行李架安装在车顶顶部并且是可见类型的固定部件。对于例如SUV的休闲车辆而言,市场的需求是需要车顶行李架,但是小轿车或CUV(即,基于轿车的多用途汽车)不具有车顶行李架,并且车辆设计师一般不会在车顶添加车顶行李架,因为车顶行李架有时对于车辆造型而言是不和谐的。另外,如果强行在小轿车或CUV上安装车顶行李架,则当不需要使用车顶行李架时,因为车顶行李架设置在车辆的车顶上,所以车辆的迎风面积增大,从而使得风阻系数增大,这会造成车辆的油耗增加;并且当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时,车顶行李架与气流摩擦并且产生较大的噪声,这会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0004]在用户的车辆不装备有车顶行李架的情况下,以及在必须承载附加的行李或安装设备(诸如用于休闲活动的位于车顶上的托架)的情况下,市面上的设备将不可避免地安装在车辆上。但是,市面上的该设备可能会引起许多问题,诸如对车体的损坏、对车辆油漆的损坏、密封问题以及对于用户而言组装困难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中该隐藏式车顶行李架仅通过简单的向下推动即可实现车顶行李架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0006]此外,本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和一种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多个车顶行李架盖,所述多个车顶行李架盖中的每个车顶行李架盖均包括顶壁和四个侧壁;以及由对应的所述车顶行李架盖覆盖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构造成允许通过向所述车顶行李架盖施加下压力来使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在闭合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闩锁组件,其包括相对于车身固定的闩锁框架以及容纳于所述闩锁框架中的主闩锁和辅助闩锁;撞针,其固定于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侧壁上,其中,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撞针由所述闩锁组件锁定就位;以及压缩弹簧,其连接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顶壁和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它们之间被压缩。
[0009]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主闩锁扭力弹簧,其在一端处固定到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所述主闩锁,使得所述主闩锁扭力弹簧向所述主闩锁施加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力;以及主闩锁弹簧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所述主闩锁扭力弹簧,其中,所述主闩锁弹簧保持器固定于所述闩锁框架上,并且其中,所述主闩锁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主闩锁弹簧保持器上。
[0010]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其在一端处固定到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所述辅助闩锁,使得所述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向所述辅助闩锁施加沿第二方向的旋转力,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以及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所述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其中,所述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固定于所述闩锁框架上,并且其中,所述辅助闩锁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上。
[0011]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闩锁框架上的主闩锁止动部和辅助闩锁止动部,其中,所述主闩锁止动部构造成限定所述主闩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极限,并且所述辅助闩锁止动部构造成限定所述辅助闩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极限。
[0012]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闩锁和所述辅助闩锁各自包括相应的齿部,其中,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主闩锁和所述辅助闩锁通过所述相应的齿部之间的啮合而彼此接合。
[0013]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闩锁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接纳所述撞针的凹部。
[0014]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顶壁的推杆和固定到所述辅助闩锁的推动部,其中,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推杆与所述推动部接触,使得一旦向所述车顶行李架盖施加所述下压力,所述推杆就向下推动所述推动部,从而使所述辅助闩锁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0015]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闩锁框架上的行李架盖止动部,所述行李架盖止动部构造成限定所述车顶行李架盖沿向上方向的移动极限。
[0016]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由所述闩锁框架限定的竖直狭槽,所述竖直狭槽构造成接纳所述撞针并引导所述撞针的上下移动。
[0017]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顶壁上固定有弹簧定向销,其中,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定向销上。
[0018]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定位于由车辆的侧部外面板、车顶侧部模制件以及车顶面板和/或车顶玻璃限定的凹槽中。
[0019]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能够通过人工操作或借助于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来向所述车顶行李架盖施加所述下压力,使得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在所述闭合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0020]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
构简单、紧凑,无需复杂的驱动结构,从而减小车辆的重量并且节约成本;易于操作,仅通过简单的向下推动即可实现车顶行李架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0022]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可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技术,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包括安装在车顶上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的车辆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5]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处于闭合状态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6]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处于开启状态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7]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多个车顶行李架盖,所述多个车顶行李架盖中的每个车顶行李架盖均包括顶壁和四个侧壁;以及由对应的所述车顶行李架盖覆盖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构造成允许通过向所述车顶行李架盖施加下压力来使所述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在闭合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闩锁组件,其包括相对于车身固定的闩锁框架以及容纳于所述闩锁框架中的主闩锁和辅助闩锁;撞针,其固定于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侧壁上,其中,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撞针由所述闩锁组件锁定就位;以及压缩弹簧,其连接所述车顶行李架盖的所述顶壁和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它们之间被压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主闩锁扭力弹簧,其在一端处固定到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所述主闩锁,使得所述主闩锁扭力弹簧向所述主闩锁施加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力;以及主闩锁弹簧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所述主闩锁扭力弹簧,其中,所述主闩锁弹簧保持器固定于所述闩锁框架上,并且其中,所述主闩锁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主闩锁弹簧保持器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其在一端处固定到所述闩锁框架并且在另一端处固定到所述辅助闩锁,使得所述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向所述辅助闩锁施加沿第二方向的旋转力,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以及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其用于保持所述辅助闩锁扭力弹簧,其中,所述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固定于所述闩锁框架上,并且其中,所述辅助闩锁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辅助闩锁弹簧保持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闩锁框架上的主闩锁止动部和辅助闩锁止动部,其中,所述主闩锁止动部构造成限定所述主闩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极限,并且所述辅助闩锁止动部构造成限定所述辅助闩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极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闩锁和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吉洙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