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17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成型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它解决了不能抽出成型产品的问题。它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内设有成型腔,动模与定模合模,成型腔由动模封闭,定模的内侧设有托框,成型腔开设于托框内,托框的顶端与定模的顶端齐平,定模与托框之间设有托料组件,当动模与定模分离后通过托料组件带动托框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分离成型产品,节省时间,提升成型产品的抽芯效率,便于抽出成型产品,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加工
,尤其是指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成型模具是一种生产注塑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成型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是批量生产形状复杂零部件的常用的加工方法。零部件加工时,使成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固定,将融化的物料注入模具的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的产品,再将上模和下模分开,以取出成型的产品。通常带有侧凹或侧孔的注塑成型产品,在开模时需先将用于成型的侧向滑块从模芯内抽出,然后再使上模和下模分开以取出成型的产品。
[0003]但是,由于不能抽出成型产品,成型产品与定模的分离需要人工处理,耗费时间,降低了成型产品的抽芯效率,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能分离成型产品,节省时间,提升成型产品的抽芯效率,便于抽出成型产品,使用方便。
[0005]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内设有成型腔,所述动模与定模合模,所述成型腔由动模封闭,所述定模的内侧设有托框,所述成型腔开设于托框内,所述托框的顶端与定模的顶端齐平,所述定模与托框之间设有托料组件,当所述动模与定模分离后通过托料组件带动托框向上移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托框的截面呈U形,所述托框的两端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板的铰接点与定模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的最大移动距离,所述第二转板的铰接点与定模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的最大移动距离。/>[0008]进一步地,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料斜面、推料块以及直线模组,所述托料斜面设于托框的底部,所述直线模组设于定模内,所述直线模组的行程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推料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料块上具有撑料斜面,所述撑料斜面与托料斜面平行,所述撑料斜面抵靠于托料斜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上还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托框上设有导块,所述导块滑动配合于导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料斜面的水平距离为托框长度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托料斜面的水平距离为托框长度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二,所述托料斜面的纵向距离大于托框高度的二分之一。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能分离成型产品,节省时间,提升成型产品的抽芯效率,便于抽出成型产品,使用方便。
[0014]2.当托框被向上移动到位时,便于使得转动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时水平展开,可
使得成型产品顶端侧面漏出,便于取拿;实际使用时,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可采用铝材质,有效提升成型产品的温度传递,提高散热效果,利于缩短成品产品的降温时间。
[0015]3.通过无杆气缸带动推料块移动,推料块向托料斜面的底端处移动,托框上与推料块之间的接触面逐渐降低,从而提升托框。
[0016]4.托框移动时,通过导槽的内侧对导块的移动进行支撑,保障托框的平稳纵向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中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中推料块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二中托框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二中推料块的结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定模;2、动模;3、成型腔;4、托框;5、托料组件;51、托料斜面;52、推料块;53、直线模组;6、第一转板;7、第二转板;8、撑料斜面;9、导槽;10、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内设有成型腔3,动模2与定模1合模,成型腔3由动模2封闭,定模1的内侧设有托框4,成型腔3开设于托框4内,托框4的顶端与定模1的顶端齐平,定模1与托框4之间设有托料组件5,当动模2与定模1分离后通过托料组件5带动托框4向上移动。
[0026]本实施例中,托框4的截面呈U形,托框4的两端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
[0027]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板6的铰接点与定模1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4的最大移动距离,第二转板7的铰接点与定模1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4的最大移动距离。
[0028]如图1、2所示,当托框4被向上移动到位时,便于使得转动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时水平展开,可使得成型产品顶端侧面漏出,便于取拿;实际使用时,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可采用铝材质,有效提升成型产品的温度传递,提高散热效果,利于缩短成品产品的降温时间。
[002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托料组件5包括托料斜面51、推料块52以及直线模组53,托料斜面51设于托框4的底部,直线模组53设于定模1内,直线模组53的行程方向水平设置,直线模组53的输出端与推料块52固定连接,推料块52上具有撑料斜面8,撑料斜面8与托料斜面51平行,撑料斜面8抵靠于托料斜面51上。
[0030]如图1、2所示,具体来讲,直线模组53为无杆气缸,由于撑料斜面8抵靠于托料斜面51上,通过无杆气缸带动推料块52移动,推料块52向托料斜面51的底端处移动,托框4上与推料块52之间的接触面逐渐降低,从而提升托框4,将成型腔3内对应的成型产品脱出,能分
离成型产品,节省时间,提升成型产品的抽芯效率,使用方便。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定模1上还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导槽9,托框4上设有导块10,导块10滑动配合于导槽9内。托框4移动时,通过导槽9的内侧对导块10的移动进行支撑,保障托框4的平稳纵向移动。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托料斜面51的水平距离为托框4长度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七。
[0033]使得推料块52的移动距离超出托框4长度的一般,利于缓慢托料,降低物料的损耗。
[0034]实施例二
[003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0036]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托料斜面51的水平距离为托框4长度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二,托料斜面51的纵向距离大于托框4高度的二分之一。
[0037]如图3所示,推料块52水平移动距离小于托框4长度的二分之一即可使得托框4向上脱离定模1,有效缩短推料块52的移动行程,便于托框4的快速脱离,可满足快速脱料的加工需要。
[0038]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内设有成型腔(3),所述动模(2)与定模(1)合模,所述成型腔(3)由动模(2)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的内侧设有托框(4),所述成型腔(3)开设于托框(4)内,所述托框(4)的顶端与定模(1)的顶端齐平,所述定模(1)与托框(4)之间设有托料组件(5),当所述动模(2)与定模(1)分离后通过托料组件(5)带动托框(4)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4)的截面呈U形,所述托框(4)的两端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板(6)的铰接点与定模(1)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4)的最大移动距离,所述第二转板(7)的铰接点与定模(1)顶面的距离小于托框(4)的最大移动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组件(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凡王振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勤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