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沟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15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是与一可显示影像荧幕以及一输入装置搭配使用,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可透过电话线将欲传输的资料,传送至远方另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中,或者接收来自另一使用者的传输的资料;其中多用途沟通装置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亦使用如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以及当接收来自对方主动沟通联络时,多用途沟通装置会呼叫对应的应用程序,因此传输的资料可由不同的应用程序发送及接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是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使用者透过影像达成沟通,尤其是包括文字的传送。目前透过影像达成沟通方式最普遍的方式是透过网络(如Internet),如E-Mail或传真机。然而利用电脑或传真机常是针对某特定群体,譬如需要熟悉电脑或原意经常更新电脑设备及其软件,另外有相当多的人仅偶尔使用传真,因而对于相当多人而言,购买需要经常性更换的电脑,及偶尔用到的传真机是不切实际的。由于电视机是几乎是最普遍的家电装置,且由于有线电视的普及和目前双向有线电视的发展,使得电视机的功用将大大的不同,故发展一种与电视机搭配的多用途沟通装置应是有需要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电视机搭配使用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使得使用者易于装设,且不影响电视机的原本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更一目的是多用途沟通装置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亦使用如第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以及当接收来自对方以多用途沟通装置主动与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联络时,多用途沟通装置会呼叫对应的应用程序。使得多用途沟通装置内可装设复数的应用程序,譬如应用程序包括传真及线上交谈的应用程序时,多用途沟通装置会自行呼叫对应的应用程序是必要的。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是与一可显示影像萤幕(最佳的使用是与电视机搭配)以及一输入装置搭配使用,其中一电视讯号藉由一传输线先接于该多用途沟通装置,经过多用途沟通装置处理后再传入显示影像萤幕;使用者藉由该输入装置对该多用途沟通装置输入文字或指令的资料讯号,而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可透过电话线将欲传输的资料传送至远方另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或者接收来自另一使用者传输的资料。使得使用者可藉由可显示影像萤幕阅读,传送并管理传输的资料。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具有类似一般电脑的系统硬件架构,如处理器,存储器,资料储存装置,声音处理单元及数据机等在硬件部分与一般电脑主机硬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影像处理单元的部分。影像处理单元包括调谐器,影像编码器及影像控制器,调谐器是用来选择电视频道,另外影像控制器将软件程序所执行产生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合成处理后输出至显示影像萤幕,使得当文字或影像资料出现时,可以在显示影像萤幕上显示该文字或影像资料。藉由上述的装置及元件能使得多用途沟通装置以与另一多用途沟通装置达成传送及接收传真资料。其中更包括一资料传输装置。其中当电视讯号为模拟讯号时,影像处理装置可将该模拟讯号转成数字讯号。其中第一存储装置为可读写式存储器。其中第二存储装置为硬碟。其中接收及输出的装置更包括一数据机。其中第二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主动与第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连线时,先送出代表多用途沟通装置的检查讯号代码,以及送出关于应用程序的沟通模式代码,使得处理器可判断第二使用者是亦使用多用途沟通装置,以及呼叫对应的应用程序。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一详细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与一可显示影像萤幕以及一输入装置搭配使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的硬件架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所使用的软件架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用途沟通装置建议的通讯协定(Protocol)的封包格式。图5是关于使用者介面的软件加构图。图6是关于应用程序的软件架构图。图7是关于应用程序中传送资料的软件流程图。图8是关于应用程序中管理资料的软件架构图。图9是关于建立连线的软件流程图。图10是关于输出入管理者的软件架构图。图11是关于在接收状态时选择应用程序的软件流程图。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影像控制器23主要将内部软件程序所执行产生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合成处理后,送到影像编码器22处理成电视机91所能接受的讯号后,再经由影像传输线19输出至电视机91。以目前一般较普遍的电视讯号是属于模拟讯号,而电视机91亦属于接收模拟讯号,此时影像控制器23及影像编码器22可采用如IGS的CyberPro系列晶片。其中需注意的是当使用者平常单纯在看电视机91时而未使用传真功能时,处理器11亦可控制影像控制器23传送资料的作动,而直接(ByPass)将电视讯号送到影像传输线19。当使用者正使用传真功能时,影像控制器23合并处理电视讯号及多用途沟通装置10所产生的文字或影像的画面(如操作视窗或预览欲传真的资料),此时若电视讯号属于模拟讯号,则先需将模拟讯号转为数字讯号,以便合并处理电视讯号及文字或影像的画面。电视讯号内的声音讯号如图所示间接经由影像控制器23再到声音处理单元14。另外数据机15可采内接式或外接式,当采外接式数据机15时,多用途沟通装置10可采用一RS 232接头,以便与目前最普遍形式的数据机15直接连接。为配合电视机19的使用,输入装置40与多用途沟通装置10之间建议采用无线(cordless)方式,如红外线讯号,故在本实施例中多用途沟通装置10设有红外线接收器16以接收输入装置40发射的红外线讯号。需注意的是输入讯号的传送可采用如无线电波或是有线方式传送。以下说明软件程序的架构图,请参见图3,软件架构大略为分三个层次,最上端为应用程序51,中间端为通讯协定程序52,而最底端为系统处理程序53。由于系统处理程序53并非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故不再赘述。通讯协定程序52部分的通讯协定(Protocol)的封包格式(Packet Format)建议为图4所示,其中“头段”栏位(Header Field)表明该封包的起始端,建议占一位元;“长度”栏位(Length Field)定义该包的资料长度,建议占二位元;“资料”栏位(DataField)即为传送的讯息,建议占1024-2048位元;“CRC32”栏位为错误检查码栏位(error dection/correction code Field),“尾段”栏位(Trailer Field)表明该封包的起尾端。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透过电信网路,故不需如网际网路(Internet)的TCP/IP协定的目的地址(Object ID)及来源地址(Source ID)。请一并参考图5,使用者介面S10是方便使用者能依指示操作,主要分有三大功能。让使用者输入对方电话号码S11是为了与对方建立连线的必要手段。而显示操作介面图形及文字S12最好以视窗型态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软件。而选择操作模式S13是让使用者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S20,S30或S40。由于使用者介面S10的图形或目录设计并非本专利技术改良之处,故不在图式中详细描绘。应用程序S20,S30或S40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如传真功能,线上交谈功能,写信功能或如绘图沟通功能的应用程序,在本专利技术中至少具有两个应用程序。图6是关于应用程序S20,S30或S40的软件架构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是输入资料S51,亦即输入欲传送的资料,可用输入装置40输入文字或绘图资料,或者可将准备好的资料透过资料传输装置101先存入资料储存装置13亦可。第二是传送资料S52,请参见图7,先是应用程序前段执行,比如完成输入资料S51,或是完成预先需要输入的指令后,再视应用程序的性质呼叫通讯协定程序52,当沟通的对象亦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沟通装置10时,则需要呼叫通讯协定程序52;例如应用程序为传真软件时,当传真给另一台多用途沟通装置10时,则需要呼叫通讯协定程序52,但若传真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沟通装置,是与一可显示影像萤幕以及一输入装置搭配使用,其中一电视讯号藉由一传输线先接于该多用途沟通装置,经过多用途沟通装置处理后再传入显示影像萤幕;其中多用途沟通装置包括储存复数的应用程序,第一使用者藉由该输入装置对该多用途沟通装置输入指令选择应用程序以及欲传输的资料,而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可透过电话线将欲传输的资料传送至远方第二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中,或者接收来自第二使用者以多用途沟通装置所传输的资料,该传输的资料可显示于影像萤幕显示,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包括: 一接收输入资料的装置,是接收来自输入装置所输入的资料讯号; 一接收及输出的装置,是接收电话线所传送进来的资料讯号以及输出资料讯号至电话线; 一第一存储装置,能储存多用途沟通装置可读取的应用程序,使得第一使用者能利用该应用程序达成接收及传送资料的目的; 一第二存储装置,能储存资料及应用程序,当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在无电源供应时,第二存储装置所储存的资料仍可保存; 一处理器,处理并控制该多用途沟通装置内的资料讯号,以及执行第一存储装置内的应用程序,其中包括判断第二使用者是否亦使用如第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以及当接收来自第二使用者以多用途沟通装置主动与第一使用者的多用途沟通装置联络时,处理器会呼叫对应的应用程序;以及 一影像处理装置,接收电视讯号且可选择电视台频道,并再将应用程序所执行产生的文字或影像资料一并处理后输出至显示影像萤幕,使得当文字或影像资料出现时,可以在显示影像萤幕上显示该文字或影像资料; 藉由上述的装置及元件能使得多用途沟通装置以与另一多用途沟通装置达成传送及接收传真资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龙杨御风庄逸群魏兆延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