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26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包括淬火槽及控制装置,淬火槽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左侧设有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右侧为淬火料框;淬火料框用于放置样品,所述料框呈网格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上下运行装置和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均通过PLC设计工艺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所述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由伺服电机、不锈钢管道、阀门和滤网组成,长方体框架水平一边为出口,另一边为入口,出入口设有筛网阻挡杂物;所述上下运行装置通过环链电葫芦进行控制,所述环链电葫芦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撑架上;环链电葫芦下方正对淬火料框设置,淬火料框设置在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旁边,便于循环介质的更换。便于循环介质的更换。便于循环介质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检测实验室,有些钢材在检测其物理性能之前需要进行热处理淬火,对于大块样品的淬火靠人工操作安全隐患大、劳动强度高,因此难以实现,为了确保检测的顺利进行,需要制作一种配合机器手操作的自动控制淬火槽,以确保淬火效果。
[0003]目前使用的淬火方式是通过叉车将加热后的样品直接放入淬火槽料框,淬火完毕叉车将料框和试样一起取出,该方法需专人操作,限定了范围,且操作过程不稳定,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满足钢材在通过机器手自动控制系统装炉后进行淬火的效率,确保样品在淬火槽内准确放置和取出,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淬火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首先设置了专用规格大小的淬火槽,配置自动控制系统的上下料平台;其次,为保证淬火效果,淬火槽需要有循环系统。
[0005]本技术通过设计淬火槽及控制操作系统,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达到消除安全隐患,降低职业危害,从而满足检验需求的目的。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包括淬火槽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上下运行装置和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均通过PLC设计工艺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0008]淬火槽主体结构的设计:依据淬火样品规格的种类,考虑到淬火效果和可操作性,淬火槽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左侧设有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右侧为淬火料框;首先对淬火槽容积进行设计,尺寸规格为长2.7米*宽1.1米*高0.9米,由于淬火介质具有腐蚀性,从材质方面采用耐腐蚀性不锈钢制作;
[0009]根据淬火槽主体结构的尺寸设计料框,用于放置样品,要求料框呈网格状,采用耐热不锈钢制作,以确保不发生变形。其次,为了保障料框在淬火槽内上下运行稳定,料框四角分别设计了不锈钢滚轮,淬火槽滚轮四边安装了运行轨道。
[0010]所述上下运行装置通过环链电葫芦进行控制,为了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该环链电葫芦由PLC和伺服电机控制,上限位采用光电开关控制;所述环链电葫芦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撑架上;其次,为了确保安全运行有效,在四个运行轨道上面加装带减震的硬限位,防止向上运行时失控;下限位通过PLC设定下降时间实现控制,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
[0011]为了确保淬火效果,在淬火槽基础上设计由伺服电机、不锈钢管道、阀门和滤网等组成的淬火介质循环装置,横向一边为出口,另一边为入口,出入口设计筛网防止杂物堵塞管道,通过带自动控制的伺服电机,设定循环系统启动时间、停止时间以及淬火保持时间,确保淬火效果。进一步地,支撑架为三角支撑架,放置在淬火槽的一侧,支撑架端部下方通
过销轴连接环链电葫芦,环链电葫芦下方正对淬火料框设置,淬火料框设置在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旁边,便于循环水的更换。
[0012]所述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不锈钢管道由若干均匀排列、平行设置的直角弯管组成。
[0013]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4](1)淬火槽设置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左侧设有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右侧为淬火料框;通过带自动控制的伺服电机,设定循环系统启动时间、停止时间以及淬火保持时间,确保淬火效果。(2)上下起降和液体循环装置采用PLC远程设定实现升降时间、淬火保持时间、循坏电机启动和停止时间、样品淬火完毕等待时间的自动控制;整个淬火过程安全、有效;通过试验,淬火效果良好,满足了检验需求,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人员职业伤害。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19]图中:1为淬火介质循环装置,2为长方体框架,3为环链电葫芦,4为销轴,5为支撑架,6为料框,7为不锈钢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包括淬火槽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上下运行装置和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均通过PLC设计工艺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0022]淬火槽主体结构的设计:依据淬火样品规格的种类,考虑到淬火效果和可操作性,淬火槽为长方体框架2,左侧设有淬火介质循环装置1,右侧为淬火料框6;首先对淬火槽容积进行设计,尺寸规格为长2.7米*宽1.1米*高0.9米,由于淬火介质具有腐蚀性,从材质方面采用耐腐蚀性不锈钢制作;
[0023]根据淬火槽主体结构的尺寸设计料框6,用于放置样品,要求料框呈网格状,采用耐热不锈钢制作,以确保不发生变形。其次,为了保障料框在淬火槽内上下运行稳定,料框四角分别设计了不锈钢滚轮,淬火槽滚轮四边安装了运行轨道。
[0024]所述上下运行装置通过环链电葫芦3进行控制,为了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该环链电葫芦由PLC和伺服电机控制,上限位采用光电开关控制;所述环链电葫芦3通过销轴4固定在支撑架5上;其次,为了确保安全运行有效,在四个运行轨道上面加装带减震的硬限位,防止向上运行时失控;下限位通过PLC设定下降时间实现控制,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
[0025]为了确保淬火效果,在淬火槽基础上设计由伺服电机、不锈钢管道、阀门和滤网等组成的淬火介质循环装置1,不锈钢管道7的水平方向一边为出口,另一边为入口,出入口设计筛网防止杂物堵塞管道,通过带自动控制的伺服电机,设定循环系统启动时间、停止时间以及淬火保持时间,确保淬火效果。
[002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5为三角支撑架,放置在淬火槽的一侧,支撑架端部下方通
过销轴连接环链电葫芦,环链电葫芦下方正对淬火料框设置,淬火料框设置在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旁边,便于循环水的更换。
[0027]进一步地,所述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不锈钢管道由若干均匀排列、平行设置的直角弯管组成。
[0028]淬火槽升降使用1T变频葫芦吊,负载大,升降平稳,通过PLC控制。槽体配置循环泵,热料放入时循环泵开启工作,优化工件淬火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及控制装置,淬火槽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左侧设有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右侧为淬火料框;淬火料框用于放置样品,所述料框呈网格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上下运行装置和淬火介质循环装置,均通过PLC设计工艺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所述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由伺服电机、不锈钢管道、阀门和滤网组成,长方体框架水平一边为出口,另一边为入口,出入口设有筛网阻挡杂物;所述上下运行装置通过环链电葫芦进行控制,所述环链电葫芦通过销轴固定在支撑架上;环链电葫芦下方正对淬火料框设置,淬火料框设置在淬火介质循环装置的旁边,便于循环介质的更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淬火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宏贾元伟李建春苏振平李庆红卞学军孙青科王峻崔正帅董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