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590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淬火油池、回火炉、输送装置、回收管、抽气泵、加热装置及冷凝装置,输送装置穿过加热装置内部并设于淬火油池到回火炉之间、用以将工件由淬火油池运输至回火炉中,加热装置内形成一加热腔、用以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冷凝装置内部具有一冷却腔、用以将蒸汽淬火油冷凝成液态,回收管抽气端通过抽气泵与加热腔连通、其出气端与冷却腔连通,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设有一回流管,回流管与淬火油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油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淬火油滴落给淬火设备和地面造成污染,还防止造成淬火油的浪费,节省了成本。节省了成本。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处理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热处理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加工件,如五金零件、汽车零部件、工具等需要通过淬火来增加其表面的硬度,以提高该加工件的耐磨性和接触强度,进而满足该加工件各自的设计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通常是由淬火炉、冷却槽及回火炉所组成的淬火系统来实现的。由输送架网带构成的传送装置是淬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贯穿于淬火系统的淬火炉、冷却槽及回火炉,使得被加工件能够依次经过淬火炉、冷却槽及回火炉并得到淬火处理。其中位于冷却槽与回火炉之间的输送架网带是需要把位于冷却槽中油液面下方的加工件运送到位于冷却槽上方的回火炉中。
[0003]公开号为CN203546101U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金属带锯条的淬火回火装置,其便是利用淬火炉、冷却槽及回火炉等所组成的淬火系统来实现的双金属带锯条的热处理,但是,加工件在被输送架网带运送的过程中,其经由冷却槽内油液的冷却过后,其加工件的表面会附带着淬火油,其在随同输送架网带输送过程中,其附着在加工件表面的淬火油会滴落,这样一方面给淬火设备和地面带来污染,另一方面造成淬火油的浪费,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热处理油回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在传输时表面的淬火油易滴落、造成污染和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包括:淬火油池、回火炉、输送装置、回收管、抽气泵、加热装置及冷凝装置,输送装置穿过加热装置内部并设于淬火油池到回火炉之间、用以将工件由淬火油池运输至回火炉中,加热装置内形成一加热腔、用以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冷凝装置内部具有一冷却腔、用以将蒸汽淬火油冷凝成液态,回收管抽气端通过抽气泵与加热腔连通、其出气端与冷却腔连通,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设有一回流管,回流管与淬火油池连通。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若干个传送辊、若干个传动件及电机,机架穿过加热腔并设于淬火油池到回火炉之间,若干个传送辊均匀转动设于机架,若干个传动件一一对应与多个转动辊相连、且相邻两传动件相啮合转动连接,电机与其中一传送辊相连并用以通过多个传动件驱动多个传送辊转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传送辊外侧均套设有橡胶套。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装置靠近淬火油池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淬火油池的池底。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及加热管,加热箱设于输送装置外侧并套于输送装置,加热管设于加热箱内并位于输送装置上方。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片及散
热翅片,冷凝管内置于制冷箱,且冷凝管一端与回收管连接、另一端与回流管相连,制冷箱内填充有冷却水,半导体制冷片嵌设于制冷箱,且其制冷面置于制冷箱内、其散热面设于制冷箱外,散热翅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装置下侧与加热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接油盒,接油盒靠近淬火油池的一侧设有排油管,排油管一端与接油盒连通、另一端与淬火油池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排油管呈倾斜设置、其较低一端与淬火油池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接油盒盒底设有斜台,斜台上表面的高度由靠近排油管一侧至远离排油管的一侧依次增加。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回收管与加热装置连通的一端设有抽气罩。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的淬火油池、回火炉、输送装置及加热装置,使通过输送装置将淬火油池内的工件传送至回火炉内,加热装置能够依次将传输的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避免淬火油滴落给淬火设备和地面造成污染;配合设置的回收管、抽气泵、冷凝装置及回流管,使蒸汽能够被抽气泵抽至回收管内,蒸汽经由回收管进入冷凝装置的冷却腔对其进行冷凝,蒸汽冷凝后通过回流管回流到淬火油池中,实现了对淬火油的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淬火油的浪费,节省了成本,同时还避免淬火油在回火炉中燃烧产生烟气。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热处理油回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热处理油回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热处理油回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冷凝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热处理油回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热处理油回收装置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淬火油池;2、回火炉;3、输送装置;31、机架;32、传送辊;321、橡胶套;33、传动件;34、电机;4、回收管;41、抽气罩;5、抽气泵;6、加热装置;61、加热箱;62、加热管;7、冷凝装置;71、冷凝管;72、制冷箱;73、半导体制冷片;74、散热翅片;8、回流管;9、接油盒;91、排油管;92、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包括:淬火油池1、回火炉2、输送装置3、回收管4、抽气泵5、加热装置6及冷凝装置7,输送装置3穿过加热装置6内部并设于
淬火油池1到回火炉2之间、用以将工件由淬火油池1运输至回火炉2中,加热装置6内形成一加热腔、用以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冷凝装置7内部具有一冷却腔、用以将蒸汽淬火油冷凝成液态,回收管4抽气端通过抽气泵5与加热腔连通、其出气端与冷却腔连通,冷凝装置7的出液口设有一回流管8,回流管8与淬火油池1连通。
[0024]本装置中,输送装置3穿过加热装置6内部并设于淬火油池1到回火炉2之间,其能够将淬火油池1内的工件传送至回火炉2内,传送时,工件需经由加热腔,加热腔能够依次将传输的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而设置的抽气泵5可通过回收管4将蒸汽抽至回收管4内,蒸汽经由回收管4后能够进入冷凝装置7的冷却腔,其能够将蒸汽淬火油冷凝成液态,冷凝后的淬火油可通过回流管8回流到淬火油池1中,实现重复利用。
[0025]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3靠近淬火油池1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淬火油池1的池底,通过将输送装置3靠近淬火油池1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淬火油池1的池底的设置,使输送装置3能够将淬火油池1池底的工件传送出,实现对工件的自动输送。
[0026]如图1、图2所示,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箱61及加热管62,加热箱61设于输送装置3外侧并套于输送装置3,加热管62设于加热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油池、回火炉、输送装置、回收管、抽气泵、加热装置及冷凝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穿过加热装置内部并设于淬火油池到回火炉之间、用以将工件由淬火油池运输至回火炉中,所述加热装置内形成一加热腔、用以将工件表面的淬火油加热成蒸汽,所述冷凝装置内部具有一冷却腔、用以将蒸汽淬火油冷凝成液态,所述回收管抽气端通过抽气泵与加热腔连通、其出气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设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淬火油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若干个传送辊、若干个传动件及电机,所述机架穿过加热腔并设于淬火油池到回火炉之间,若干个所述传送辊均匀转动设于所述机架,若干个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与多个转动辊相连、且相邻两传动件相啮合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传送辊相连并用以通过多个传动件驱动多个传送辊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送辊外侧均套设有橡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靠近淬火油池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淬火油池的池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油回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坤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金兴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