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62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油槽本体,油槽本体内部设有导流筒、轴流泵和循环箱体,其中导流筒设置在油槽本体的中心部位,轴流泵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循环箱体设置在导流筒底部和轴流泵底部之间用于从底部连通导流筒和轴流泵。循环箱体内部设有若干层等间隔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延伸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导流筒底部设有与导流板配合的方形网格状隔板,并且导流板和竖向隔板相抵以形成多层密闭的通道,使得淬火油能够分层流动从隔板处均匀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淬火油均匀流动循环冷却,实现工件各位置均匀一致淬火的目的。却,实现工件各位置均匀一致淬火的目的。却,实现工件各位置均匀一致淬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工艺设备中通常需要用到淬火油槽,淬火介质淬火油在油槽内循环流动以增加工件冷却速度,达到需要的淬火效果。目前油槽通常将离心泵管道出口直接设置在槽底,淬火油直接喷出,上部槽体壁设置抽油管道,实现循环冷却,由于管道出口处油流速快,周围油流速慢,导致各处流动速度不均匀产生旋涡和乱流,造成浸入油槽内不同位置的工件冷速存在差异,达不到均匀一致淬火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工件的不同位置均匀一致淬火。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油槽本体,所述油槽内部设有导流筒、轴流泵和循环箱体,所述导流筒设置在油槽的中心部位,所述轴流泵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所述循环箱体设置在导流筒底部和轴流泵底部之间用于从底部连通导流筒和轴流泵;所述循环箱体内部设有若干层等间隔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延伸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导流筒底部设有与导流板配合的方形网格状隔板,并且导流板和竖向隔板相抵以形成多层密闭的通道,使得淬火油能够分层流动从隔板处均匀流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轴流泵有两套,左右对称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
[0006]所述导流板有两层,将循环箱体内部分隔成三层相互隔绝的密闭通道。
[0007]所述轴流泵的高度小于导流筒的高度,且导流筒的高度小于油槽的高度。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流泵出口设置相互配合的循环箱体、导流板、导流筒一同作用,实现淬火油均匀流动循环冷却,避免因油槽内各处淬火油流动速度不均匀产生的旋涡和乱流,实现不同位置工件均匀一致淬火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所示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2]参照图1

2所示,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油槽本体1,油槽内部设有导流筒2、轴流泵3和循环箱体4,导流筒2设置在油槽的中心部位,轴流泵3设置在导流筒2的外侧,循环箱体4设置在导流筒底部和轴流泵底部之间用于从底部连通导流筒和轴流泵。循环
箱体4内部设有若干层等间隔布置的导流板5,导流板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延伸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导流筒2底部设有与导流板配合的方形网格状隔板6,并且导流板和竖向隔板相抵以形成多层密闭的通道,使得淬火油能够分层流动从隔板处均匀流出。
[0013]具体的,轴流泵有两套,左右对称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
[0014]如图1所示,导流板有两层,将循环箱体内部分隔成三层相互隔绝的密闭通道。
[0015]为了让淬火油能够更好的循环流动,轴流泵的高度小于导流筒的高度,且导流筒的高度小于油槽本体的高度。
[0016]如图2所示,循环箱体两侧壁为斜面过渡至导流筒下连接面,循环箱体内部由两层等间距导流板分层隔开,层间互不相通,导流板一端延伸至轴流泵出口处,另一端延伸至导流筒下面内部,当轴流泵工作时,泵出口处淬火油通过导流板分层流动,在导流筒下面隔板处均匀流出,实现淬火油在轴流泵出口分流泄压均匀流动的目的。当高速油流经放置在导流筒内的工件7后带走工件热量并升温,热油在导流筒上端口部四处散开后跟油槽内的冷油相互混合实现冷却,轴流泵上部进油口又将混合后的油吸入泵内,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冷循环。为了防止油槽内的油温过高失去冷却效果,通过外循环泵,将热油抽出,经过外部冷却塔进行热交换后,冷却油又被输送进油槽本体内。图1中的箭头指示了淬火油的流动方向。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油槽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内部设有导流筒、轴流泵和循环箱体,所述导流筒设置在油槽的中心部位,所述轴流泵设置在导流筒的外侧,所述循环箱体设置在导流筒底部和轴流泵底部之间用于从底部连通导流筒和轴流泵;所述循环箱体内部设有若干层等间隔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延伸的长度从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导流筒底部设有与导流板配合的方形网格状隔板,并且导流板和竖向隔板相抵以形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洋孙佳俊朱甲哲何辉旺申增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红阳远大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