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66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包括塔筒基础、塔筒本体和风电机组,塔筒本体包括混凝土段和钢段,钢段与混凝土段的顶部相连,混凝土段包括第一混凝土段和第二混凝土段,第一混凝土段包括若干第一混凝土节段和位于底部的第一牛腿节段,第二混凝土段包括若干第二混凝土节段和位于顶部的第二牛腿节段,第一混凝土段和第二混凝土段分别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且第一混凝土段和第二混凝土段之间采用自提升技术组装,第一牛腿节段与第二牛腿节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电塔筒采用装配式结构和自提升技术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传统自提升现浇筒体结构存在的精度控制和质量控制难题,解决传统的装配式塔筒面向超高高度的局限性。度的局限性。度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快速推进,在中东部低风速区发展超高高度的风电塔筒产品,以获得更加稳定的风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装配式塔筒轮毂设计的极限高度达到160米,因此主要面向150

160米及以下轮毂设计高度的塔筒产品,且建造安装方案基本采用逐节段吊装安装形式。
[0003]在超高高度风电塔筒(尤其是面向170米以上)产品研发中,普遍采用自提升技术,相关技术中的自提升技术以现场浇筑筒体为基础,尤其是现场浇筑悬臂牛腿,并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自提升方法,通过内外筒体悬臂牛腿构造实现自提升内力传递,但是现场浇筑的难度大、精度和质量控制难,施工工期长,影响自提升功效和质量控制,为工程质量控制和工程降本增效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基础、塔筒本体和风电机组,所述塔筒本体设在所述塔筒基础上,所述风电机组设在所述塔筒基础的顶部;其中,所述塔筒本体包括混凝土段和钢段,所述钢段与所述混凝土段的顶部相连,所述混凝土段包括第一混凝土段和第二混凝土段,所述第一混凝土段包括在所述塔筒高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若干第一混凝土节段和位于底部的第一牛腿节段,所述第二混凝土段包括在所述塔筒高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若干第二混凝土节段和位于顶部的第二牛腿节段,所述第一混凝土段和所述第二混凝土段分别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且所述第一混凝土段和所述第二混凝土段之间采用自提升技术组装,所述第一牛腿节段与所述第二牛腿节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节段包括在其周向上依次拼接相连的若干第一预制管片,所述第一预制管片包括键槽和剪力键,所述第一预制管片的剪力键配合在另一所述第一预制管片的键槽内,且两者之间采用竖向插筋相连;和/或,所述第二混凝土节段包括在其周向上依次拼接相连的若干第二预制管片,所述第二预制管片包括键槽和剪力键,所述第二预制管片的剪力键配合在另一所述第二预制管片的键槽内,且两者之间采用竖向插筋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腿节段为L型牛腿节段,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混凝土节段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牛腿节段相连的第一牛腿部,所述第一牛腿节段内设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牛腿部中的每一者的第一预应力孔道、贯穿所述第一牛腿部的第一锚杆孔道和第二预应力孔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节段的顶部设有第一预埋螺栓孔,所述第一混凝土节段还设有贯穿的第三预应力孔道,所述第三预应力孔道之间彼此贯通且与所述第一预应力孔道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腿节段包括在其周向上依次拼接相连的若干第一牛腿预制管片,所述第一牛腿预制管片包括至少两个键槽和至少两个剪力键,所述第一牛腿预制管片的剪力键一一对应地配合在另一所述第一牛腿预制管片的键槽内,且两者之间采用竖向插筋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牛腿预制管片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部分设有至少一个键槽和至少一个剪力键,所述第一牛腿预制管片对应所述第一牛腿部的部分设有至少一个键槽和至少一个剪力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截面装配式自提升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牛腿节段为L型牛腿节段,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混凝土节段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牛腿节段相连的第二牛腿部,所述第二牛腿节段内设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牛腿部中每一者的第四预应力孔道、贯穿所述第二牛腿部的第二锚杆孔道和第五预应力孔道,其中,所述第五预应力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香国欧马杨伟张鹤鸣宋江毅韩京城秦培铭申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