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65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背光模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导光板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条,导光板的背侧设置有反射片,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反射片的背侧设置有玻璃背板,于背光模组的一端,灯条的外部包裹有铝型材散热器,铝型材散热器的与玻璃背板之间设置有镀锌铁板。使用铝型材散热器贴合灯条,将灯条的热量及时散发出来,同时铝型材散热器贴合镀锌铁板,将热量传导到镀锌铁板上,利用镀锌铁板的大面积来辐射热量,增强整体的散热量,同时铝型材散热器和镀锌铁板作为整体的结构件,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器和电视机等显示设备,采用侧入式背光或直下式背光,侧入式背光是指将灯珠排列在显示设备的四周,常见的形式是显示设备两侧或者显示设备底部。而直下式背光则是将灯珠排列在显示设备背部,所以直下式背光的显示设备通常是比侧入式的更厚,追求显示效果及使用性能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对产品造型的追求,外观精美,低成本,方便维修已成为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最求纤薄美观设计,常采用侧入式背光。
[0003]侧入式LED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LED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导光板的底面上形成网点。LED封装发出的光耦合进入导光板,通过反射片和网点的反射和散射,向显示面板方向传播。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模组将铁背板或塑胶背板(后壳)作为主体结构,背光材料只能从机器内部层叠组装,且整体强度较软,整体散热性能差,整机结构强度小。常用塑胶导光板,塑胶导光板导光率低,加大灯条的发光强度才能达到需要的亮度,造成成本较高,且在温度过高时容易产生形变。塑胶导光板本身厚度大,导致现有的背光模组较厚,既不利于控制成本,又不利于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背光模组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导光板,液晶面板和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光学膜片,导光板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条,导光板的背侧设置有反射片,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反射片的背侧设置有玻璃背板,于背光模组的一端,灯条的外部包裹有铝型材散热器,铝型材散热器与玻璃背板之间设置有镀锌铁板,还设置有U形卡槽,铝型材散热器和导光板夹置在U形卡槽内,U形卡槽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前夹板形成有台阶,液晶面板设置在前夹板上。使用铝型材散热器贴合灯条,将灯条的热量及时散发出来,同时铝型材散热器贴合镀锌铁板,将热量传导到镀锌铁板上,利用镀锌铁板的大面积来辐射热量,增强整体的散热量,镀锌层形成一种特别的冶金结构,能够承受在运送及使用时受到的机械损伤,同时铝型材散热器和镀锌铁板作为整体的结构件,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实现低成本,玻璃导光板和玻璃背板使外观更加精美。
[0008]进一步的,于背光模组的另一端,设置有双T形的中框,中框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垂直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设置在反射片和导光板之间,第二板体设置在导光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第二板体与液晶面板之间还设有双面泡
棉。
[0009]进一步的,铝型材散热器的截面呈L型,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挡板的长度,还设置有用于夹置灯条并隔离灯条与镀锌铁板、玻璃背板的第三挡板。
[0010]进一步的,第一挡板的背侧间隔设置有用于增加散热的筋条。
[0011]进一步的,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设置有垫高PET。
[0012]进一步的,镀锌铁板的长度大于铝型材散热器的长度,镀锌铁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凹凸面。
[0013]进一步的,前夹板形成有台阶,液晶面板通过垫高泡棉设置在前夹板的下台阶面上。
[0014]实施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使用铝型材散热器贴合灯条,将灯条的热量及时散发出来,同时铝型材散热器贴合镀锌铁板,将热量传导到镀锌铁板上,利用镀锌铁板的大面积来辐射热量,增强整体的散热量,镀锌后提升了铁板的结构强度,同时铝型材散热器和镀锌铁板作为整体的结构件,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实现低成本,玻璃导光板和玻璃背板使外观更加精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装置横断面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装置横断面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2中C处的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散热器结构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形卡槽结构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结构图。
[0024]图中:1、液晶面板;2、前框;21、U形卡槽;211、前夹板;2111、台阶; 212、后夹板;22、横板;3、光学膜片;4、导光板;5、灯条;6、反射片;7、铁背板;71、玻璃背板;72、镀锌铁板;73、铝型材散热器;731、第一挡板; 732、第二挡板;733、第三挡板;734、筋条;8、塑胶中框;81、中框;811、第一板体;812、第二板体;813、第三板体;91、垫高PET;92、垫高泡棉; 93、双面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参阅图1至图6,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包括液晶面板1和导光板4,液晶面板1和导光板4之间设置有光学膜片3,导光板4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条5,导光板4的背侧设置有反射片6,导光板4为玻璃导光板,反射片6的背侧设置有玻璃背板71,于背光模组的一端,灯条5的外部包裹有铝型材散热器73,铝型材散热器73与玻璃背板71之间设置
有镀锌铁板72,镀锌铁板72的面积大于铝型材散热器73的面积,还设置有U形卡槽21,铝型材散热器73和导光板4夹置在U形卡槽21内,U形卡槽21包括前夹板211和后夹板212,液晶面板1设置在前夹板211上。
[0027]使用铝型材散热器73贴合灯条5,将灯条5的热量及时散发出来,同时铝型材散热器73贴合镀锌铁板72,将热量传导到镀锌铁板72上,利用镀锌铁板 72的大面积来辐射热量,增强整体的散热量,镀锌层形成一种特别的冶金结构,能够承受在运送及使用时受到的机械损伤,同时铝型材散热器73和镀锌铁板 72作为整体的结构件,可以保证整机结构强度,实现低成本,玻璃导光板和玻璃背板71使外观更加精美。
[0028]参阅图7,其中,前夹板211设置有台阶2111,液晶面板1通过垫高泡棉 92设置在前夹板211的下台阶面上。
[0029]进一步的,参阅图4和图8,于背光模组的另一端,设置有双T形的中框 81,中框81包括第一板体811、第二板体812和第三板体813,第二板体812 和第三板体813分别垂直于第一板体811,第二板体812设置在反射片6和导光板4之间,第三板体813设置在液晶面板1和导光板4之间,第三板体813 与液晶面板1之间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包括液晶面板(1)和导光板(4),所述液晶面板(1)和导光板(4)之间设置有光学膜片(3),所述导光板(4)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条(5),所述导光板(4)的背侧设置有反射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4)为玻璃导光板,所述反射片(6)的背侧设置有玻璃背板(71),于背光模组的一端,所述灯条(5)的外部包裹有铝型材散热器(73),所述铝型材散热器(73)与玻璃背板(71)之间设置有镀锌铁板(72),还设置有U形卡槽(21),所述铝型材散热器(73)和导光板(4)夹置在U形卡槽(21)内,所述U形卡槽(21)包括前夹板(211)和后夹板(212),所述液晶面板(1)设置在前夹板(2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散热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于背光模组的另一端,设置有双T形的中框(81),所述中框(81)包括第一板体(811)、第二板体(812)和第三板体(813),所述第二板体(812)和第三板体(813)分别垂直于第一板体(811),所述第二板体(812)设置在反射片(6)和导光板(4)之间,所述第二板体(812)设置在导光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朝新肖葵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