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进清专利>正文

食用菌栽培菌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5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该栽培菌袋,制作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可大大缩短菌龄周期,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实属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食用菌栽培菌袋。(*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菌袋,具体地说是食用菌栽培菌袋。目前,世界上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箱栽、床栽、袋栽三种形式。我国的栽培方式主要采用袋装,如香菇、黑木耳、猴头、金针菇等。袋栽食用菌袋的制作过程,一般是用塑料袋装料,装好后套上颈圈,然后打穴塞棉塞,接着灭菌、接菌。这种栽培袋接菌时,只能把菌接在料面上,菌种只能从上往下慢慢滋长,黑木耳一般需40多天才能长满袋。这种培菌栽培方式,不仅管理成本高,而且菌龄不齐,袋料上面的菌和最后长到袋底的菌相差30多天,菌龄的延长,不但消耗培养基的营养,而且易衰老,直接影响结菇的产量和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制出一种由原来把菌接在培养料的上面改为接到培养料的中间,达到上下一齐发菌,使发菌时间缩短近一半,菌龄短、节省工时、降低成本并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食用菌栽培菌袋。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该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该食用菌栽培菌袋,具有菌龄短、菌丝壮、营养足、产菇多、质量好等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菌袋菌龄长、上部易衰老、结实能力差等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本图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塑料袋1,颈圈2,棉塞3,培养料4,接菌块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地描述,在塑料袋1内设有培养料4,在培养料4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1的底部,将塑料袋1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2,在颈圈2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5,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3,以上便构成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

【技术特征摘要】
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进清
申请(专利权)人:隋进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