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及微功耗微波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28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波感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及微功耗微波感应器,包括供电电路、多普勒微波模块、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均连接;脉冲驱动电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所述脉冲驱动电路时,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发送一脉冲开关信号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以导通/断开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之现有技术中只多普勒微波模块休眠来降低功耗的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硬件电路能够实现更低功耗,进而满足用户的低功耗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及微功耗微波感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微波感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及微功耗微波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微波感应器,又称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制作的仪器。其利用了波的反射特性,来获知是否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当一定频率的波碰到阻挡物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的波长因阻挡物的距离远近而不同,波长的变化,也意味着频率的变化。
[0003]因微波感应器的精度高,故得到广泛应用,但使用过程中常因为功耗过高导致使用不便,因而市面上出现了低功耗类型的传感器,如申请号为201922205092.8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低功耗微波传感器及其控制电路,包括微波模块、控制模块和稳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间歇性信号输出并控制微波模块间歇性发射信号,实现了微波传感器的间歇性工作,但是其仍然存在问题,在硬件电路结构上其微波模块在工作时的放大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导致第一控制芯片始终可以接收到微波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而需要一直采集信号并进行分析,故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进而产生因电路结构的局限性仍然导致功耗高的问题,影响低功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及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微波感应器低功耗的电路结构中因存在局限性进而导致单片机始终工作进而仍产生功耗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均连接的多普勒微波模块、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均连接;还包括:
[0006]脉冲驱动电路,所述脉冲驱动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均连接;所述脉冲驱动电路还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连接,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所述脉冲驱动电路时,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发送一脉冲开关信号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以导通/切断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连接通道。
[0007]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八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还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均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三极管和第一驱动MOS管;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
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一第六电阻和第五电阻后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还连接一第十一电容后与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一第八电阻和第十四电容后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还包括第十五电容和第九电阻,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和输出端。
[0011]可选地,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还包括第十电容,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一电容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包括微波连接端口,所述微波连接端口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微波连接端口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漏极连接。
[0013]可选地,还包括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主控芯片均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6]本技术通过在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之间设置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并使所述脉冲驱动电路还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连接,这样使所述主控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所述脉冲驱动电路时,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发送一脉冲开关信号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以导通/切断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连接通道,进而基于所述脉冲驱动电路的设置实现了可以及时切断或导通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连接通道,当切断时,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在处理完经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发送的原始模拟信号后即可进入休眠,较之现有技术中只多普勒微波模块休眠来降低功耗的方案,基于本技术中的硬件电路能够实现更低功耗,进而满足用户的低功耗使用需求。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所述微波感应器包括上述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9]因所述微功耗微波感应器包括了上述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故所述微功耗微波感应器也可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在处理完经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发送的原始模拟信号后即可进入休眠,较之现有技术中只多普勒微波模块休眠来降低功耗的方案,基于本技术中的硬件电路能够实现更低功耗,故也具有能够满足用户的低功耗使用需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3]100、供电电路;200、多普勒微波模块;300、信号放大滤波电路;400、主控电路;500、脉冲驱动电路;600、输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均连接的多普勒微波模块、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均连接;还包括:脉冲驱动电路,所述脉冲驱动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均连接;所述脉冲驱动电路还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连接,以使所述主控电路发送一脉冲信号至所述脉冲驱动电路时,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发送一脉冲开关信号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以导通/切断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至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连接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八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还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三极管和第一驱动MOS管;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多普勒微波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功耗微波感应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一第六电阻和第五电阻后与所述供电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