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705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将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控制器确定与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三驱动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计算未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和第三驱动频率的差值,并且比较计算出的差值和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如果计算出的差值包含在第一基准范围,则控制器变更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或功率控制模式,并且将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感应加热装置是利用在工作线圈周边产生的磁场来在金属材质的容器产生涡流(eddy current)以加热容器的装置。如果感应加热装置被驱动,则高频电流施加到工作线圈。由此,在配置于感应加热装置内部的工作线圈的周边产生感应磁场。如果如上所述产生的感应磁场的磁力线通过工作线圈的上部放置的包含金属成分的容器的底部,则在容器底部的内部产生涡流。如果如此产生的涡流流过容器,则容器自身被加热。
[0003]感应加热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加热区域;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以上的工作线圈。例如,如果用户将容器分别放置于两个加热区域并输入加热开始指令,则各个工作线圈以与由用户设定的要求功率值对应的驱动频率驱动。
[0004]图1是示出在包括两个工作线圈的感应加热装置驱动时各个工作线圈的谐振特性曲线的曲线图。
[0005]在图1中分别示出了在容器放置于感应加热装置的各个加热区域的状态下,两个工作线圈分别驱动时,各个工作线圈的谐振特性曲线即第一工作线圈的谐振特性曲线31和第二工作线圈的谐振特性曲线32。在图1中,第一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为fr1,第二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为fr2。
[0006]在图1中,第一工作线圈的第一要求功率值为P1,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为P2。因此,第一工作线圈以与第一要求功率值P1对应的第一驱动频率f1驱动,第二工作线圈以与第二要求功率值P2对应的第二驱动频率f2驱动。
[0007]如图1所示,在两个工作线圈同时驱动时,如果各个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的差值f2

f1包含在可听声音频带(例如,2kHz~20kHz)中,则产生由工作线圈的驱动引起的干扰噪音。这样的干扰噪音会给使用感应加热装置的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并且还可能会成为用户怀疑感应加热装置发生故障的原因。
[0008]根据现有技术,为使各个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的差值f2

f1偏离可听声音频带,而任意地调节两个工作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但是,若为了降低干扰噪音而任意调节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则存在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与由用户设定的要求功率值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两个工作线圈同时驱动时,在使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保持为与要求功率值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工作线圈的驱动引起的干扰噪音的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的多个种类的容器
进行加热时,能够防止由工作线圈的驱动引起的干扰噪音的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会进一步清楚理解。另外,通过权利要求书中表述的方法以及其组合,能够容易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线圈和第二工作线圈。第一工作线圈以与用户设定的第一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一驱动频率驱动,第二工作线圈以与用户设定的第二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二驱动频率驱动。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将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控制器确定与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三驱动频率。例如,如果用户将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第二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需要变更为第三驱动频率。
[0016]但是,如果第二工作线圈以第三驱动频率驱动,则可能会产生由第一工作线圈和第二工作线圈引起的干扰噪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计算未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例如,第一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和第三驱动频率的差值,并且将计算出的差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例如,5kHz以上且20kHz以下)进行比较。
[0017]计算出的差值包含在第一基准范围是指产生由第一工作线圈和第二工作线圈引起的干扰噪音。因此,为了防止干扰噪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器变更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或者变更功率控制模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将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从全桥模式变更为半桥模式。如果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变更为半桥模式,则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在整个频带上的输出功率值降低。由此,第一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和第二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的差值将大于可听声音频带的边界值(例如,20kHz)。通过这样的控制,防止由工作线圈的驱动引起的干扰噪音。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将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和相位偏移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果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动作模式为半桥模式,则控制器将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如果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动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则将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和相位偏移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
[0020]如果将第一逆变器电路或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和相位偏移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则可以在不变更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的情况下,调节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因此,即使第一工作线圈或第二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被调节为与第三要求功率值相同,也能够防止由工作线圈的驱动引起的干扰噪音。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线圈;第一逆变器电路,以与所述第一工作线圈的第一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一驱动频率驱动,向所述第一工作线圈供应电流;第二工作线圈;第二逆变器电路,以与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第二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二驱动频率驱动,向所述第二工作线圈供应电流;以及控制器,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或所述
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确定与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三驱动频率,计算未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和所述第三驱动频率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包含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则变更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或所述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或功率控制模式,并且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且所述差值包含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则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变更为半桥模式,并且将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驱动频率变更为与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四驱动频率。
[002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包括:可变电容器部;以及继电器部,与所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工作线圈;第一逆变器电路,以与所述第一工作线圈的第一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一驱动频率驱动,向所述第一工作线圈供应电流;第二工作线圈;第二逆变器电路,以与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第二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二驱动频率驱动,向所述第二工作线圈供应电流;以及控制器,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或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确定与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三驱动频率,计算未变更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驱动频率和所述第三驱动频率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包含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则变更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或所述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或功率控制模式,并且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且所述差值包含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则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动作模式变更为半桥模式,并且将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驱动频率变更为与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四驱动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包括:可变电容器部;以及继电器部,与所述可变电容器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接通或关断所述继电器部中包括的复数个继电器,来将所述可变电容器部的电容值设定为以下公式1的Cr,h:公式1其中,fr,h是与输入到所述第二逆变器电路的开关信号的频率相同的值,所述Lr是所述第二逆变器电路中包括的第二电感器的电感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驱动频率变更为所述第四驱动频率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逆变器电路的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且所述差值包含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范围,则所述控制器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和相位偏移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并且根据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调节为与所述第三要求功
率值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如果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动作模式为半桥模式,则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所述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如果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动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则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变更为所述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和所述相位偏移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被设定为非对称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则所述控制器通过调节用于驱动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开关信号的占空比,来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被设定为相位偏移模式,则所述控制器通过调节用于驱动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复数个开关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将变更所述要求功率值的工作线圈的输出功率值变更为所述第三要求功率值。9.一种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使第一工作线圈以与第一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一驱动频率驱动的步骤;使第二工作线圈以与第二要求功率值对应的第二驱动频率驱动的步骤;如果所述第一工作线圈或所述第二工作线圈的要求功率值变更为第三要求功率值,则确定与所述第三要求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视薰姜桂龙金汉娜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