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81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包含:透明导电薄膜;一对导电电极,一对导电电极分别设置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一侧顶部和底部的边缘;电路板,电路板的焊盘与一对导电电极相连;透明外罩,透明外罩与透明导电薄膜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高透明导电薄膜进行加工贴合至被加热外罩内部即可完成,因为采用柔性薄膜,不限于外罩的结构,在曲面上也可进行贴合。且本案将FPC和印刷导电银浆进行连接,既保证了导电性,也有很好的附着力。也有很好的附着力。也有很好的附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绝大多数加热器的原理均是使用导电材料形成电阻的导电层,其通电后会产生热量,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传统透明加热膜片多使用ITO(氧化铟锡)或者纳米银镀膜作为导电材料来进行加热,加工后产品的可见光透光度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由于ITO(氧化铟锡)材料本身属于脆性材料,不耐弯折,无法应用到柔性场景(即规则或不规则的曲面)中,现有的ITO(氧化铟锡)材料表面弯曲时,ITO(氧化铟锡)材料本身可能会开裂导致性能下降,从而使用由ITO(氧化铟锡)组成的传统透明加热器,应用受限,无法满足柔性场景,故目前所需一种能够满足应用柔性场景的透明加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包含:
[0004]透明导电薄膜;
[0005]一对导电电极,一对导电电极分别设置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一侧顶部和底部的边缘;
[0006]电路板,电路板的焊盘与一对导电电极相连;
[0007]透明外罩,透明外罩与透明导电薄膜相连。
[0008]进一步,透明导电薄膜为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
[0009]进一步,电路板为FPC柔性电路板。
[0010]进一步,电路板的焊盘与一对导电电极通过导电胶带粘接在一起,导电胶带与电路板的焊盘尺寸一致。
[0011]进一步,电路板为F形。
[0012]进一步,透明外罩与透明导电薄膜通过OCA光学胶粘接在一起,OCA光学胶与透明导电薄膜尺寸一致。
[0013]进一步,OCA光学胶为三明治结构,包括正反面的离型保护膜以及中间夹层的粘结层。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本案将高透明导电薄膜进行加工贴合至被加热外罩内部即可完成,因为采用柔性薄膜,不限于外罩的结构,在曲面上也可进行贴合。且本案将FPC和印刷导电银浆进行连接,既保证了导电性,也有很好的附着力。
[0015]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18]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用于对环境进行加热,其应用场景很广。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具有透明导电薄膜1、一对导电电极2、电路板3以及透明外罩4。
[0020]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薄膜1方阻为75Ω/sq,可见光透光度为89%,设计尺寸为120*35mm。一对导电电极2分别设置在透明导电薄膜1的一侧顶部和底部的边缘,采用的方式为通过丝网印刷的工艺将导电银浆按照图形设计印刷至透明导电薄膜1表面,在透明导电薄边缘形成一对导电电极2。使用的导电银浆是一种高粘度、附着力较高的高导电材料,材料黏度为20000cps,导电成分为微米银颗粒,固含量为50%,固化条件为110度30分钟。丝网印刷的银电极经过加热固化后最终形成功能性导电结构,并实现和底层的导电薄膜完全导通;电路板3的焊盘与一对导电电极2相连,用于将一对导电电极2与正负极电源相连;透明外罩4与透明导电薄膜1相连。
[0021]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薄膜1为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基材为聚碳酸酯)。
[0022]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为FPC柔性电路板3。
[0023]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的焊盘与一对导电电极2通过导电胶带(图上未示出)粘接在一起,导电胶带与电路板3的焊盘尺寸一致。生产加工时,选用一种Z轴方向导电的导电胶带的焊接方案,导电胶带被裁切至焊盘尺寸,并粘贴至印刷银浆末端焊盘位置。将电路板3的末端焊盘和导电胶带粘接,此时电路板3和一对导电电极2已经完全导通。导电胶带的有效导电结构厚度为25微米的,另外包含一层50微米的离型保护膜。
[0024]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为F形,便于与一对导电电极2相连,且也便于线路的整理归纳。
[0025]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外罩4与透明导电薄膜1通过OCA光学胶5粘接在一起,OCA光学胶5与透明导电薄膜1尺寸一致。
[0026]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OCA光学胶5为三明治结构,包括正反面的离型保护膜以及中间夹层的粘结层。OCA光学胶5的粘结层的透光度为100%。在进行使用安装时,需要将一侧离型保护膜撕去,OCA胶的粘结层的一侧粘接于透明导电薄膜1,再撕去另一侧的离型保护膜并将OCA光学胶5的粘结层的另一侧贴于透明外罩4的内壁。粘贴工作完毕后,需要将完整产品放入高压除泡机中进行消泡处理,避免粘结层之间出现气泡。高压除泡的工作参数设定为:30

60℃,3

5kgf/cm2,30min ,缓慢泄压。
[0027]使用时,通过将电路板3与直流供电模块(供电电压为12V)的正负极电源相连,将电源输送给一对导电电极2,并通过一对导电电极2输送至透明导电薄进行加热。
[0028]以上,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本案将高透明导电薄膜1进行加工贴合至被加热外罩内部即可完成,因为采用柔性薄膜,不限于外罩的结构,在曲面上也可进行贴合。且本案将FPC和印刷导电银浆进行连接,既保证了导电性,也有很好的附着力。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0]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透明导电薄膜;一对导电电极,所述一对导电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的一侧顶部和底部的边缘;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焊盘与所述一对导电电极相连;透明外罩,所述透明外罩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为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FPC柔性电路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的全透明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蔚柔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