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367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包括:控制组件和发光总成,控制组件与发光总成连接;发光总成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均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内,且第一透镜模组置于第二透镜模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工作,使得第一透镜模组在光照面上具有主光照区域和III区,当汽车为左驾驶汽车时,使第二透镜模组在光照面上具有第一近光明暗截止线;当汽车为右驾驶汽车时,使第二透镜模组在光照面上具有第二近光明暗截止线,通过控制组件切换近光明暗截止线,使一个前照灯能够在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上实现通用,便于生产管理。管理。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照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

技术介绍

[0002]前照灯是指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装置,前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夜间行车驾驶的操作和交通安全。目前,汽车分为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左驾驶汽车与右驾驶汽车由于对近光明暗截止线的要求不一样,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分别生产两种不同的前照灯来达到近光明暗截止线的要求,现有的前照灯在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上不能共用一个前照灯,也就是说现有的一个前照灯无法在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上实现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一个前照灯无法在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上实现通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通过切换近光明暗截止线,能够在左驾驶汽车和右驾驶汽车上实现通用,便于生产管理。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照灯,包括:控制组件和发光总成;所述发光总成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所述第一透镜模组和所述第二透镜模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1)和发光总成(2);所述发光总成(2)包括固定支架(21)、第一透镜模组(22)和第二透镜模组(23);所述第一透镜模组(22)和所述第二透镜模组(2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1)内,且所述第一透镜模组(22)置于所述第二透镜模组(23)的上方;所述第一透镜模组(22)和所述第二透镜模组(23)均与所述控制组件(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22)包括:第一散热器(221);第一支架(222),所述第一支架(222)前后两端为敞口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架(222)的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221);第一透镜(2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22)的前端开口处;第一发光组件(22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22)的空腔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器(221)的前端面上;以及挡板(225),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22)的空腔内,且所述挡板(225)的前端面为朝向所述第一发光组件(224)内凹的曲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224)包括第一LED线路板(224

1)、第一LED光源和第一内灯罩(224

2),所述第一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LED线路板(224

1)上,所述第一LED线路板(224

1)与所述第一内灯罩(224

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内灯罩(224

2)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LED线路板(224

1)逐渐扩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模组(23)包括:第二散热器(231);第二支架(232),所述第二支架(232)的前后两端为敞口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架(232)的后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231);第二透镜(23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232)的前端开口处;第二发光组件(23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32)的空腔内,且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欢迎邓照洪韦欢亮承鑫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