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22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定量部分、封装部分、转移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定量座和存储座;定量部分包括定位机构和中部调整机构;封装部分包括橡胶圈暂存机构和上圈机构;转移部分包括链式传送带装置一、链式传送带装置二、“刂”形限位条、线性电机二、弧形限位块和电磁夹二;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预警机构。可实现线束的半自动封装,优化封装步骤,只需数出线束数量后一次性插入,无需其他繁琐的流程,封装效率得以明显提升;定量部分和封装部分配合,可实现封装标准的精确与统一,确保封装质量,方便后续生产流程;智能部分的存在,可进一步确保封装质量。可进一步确保封装质量。可进一步确保封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电路中多种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器件,通常由导线、绝缘护套、连接端子和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线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线束生产流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捆扎封装,方便后续流程和装箱。
[0003]现有封装模式大多采用人工封装,步骤多,封装效率低,规格难以统一,质量波动大,不利于后续流程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线束捆扎、封装流程中存在步骤多、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和规格统一难度高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定量部分、封装部分、转移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0007]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定量座和存储座。
[0008]所述基座包括长方形通管。
[0009]所述长方形通管下底面上设置支撑柱。
[0010]所述长方形通管上底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一。
[0011]所述定量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圆形通管一和圆形通管二。
[0012]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上底板上。
[001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均设置一圆形通孔二;且圆形通孔二与圆形通孔一相适配。
[001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长方形通孔一。
[0015]所述圆形通管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且位于圆形通孔二内。
[0016]所述圆形通管一上等距设置“U”形开口通槽一。
[0017]所述圆形通管一上设置条形通孔一。
[0018]所述圆形通管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下底板上;且位于圆形通孔二内。
[0019]所述圆形通管二上等距设置“U”形开口通槽二。
[0020]所述圆形通管二上设置条形通孔二。
[0021]所述存储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
[0022]所述存储座通过连接柱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上底板上;存储座一端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002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设置长方形通孔二;长方形通孔二上合页连接防护板。
[002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靠近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一侧设置长方形通孔三;长方形通孔三和长方形通孔一相适配。
[0025]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靠近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一侧设置长方形通孔四。
[0026]所述定量部分包括定位机构和中部调整机构。
[0027]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上层定量结构和下层定量结构。
[0028]所述上层定量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一、弧形压片、推杆电机二、丝杆电机一、圆形垫板、活动承板和圆台形漏斗一。
[0029]所述丝杆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0030]所述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丝杆电机一的动子上,且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U”形开口通槽一内。
[0031]所述弧形压片设置于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上,且弧形压片位于漏斗环一下方。
[0032]所述漏斗环一设置于圆形通管一内壁。
[0033]所述推杆电机二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且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一内。
[0034]所述圆形垫板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上。
[0035]所述活动承板通过压力传感器模块设置于圆形垫板上。
[0036]所述圆台形漏斗一设置于圆形通管一下端。
[0037]所述下层定量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三、弧形压片二、推杆电机四、丝杆电机二、圆形垫板二和圆台形漏斗二。
[0038]所述推杆电机三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且推杆电机三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U”形开口通槽二内。
[0039]所述丝杆电机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0040]所述推杆电机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丝杆电机二的动子上,且推杆电机四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条形通孔二内;
[0041]所述弧形压片二设置于推杆电机四的活动端上,且弧形压片二位于漏斗环二下方。
[0042]所述漏斗环二设置于圆形通管二内壁。
[0043]所述圆形垫板二设置于推杆电机四的活动端上。
[0044]所述圆台形漏斗二设置于圆形通管二上端。
[0045]所述中部调整机构包括中继斗、调整板、推杆电机五和圆形垫板三。
[0046]所述调整板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且调整板位于圆形通管一和圆形通管二之间。
[0047]所述调整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三。
[0048]所述中继斗通过连接柱设置于调整板上。
[0049]所述推杆电机五设置于调整板上。
[0050]所述圆形垫板三设置于推杆电机五的活动板上。
[0051]所述封装部分包括橡胶圈暂存机构和上圈机构。
[0052]所述橡胶圈暂存机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切割结构。
[0053]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推杆电机六、固定管和伺服电机一。
[0054]所述推杆电机六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内壁上。
[0055]所述固定管通过一块中继板设置于推杆电机六的活动端上;且固定管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三。
[0056]所述中继板上设置圆形通孔四。
[0057]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中继板上。
[0058]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转轴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卷轴。
[0059]所述卷轴上绳链连接电磁夹一。
[0060]所述切割结构包括电缆环割刀装置、电动小车一、电动小车二、环形轨道一和环形轨道二。
[0061]所述环形轨道一和环形轨道二设置于环形支撑板上。
[0062]所述电动小车一设置于环形轨道一上。
[0063]所述电动小车二设置于环形轨道二上。
[0064]所述电缆环割刀装置设置于销轴杆上;电缆环割刀装置的弧形开口与固定管相适配。
[0065]所述销轴杆设置于电动小车一和电动小车二上。
[0066]所述上圈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一、线性电机三、限位导轨一、上圈板、推杆电机七和微型电动伸缩杆。
[0067]所述线性电机一和限位导轨一设置于封装基板上。
[0068]所述封装基板位于环形支撑板下方,且上圈板下底面与线性电机三的动子固连。
[0069]所述线性电机三通过“U”形安装板设置于线性电机一的动子上。
[0070]所述上圈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五;圆形通孔五内径大于圆形通管一外径。
[0071]所述推杆电机七等距设置于上圈板上,且推杆电机七呈环形分布于圆形通孔五外侧。
[0072]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通过“ㄑ”形连杆设置于推杆电机七的活动端上。
[0073]所述上圈机构的微型电动伸缩杆分别位于圆台形漏斗一下方和圆台形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定量部分、封装部分、转移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定量座和存储座;所述定量部分包括定位机构和中部调整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上层定量结构和下层定量结构;所述中部调整机构包括中继斗、调整板、推杆电机五和圆形垫板三;所述封装部分包括橡胶圈暂存机构和上圈机构;所述橡胶圈暂存机构包括固定结构和切割结构;所述上圈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一、线性电机三、限位导轨一、上圈板、推杆电机七和微型电动伸缩杆;所述线性电机一和限位导轨一设置于封装基板上;所述封装基板位于环形支撑板下方,且上圈板下底面与线性电机三的动子固连;所述线性电机三通过“U”形安装板设置于线性电机一的动子上;所述推杆电机七设置于上圈板上,所述微型电动伸缩杆通过“ㄑ”形连杆设置于推杆电机七的活动端上;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预警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定量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一、弧形压片、推杆电机二、丝杆电机一、圆形垫板、活动承板和圆台形漏斗一;所述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丝杆电机一的动子上,且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U”形开口通槽一内;所述弧形压片设置于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上;所述推杆电机二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所述圆形垫板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上;所述活动承板通过压力传感器模块设置于圆形垫板上;所述圆台形漏斗一设置于圆形通管一下端;所述下层定量结构包括推杆电机三、弧形压片二、推杆电机四、丝杆电机二、圆形垫板二和圆台形漏斗二;所述推杆电机三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所述推杆电机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丝杆电机二的动子上;所述弧形压片二设置于推杆电机四的活动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调整机构包括中继斗、调整板、推杆电机五和圆形垫板三;所述调整板位于圆形通管一和圆形通管二之间;所述中继斗通过连接柱设置于调整板上;所述推杆电机五设置于调整板上;所述圆形垫板三设置于推杆电机五的活动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线束智能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推杆电机六、固定管和伺服电机一;
所述推杆电机六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水许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辉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