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10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包括舱门一、舱门二、舱门齿条一、舱门齿条二、舱门电机一、舱门电机二、电机齿轮一、电机齿轮二、导向机构、机架、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无人机升降平台、Y轴复位板一、Y轴复位板二和直线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与无人机的自动复位。采用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且实现了每个舱门的独立控制,提高了舱门开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开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同步带和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各个复位板的移动相互独立,能够适配不同机型的无人机,实现复位的高兼容性。高兼容性。高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是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目前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拍摄、娱乐等众多领域。
[0003]开关舱系统是无人机机场的重要组成部件,开关舱系统的稳定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机场的整体性能。现有的无人机机场舱门开合机构主要有翼展式、连杆式和卷帘式等,其机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制造与维修成本较高。现有的舱门开合驱动方式中,若采用单侧电机驱动,容易导致舱门两侧受力不均匀,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运行时可能出现舱门卡滞、舱门从动侧震动等问题。若采用双侧电机驱动舱门,由于两个驱动单元存在同步差,也容易导致舱门卡滞。
[0004]无人机复位系统同样是无人机机场的重要组成部件,由于技术限制,无人机降落在升降平台上的位置精度不高,进而对自动更换电池等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需要将无人机的停放位置进行调整即复位。目前的无人机复位系统对无人机机型的限制较高,通常情况下只能实现一机一场,兼容性较差,并且在复位过程中由于传动方式的局限性,容易造成震动,对无人机的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
[0006]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该停机坪包括舱门一、舱门二、舱门齿条一、舱门齿条二、舱门电机一、舱门电机二、电机齿轮一、电机齿轮二、导向机构、机架、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无人机升降平台、Y轴复位板一、Y轴复位板二和直线模组;
[0007]无人机升降平台设置于机架的通孔处;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滑动设置于机架的上表面;四个直线模组设置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分别与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连接,实现X轴复位板一和X轴复位板二沿X轴方向运动、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沿Y轴方向运动,通过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的配合运动将停放的无人机移动至无人机升降平台的适当位置;
[0008]舱门一和舱门二均滑动设置于机架上;舱门一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一,舱门齿条一沿舱门一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一的壳体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齿轮一;舱门齿条一与电机齿轮一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舱门电机一单独控制舱门一的开合;
舱门二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二,舱门齿条二沿舱门二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二的壳体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齿轮二;舱门齿条二与电机齿轮二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舱门电机二单独控制舱门二的开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能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与无人机的自动复位,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具有高兼容性与稳定性。
[0011](2)本技术采用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且实现了每个舱门的独立控制,提高了舱门开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开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与难度较低。
[0012](3)本技术设计的导向机构提高了舱门运动的平稳性,受力均匀,减小了舱门重力对单个滑轨形成的力矩,避免形成悬臂结构,避免了导向机构和机架的形变。
[0013](4)本技术的舱门齿条设置在舱门中间位置,实现了居中驱动的开合方式,解决了舱门两侧受力不均匀的问题,避免了舱门卡滞和舱门从动侧震动。
[0014](5)本技术采用同步带和丝杠螺母的传动方式实现舱门的自动开合。采用同步带与同步带轮配套传动,安装便捷,具有高精密和高扭矩,可以起到减小振动的作用,提高运行平稳性。采用两根丝杆控制一个复位板的移动,使复位板两端受力均匀,不产生震动。采用一个电机控制一个复位板移动的复位方式,使各个复位板的移动相互独立,能够适配不同机型的无人机,实现复位的高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舱门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舱门闭合时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去掉舱门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去掉舱门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舱门齿条一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舱门齿条二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中,舱门一1、舱门二2、舱门齿条一3、舱门齿条二4、舱门电机一5、舱门电机二6、电机齿轮一7、电机齿轮二8、导向机构9、机架10、X轴复位板一11、X轴复位板二12、无人机升降平台13、Y轴复位板一14、Y轴复位板二15、复位电机16、电机同步带轮17、丝杆同步带轮18、同步带19、丝杆20、螺母21、第一节滑轨22、第二节滑轨23、第三节滑轨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不限制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简称停机坪),其特征在于,该停机坪包括舱门一1、舱门二2、舱门齿条一3、舱门齿条二4、舱门电机一5、舱门电机二6、电机齿轮一7、电机齿轮二8、导向机构9、机架10、X轴复位板一11、X轴复位板二12、无人机升降平台13、Y轴复位板一14、Y轴复位板二15和直线模组;
[0025]无人机升降平台13设置于机架10的通孔处;X轴复位板一11、X轴复位板二12、Y轴复位板一14和Y轴复位板二15滑动设置于机架10的上表面;四个直线模组设置于机架10上,其输出端分别与X轴复位板一11、X轴复位板二12、Y轴复位板一14和Y轴复位板二15连接,一个输出端对应一个复位板,实现X轴复位板一11和X轴复位板二12沿X轴方向运动、Y轴复位板一14和Y轴复位板二15沿Y轴方向运动,通过X轴复位板一11、X轴复位板二12、Y轴复位板一14和Y轴复位板二15的配合运动将停放的无人机移动至无人机升降平台13的适当位置;
[0026]舱门一1和舱门二2的两侧均通过导向机构9滑动设置于机架10的侧壁上;舱门一1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一3,舱门齿条一3沿舱门一1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一5的壳体通过电机固定座固定于机架10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齿轮一7;舱门齿条一3与电机齿轮一7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舱门电机一5单独控制舱门一1的开合;舱门二2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二4,舱门齿条二4沿舱门二2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二6的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该停机坪包括舱门一、舱门二、舱门齿条一、舱门齿条二、舱门电机一、舱门电机二、电机齿轮一、电机齿轮二、导向机构、机架、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无人机升降平台、Y轴复位板一、Y轴复位板二和直线模组;无人机升降平台设置于机架的通孔处;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滑动设置于机架的上表面;四个直线模组设置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分别与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连接,实现X轴复位板一和X轴复位板二沿X轴方向运动、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沿Y轴方向运动,通过X轴复位板一、X轴复位板二、Y轴复位板一和Y轴复位板二的配合运动将停放的无人机移动至无人机升降平台的适当位置;舱门一和舱门二均滑动设置于机架上;舱门一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一,舱门齿条一沿舱门一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一的壳体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齿轮一;舱门齿条一与电机齿轮一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舱门电机一单独控制舱门一的开合;舱门二的内壁上固定有舱门齿条二,舱门齿条二沿舱门二的滑动方向设置;舱门电机二的壳体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齿轮二;舱门齿条二与电机齿轮二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舱门电机二单独控制舱门二的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自动开合与无人机自动复位的无人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包括一个复位电机、一个电机同步带轮、两个丝杆同步带轮、一个同步带、两个丝杆和两个螺母;所述复位电机的壳体固定于机架上,其输出端固定有电机同步带轮;两个丝杆分别转动安装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飞吕益航郭鑫飞施炳坤李昊卿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