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11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减震器轴承下盖缓冲不佳等问题。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本体的上端具有一圈径向外凸的翻边,翻边的底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弹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缓冲效果好、抗载荷冲击能力好等优点。力好等优点。力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
,涉及一种减震器轴承,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减震器轴承位于弹簧和避震器顶胶之间,它要承受减震器上下的压力,还要能够自由转动,是悬架系统中重要的部件。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新型平面轴承的减震器支柱总成[申请号:201020296335.X;授权公告号:CN201777090U],其包括悬架弹簧、弹簧上盖和弹簧下盖,弹簧下盖上设有用来固定悬架弹簧的保持架。
[0004]上述新型平面轴承的减震器支柱总成通过保持架的设置,提高了轴承的最大承受载荷,但是保持架与悬架弹簧为硬性接触,缓冲效果不佳,保持架的抗载荷冲击能力仍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缓冲效果、抗载荷冲击能力好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上端具有一圈径向外凸的翻边,所述的翻边的底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弹簧垫。
[0007]在上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中,所述的本体内包覆有金属骨架,所述的金属骨架具有径向翻折并位于翻边内的支撑部。
[0008]在上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中,所述的翻边具有若干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通孔,支撑部具有与通孔数量相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孔,所述的弹簧垫具有填充于穿设孔和通孔中的填充部,所述的穿设孔的内径小于通孔的内径以使得支撑部具有嵌入填充部的挡肩。
[0009]在上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中,所述的翻边具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弹簧垫具有位于凹槽中的止挡部。
[0010]在上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中,所述的翻边和本体之间的弯折处为圆弧过渡,弹簧垫具有贴合于弯折处的贴合部。
[0011]在上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中,所述的翻边的顶面具有一圈外凸的凸圈,所述的凸圈的内壁周向均布有轴向延展的固定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的结构紧凑,结构强度高,弹簧垫的缓冲减震效果好,抗载荷冲击能力好,而且弹簧垫与本体连成一体,便于装配,也节省了弹簧垫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的结构仰视图。
[0015]图3是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0016]图4是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去除弹簧垫后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5是图4中B部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本体;2、翻边;21、通孔;22、凹槽;23、凸圈;231、固定筋;3、弹簧垫;31、填充部;32、止挡部;33、贴合部;4、金属骨架;41、支撑部;411、穿设孔;412、挡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1,本体1的上端具有一圈径向外凸的翻边2,翻边2的底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弹簧垫3。
[0021]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使用时,悬架弹簧抵触于弹簧垫3,翻边2提供支撑,本体1插入悬架弹簧以限位,悬架弹簧不会脱离本体1,工作稳定性好,弹簧垫3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提高了翻边2处的抗载荷冲击能力,本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的使用寿命长。制造时,本体1注射成型后,再二次注射与弹簧垫3成型一体,装配时,弹簧垫3不会丢失,减少装配工艺,也节省了弹簧垫3的材料成本,本实施例中弹簧垫3为橡胶材料制成。
[0022]进一步细说,本体1内包覆有金属骨架4,金属骨架4具有径向翻折并位于翻边2内的支撑部41,金属骨架4使得本体1、翻边2处的结构强度高,提高了抗载荷冲击能力,使用寿命长;翻边2具有若干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通孔21,支撑部41具有与通孔21数量相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孔411,弹簧垫3具有填充于穿设孔411和通孔21中的填充部31,穿设孔411的内径小于通孔21的内径以使得支撑部41具有嵌入填充部31的挡肩412,填充部31和挡肩412配合,增加了弹簧垫3和翻边2的连接强度,避免弹簧垫3受力而脱离本体1,弹簧垫3的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0023]翻边2具有一圈凹槽22,弹簧垫3具有位于凹槽22中的止挡部32,凹槽22的槽壁供止挡部32抵触,避免弹簧垫3受力而向外位移,避免弹簧垫3撕裂,弹簧垫3的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翻边2和本体1之间的弯折处为圆弧过渡,弹簧垫3具有贴合于弯折处的贴合部33,这样避免应力集中,贴合部33增加了弹簧垫3的连接面积,弹簧垫3和翻边2结合牢固;翻边2的顶面具有一圈外凸的凸圈23,凸圈23的内壁周向均布有轴向延展的固定筋231,固定筋231便于下滚道的固定,结构稳固性好。
[002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上端具有一圈径向外凸的翻边(2),所述的翻边(2)的底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弹簧垫(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内包覆有金属骨架(4),所述的金属骨架(4)具有径向翻折并位于翻边(2)内的支撑部(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轴承下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2)具有若干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通孔(21),支撑部(41)具有与通孔(21)数量相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孔(411),所述的弹簧垫(3)具有填充于穿设孔(411)和通孔(21)中的填充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进强苏进庆邓轩波陈涛连伟立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美尔伦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