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090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管廊包括预制管、波纹管、弹性装置、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两个预制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其中一个预制管上固定有第一滑动板,另一个预制管上固定有第二滑动板;第一滑动板上开设有滑槽,第二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嵌设在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波纹管上设置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用于将波纹管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波纹管和弹性装置,在预制管产生形变或移动时,能够为预制管提供形变或移动的空间,避免管道受到损坏。避免管道受到损坏。避免管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地下管廊为管状结构,往往是首先分段预制出管道,然后在施工地点进行挖掘,接着将多段管道吊装拼接,组成地下管廊,最后进行回填,使得地下管廊投入使用。
[0004]上述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多段管道之间往往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土壤挤压和自身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管道之间会相互挤压,从而会使得管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防止管道因受到土壤挤压或预制管自身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而产生损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预制管、波纹管、弹性装置、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
[0007]两个预制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其中一个预制管上固定有第一滑动板,另一个预制管上固定有第二滑动板;第一滑动板上开设有滑槽,第二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嵌设在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8]波纹管上设置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用于将波纹管复位。
[0009]进一步优选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和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分别固定在波纹管的两端,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将处于收缩或者拉伸状态的波纹管复位。
[0010]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滑动板上固定有第一复位板,第一复位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滑动板连接。
[0011]第二滑动板上固定有第二复位板,第二复位板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一滑动板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地,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在平面相交的预制管侧壁上布设有容纳盒,容纳盒通过推动组件和预制管连接。
[0013]容纳盒的盒底开设透水孔,透水孔上垂直固定有膨胀条。
[0014]容纳盒的侧壁固定有转轴,转轴用于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
推动组件,使两个预制管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
[0015]进一步优选地,推动组件包括推动条、棘爪、棘齿、扭簧;一个预制管侧壁上设置固定块,推动条通过固定块与预制管侧壁平行连接;另一个预制管侧壁上设置两块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置可旋转的转动杆;棘齿的端部与转动杆连接,且棘齿上布设扭簧,扭簧一端固定在棘齿上,另一端与预制管连接。
[0016]推动条一端固定棘爪,棘爪与棘齿配合;推动条另一端为斜面。
[0017]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翻板、推动块;翻板套设在转轴上,翻板可沿转轴转动,翻板一端放置在膨胀条顶部并与膨胀条贴合,翻板另一端放置在推动块顶部并与推动块顶部贴合;推动块垂直于推动条布设,推动块底端为斜面,推动块穿过收纳盒盒底与推动条的端部斜面配合。
[0018]进一步优选地,容纳盒内还设置第一导向杆、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一齿条通过第一导向杆垂直固定在容纳盒内的顶壁上,第一齿条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且第一齿条的底端与膨胀条贴合;第二齿条设置在收纳盒内,且第二齿条的底端穿过收纳盒盒底,并抵住棘齿。
[0019]第一齿轮固定在容纳盒上,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布设在第一齿轮两侧,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分别与第一齿轮啮合。
[0020]进一步优选地,收纳盒内还布设螺杆。螺杆包括限位槽、限位块、圆锥头;螺杆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容纳盒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螺杆贯穿容纳盒的顶壁,螺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圆锥头。
[0021]进一步优选地,收纳盒内还布设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承载板;承载板固定在容纳盒的侧壁上,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在承载板上,螺杆套设在第二锥齿轮且与第二锥齿轮螺纹连接;第一锥齿轮与转轴连接固定,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0022]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施工地点的土壤进行挖掘,挖掘出符合预制管放置需求的施工坑;步骤二:将预制管安装在挖掘好的施工坑内,在预制管的一端安装波纹管,并在波纹管的另一端安装另一个预制管;并在波纹管上设置弹性装置;步骤三:使得滑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然后将第一滑动板固定安装在预制管上,并将第二滑动板固定安装在相邻的另一个预制管上;步骤四:将推动组件安装在预制管上;步骤五:将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容纳盒内,并将容纳盒放置在预制管上方;步骤六:对施工坑进行回填,使得预制管和容纳盒均埋设于施工地点的土壤内。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当土壤挤压或预制管自身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时,预制管能够挤压或拉伸波纹管,第一弹簧被压缩,此时调节板和第一弹簧能够起到缓震作用,防止管道受到损坏;当预制管与相邻的预制管形变恢复后,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便于波纹管的复位。
[0024]2.当容纳盒处有地下水或渗透的雨水时,水流能够通过透水孔进入容纳盒中,并与膨胀条相接触,膨胀条能够遇水膨胀,此时在推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预制管与相邻
的另一个预制管之间的距离减小,阻止水流穿透波纹管进入管道。
[0025]3.当容纳盒处有地下水或渗透的雨水时,水流能够通过透水孔进入容纳盒中,并与膨胀条相接触,膨胀条能够遇水膨胀,螺杆穿透施工处的地面,一部分位于地表上方,从而能够对预制管处有水流影响起到警示和指示位置的作用。
[0026]4.当容纳盒所处的地下干涸后,膨胀条脱水缩短,第二齿条失去下压力并抬起,在扭簧的作用下,棘齿复位抬起,棘爪和棘齿的连接断开,从而使预制管与相邻的另一个预制管之间恢复原始位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第一滑动板的剖视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容纳盒的剖视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第二锥齿轮的示意图。
[0031]其中有:1、预制管;11、固定块;12、固定板;13、转动杆;2、波纹管;3、弹性装置;31、第一弹簧;32、调节板;4、第一滑动板;41、滑槽;42、第一复位板;43、第二弹簧;5、第二滑动板;51、滑块;52、第二复位板;53、第三弹簧;6、容纳盒;61、透水孔;62、膨胀条;63、转轴;64、导向杆;65、第一齿条;66、第二齿条;67、第一齿轮;68、螺杆;681、限位槽;682、限位块;683、圆锥头;7、推动组件;71、推动条;72、棘爪;73、棘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1)、波纹管(2)、弹性装置(3)、第一滑动板(4)和第二滑动板(5);两个所述预制管(1)之间通过波纹管(2)连接;其中一个预制管(1)上固定有第一滑动板(4),另一个预制管(1)上固定有第二滑动板(5);第一滑动板(4)上开设有滑槽(41),所述第二滑动板(5)上固定连接有滑块(51);滑块(51)嵌设在滑槽(41)内且与滑槽(41)滑动连接;所述波纹管(2)上设置有弹性装置(3),弹性装置(3)用于将波纹管(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3)包括第一弹簧(31)和两个调节板(32);两个调节板(32)分别固定在波纹管(2)的两端,两个调节板(3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31)连接,利用第一弹簧(31)的弹力将处于收缩或者拉伸状态的波纹管(2)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4)上固定有第一复位板(42),第一复位板(42)通过第二弹簧(43)与第二滑动板(5)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5)上固定有第二复位板(52),第二复位板(52)通过第三弹簧(53)与第一滑动板(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滑动板(4)和第二滑动板(5)所在平面相交的预制管(1)侧壁上布设有容纳盒(6),容纳盒(6)通过推动组件(7)和预制管(1)连接;所述容纳盒(6)的盒底开设透水孔(61),透水孔(61)上垂直固定有膨胀条(62);所述容纳盒(6)的侧壁固定有转轴(63),转轴(63)用于连接第一驱动组件(8);第一驱动组件(8)用于带动推动组件(7),使两个预制管(1)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7)包括推动条(71)、棘爪(72)、棘齿(73)、扭簧(74);一个预制管(1)侧壁上设置固定块(11),推动条(71)通过固定块(11)与预制管(1)侧壁平行连接;另一个预制管(1)侧壁上设置两块固定板(12),固定板(12)之间转动连接转动杆(13);棘齿(73)的端部与转动杆(13)连接,且棘齿(73)上布设扭簧(74),扭簧(74)一端固定在棘齿(73)上,另一端与预制管(1)连接;所述推动条(71)一端固定棘爪(72),棘爪(72)与棘齿(73)配合;推动条(71)另一端设置为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8)包括翻板(81)、推动块(82);翻板(81)套设在转轴(63)上,翻板(81)可沿转轴(63)转动,翻板(81)一端放置在膨胀条(62)顶部并与膨胀条(62)贴合,翻板(81)另一端放置在推动块(82)顶部并与推动块(82)顶部贴合;所述推动块(82)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晓雷朱菲孔祥利苗云景晶晶王朝伟王升福刘为平饶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