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
,具体为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我国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中,大部分采用明挖现浇法。现浇式地铁车站施工周期长、人工需求量大、环保压力大、安全风险大,不符合“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造要求。此外,现场浇筑结构受施工工艺水平、养护条件、天气和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而近些年,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法也逐渐在地铁车站项目中应用开来,装配式地铁车站可实现设计、预制构件以及施工的标准化,将大大缩短地铁车站施工工期,减少施工材料堆放、加工等占地面积,减少混凝土浇筑等大量的现场作业,从而节省劳动力、减少建筑垃圾,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等优势。
[0003]目前,传统装配式地铁车站方案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其装配式主体之间的拼装较为不便捷,同时,当主体完成装配时,其稳定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装配式主体之间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包括底板(1)、两个侧板(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两个侧板(2)之间设有第一拼装机构(4),两个所述侧板(2)和顶板(3)之间设有第二拼装机构(5),所述底板(1)远离两个侧板(2)的一面设有连接组件(6),两个所述侧板(2)的一侧均设有支撑组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顶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填充槽(11),两个所述侧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填充槽(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机构(4)包括有第一灌浆套筒(41),所述底板(1)靠近两个侧板(2)的一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槽孔(42),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43),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1)的外壁和第一槽孔(42)的内壁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靠近底板(1)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注浆材料(44),所述第一注浆材料(44)远离侧板(2)的一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活动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注浆材料(44)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穿孔(45),两个所述侧板(2)靠近底板(1)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钢筋(46),所述第二钢筋(46)远离侧板(2)的一端贯穿第一穿孔(45)、第一灌浆套筒(41)并和第一钢筋(43)的一端活动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装机构(5)包括有第二灌浆套筒(51),两个所述侧板(2)靠近顶板(3)的一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槽孔(52),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钢筋(53),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1)的外壁和第二槽孔(52)的内壁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靠近侧板(2)的一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注浆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小芳,就增城,潘子豪,徐达,常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