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82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一组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内穿置有弯螺栓,弯螺栓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主体沟节远离过渡沟节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弧形孔,过渡沟节和主体沟节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两个主体沟节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主体沟节内预埋有U形筋或V形筋,等高位置的一组第二弧形孔与第三弧形孔之间以及第一弧形孔与过渡沟节靠近电缆井的一端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U形筋或V形筋。上述方案中,装配时,过渡沟节远离电缆井的一端的弧形孔和主体沟节靠近电缆井的一端的弧形孔对准,然后将弯螺栓穿过弧形孔,再在弯螺栓的两端套上螺帽拧紧螺帽即可实现两节的装配,主体沟节之间的装配方式相同。主体沟节之间的装配方式相同。主体沟节之间的装配方式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主要用于敷设高等级电压的电缆线路,随着城市供电需求量的增大高等级电压线路开始进入城市中心地区,并由空中架设转为地下敷设,电缆沟由于土建施工简单、造价低、空间宽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城市内的电缆敷设。目前电缆沟通常采用现场混凝土浇筑完成基体的搭建,再完成电缆支架的打孔安装等工序,存在施工作业面大、施工周期长、现场污染严重等缺点,尤其在市政电缆线路敷设的过程中,会造成城市道路封堵,现场浇筑混凝土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0003]但是装配式电缆沟采用混凝土和钢模板施工技术,在工厂对电缆沟结构进行分段预制,然后运抵现场拼装而成,使变电站的建设从传统的土建设计和施工模式开始向“设计标准化、加工工厂化、安装机械化、施工专业化”的模式转变,有利于变电站建设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建设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0004]中国专利CN112271687A公开了一种增强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包括一个用于连接电缆井的过渡沟节(21)和多个首尾相连的主体沟节(22),所述过渡沟节(21)远离电缆井的一端与主体沟节(22)的一端构成可拆式连接;所述过渡沟节(21)和主体沟节(22)均为槽状结构,所述过渡沟节(21)和主体沟节(22)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电缆沟(20)的沟盖板(25),所述过渡沟节(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弧形孔(212),所述第一弧形孔(212)的一端开口位于过渡沟节(21)远离电缆井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弧形孔(212)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槽壁(24)的内侧面上,所述主体沟节(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弧形孔(221),所述第一弧形孔(212)和第二弧形孔(221)关于过渡沟节(21)远离电缆井一端的端面镜像布置,一组所述第一弧形孔(212)和第二弧形孔(221)的孔心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一组所述第一弧形孔(212)和第二弧形孔(221)内穿置有弯螺栓(29),弯螺栓(29)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主体沟节(22)远离过渡沟节(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弧形孔(222),所述过渡沟节(21)和主体沟节(22)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两个主体沟节(22)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主体沟节(22)内预埋有U形筋或V形筋(39),等高位置的一组第二弧形孔(221)与第三弧形孔(222)之间以及第一弧形孔(212)与过渡沟节(21)靠近电缆井的一端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U形筋或V形筋(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筋或V形筋(39)所在平面位于竖直方向上,所述U形筋或V形筋(39)的开口水平朝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沟的配筋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沟节(21)和主体沟节(22)内预埋有多个螺旋筋(31),所述螺旋筋(31)分别布置在第一弧形孔(212)、第二弧形孔(221)和第三弧形孔(222)的周向。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豪周春恒巴明芳钟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