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27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采集车内空间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分析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基于车内人员单位时间耗氧量、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以保证车内剩余空间的含氧量高于预设值,所述循环模式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合理地控制车辆中空调的循环模式,使车内的氧气温度维持在满足车内人员呼吸需要的安全范围内,提高车内人员的驾车或乘车体验,避免驾驶员处于缺氧驾驶的危险情况发生。驶的危险情况发生。驶的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关于车辆内部空气的循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内循环是空气只在车厢内循环,不与车外相通,外循环是把外面的空气吹到车厢内补充车辆中的新鲜空气。
[0003]现有汽车的开启内外循环功能,基本上都是需要人为先在控制版中设定车内预期温度,使车内的温度接近设定的车内预期温度,这种控制车辆车内循环的方式,只有考虑温度数值,当车辆中氧气浓度较低时,车内人员与宠物可能出现气闷、胸闷甚至头晕缺氧等,当人员已经感知到不适的时候,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为时已晚,只能另外分神手动改变空调的循环方式,会影响到车辆的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其优势在于,可合理地控制车辆中空调的循环模式,使车内的氧气温度维持在满足车内人员呼吸需要的安全范围内,提高车内人员的驾车或乘车体验,避免驾驶员处于缺氧驾驶的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车内空间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像,分析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基于车内人员单位时间耗氧量、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以保证车内剩余空间的含氧量高于预设值,所述循环模式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在所述基于车内人员单位时间耗氧量和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之前,还包括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获取车内人员数量:基于所述图像,分析得到车内人员数量;通过红外设备扫描车内空间,以获得车内人员数量;通过第一感应设备感应安全带被使用的数量,以获得车内人员数量;通过第二感应设备感应车内座椅承压的情况,以获得车内人员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所述采集车内空间的图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摄影设备对车内空间进行拍照,以获取车内空间的图像;或截取摄影设备对车内空间的摄影内容,以获取车内空间的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图像,分析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图像中车内剩余空间、图像中车内空间获得车内剩余空间对车内空间的占比;基于所述占比和车内空间的体积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空气容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所述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氧气浓度;基于所述氧气浓度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其中计算得到车内剩余空间的氧气浓度的公式如下:ρ1为车内剩余空间的氧气浓度,g为车内剩余空间的体积,t为车辆从启动至今的时间,d为车辆从启动至今的进气量,a为车内人员数量,b为普通人单位时间空气消耗量,g为车内剩余空间的体积,ρ2为空气含氧浓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所述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检测设备检测车内空间空气的氧气浓度;基于检测的车内空间空气的氧气浓度,控制空调运行的循环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调控车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