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系统相互独立。电池加热通过电加热膜进行;电池制冷采用强制风冷和液冷两种方案,风冷散热效果差,水冷冷却水路中设有制冷器,冷媒经过制冷器时,带走冷却液热量,达到制冷效果。驾驶加热,通过高压水PTC加热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到达暖风系统,加热驾驶室。独立式热管理系统中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系统占用空间大,成本高。而且整车热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系统能耗高,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利用了动力电池系统余热、降低了空调加热功耗。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电池、制冷器、车身空调、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空调暖风机、控制器;制冷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制冷器、车身空调、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空调暖风机、控制器;制冷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电池冷却液管路相连通;电池冷却液管路与电池相配合;制冷器的第二进口通过制冷剂管路与风冷冷凝器的出口、空调HVAC入口、水冷冷凝器的第一出口相连通;制冷器的第二进口的制冷剂管路上设置有电子膨胀阀;风冷冷凝器的进口的制冷剂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水冷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的制冷剂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空调HVAC进口的制冷剂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制冷器的第二出口通过制冷剂管路与风冷冷凝器的进口、空调HVAC的出口、水冷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相连通;车身空调的压缩机设置于空调HVAC的出口的制冷剂回路上;空调暖风机的出口通过加热水管路与三通的进口相连通;三通的第一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相连通;水冷冷凝器的第二出口通过加热水管路与空调暖风机的进口相连通;三通的第二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第二出口和空调暖风机的进口之间的加热水管路相连通;三通用于实现其进口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导通状态的切换;三通的第二出口与空调暖风机的进口之间的加热水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器;电池冷却液管路上设置有电池冷却水泵;加热水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回路水泵;所述控制器通过CAN线接收车身空调请求、电池单体温度信号,与电池冷却水泵、加热回路水泵、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和三通的控制端相连接;电池冷却液流转于电池冷却液管路中;制冷剂流转于制冷剂管路中;加热水流转于加热水管路中;电池冷却水泵、加热回路水泵、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均为常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冷却液管路通过电池进口和电池出口与电池内部管路相连通;连接电池进口的电池冷却液管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电池出口的电池冷却液管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管路上设置有由于检测制冷剂温度的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本体设置有加热膜,由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加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器判定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环境温度阈值且电池单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驱动电池冷却水泵开启、车身空调的压缩机开启、风冷冷凝器的风扇启动、第一截止阀开启、电子膨胀阀开启;风冷冷凝器进行散热,电池冷却液在制冷器中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利用制冷剂为电池冷却液降温,降温后的电池冷却液对电池进行散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器判定电池单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且接收到驾驶室制冷的外部指令时,控制器驱动电池冷却水泵开启、车身空调的压缩机开启、风冷冷凝器风扇启动,第一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开启、电子膨胀阀开启、蒸发器总成中鼓风机开启;电池冷却液在制冷器中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利用制冷剂为电池冷却液降温,降温后的电池冷却液对电池进行散热;通过调节
电子膨胀阀,实现电池和驾驶室制冷量的分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余热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器判定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环境温度低阈值且电池单体温度高于电池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驱动电池冷却水泵开启、车身空调的压缩机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孟国栋,刘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