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及快捷的同时,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车长途旅行中,男士、女士、男童和女童对空调需求是不同的。大多数女士和女童对舒适性的要求偏热、大多数男士和男童对舒适性的要求偏冷,成人和小孩对舒适性要求又有不同。目前,整车上搭载的自动空调都是靠温度进行调节。只起到对头部温度的控制,无法考虑所有乘客是否舒适。当空调开至一段时间后,车上不同类型的乘员往往会感觉到温度过冷或过热,此时就需要驾驶员反复手动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以至少解决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对车内冷热舒适性的要求不同,导致驾驶员要反复手动调节车载空调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多个乘坐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多个乘坐区域,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对应设置有一个空调分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车载空调启动指令,获取所述多个乘坐区域的各个使用者类型和所述多个乘坐区域中的各个乘坐区域环境数据,其中,所述使用者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类的不同性别,人类的不同年龄阶段;确定人体服装的热性能参数;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根据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乘坐区域环境数据、预设热力学模型和所述热性能参数实时确定所述乘坐区域的使用者的当前舒适度,其中,所述乘坐区域环境数据和所述热性能参数作为所述预设热力学模型的输入参数以确定所述当前舒适度,所述当前舒适度用于表征人体当前的舒适程度;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根据所述乘坐区域的使用者的当前舒适度,控制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空调分区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类型还包括动物,所述多个乘坐区域中包括驾驶区域;所述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进行判断;若所述使用者类型为动物,基于第一空调分区的输出确定第二空调分区的输出,其中,所述第一空调分区为所述驾驶区域对应的所述空调分区,所述第二空调分区为所述使用者类型为所述动物的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空调分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类型还包括货物;所述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进行判断;若所述使用者类型为所述货物,关闭第三空调分区,所述第三空调分区为所述使用者类型为所述货物的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空调分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热力学模型包括热力学生理模型和热力学心理模型;所述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根据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乘坐区域环境数据、所述预设热力学模型和所述热性能参数实时确定所述乘坐区域的使用者的当前舒适度包括: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基于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乘坐区域环境数据和所述热性能参数利用所述热力学生理模型确定人体热生理状态,其中,所述热生理状态用于表征人体对于冷热情况的生理反应;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基于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乘坐区域环境数据和所述乘坐区域的使用者的所述热生理状态利用所述热力学心理模型确定人体热心理状态,其中,所述热心理状态用于表征人体的对于冷热情况的心理感受;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根据所述乘坐区域的使用者的所述热心理状态确定所述乘坐
区域的使用者的当前舒适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所述乘坐区域,基于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使用者类型、所述乘坐区域对应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刘存斌,刘东,刘亚亚,牛艳,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