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00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包括:主机装置和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旋风分离组件,旋风分离组件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尘室,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单元和第二旋风单元,第二旋风单元内设置有第二尘室;第二旋风单元包括基座和连接基座的环形风柵,环形风柵包括顶板、叶片和设置于叶片外周的气流导向件,顶板连接第一旋风单元,叶片有多个,多个叶片绕环形连接于顶板,相邻的叶片之间形成滤口,第二尘室设置在基座内,第一尘室通过环形风柵的滤口连通第二尘室;风流在第一尘室螺旋流动时,至少一部分风流通过滤口进入第二尘室,至少一部分风流在气流导向件的格挡下朝第一尘室底部运动。第一尘室底部运动。第一尘室底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吸尘器通常可以分成罐型和直立型,罐型吸尘器的主体和吸嘴通过预定的管分开然后彼此连接,直立型吸尘器根据其类型主体和吸嘴形成为一体。
[0003]吸尘器包括产生吸力的驱动单元、使用驱动单元的吸力吸入待清洁表面上的空气的抽吸单元,以及分离和收集来自抽吸单元吸入的空气的灰尘并且排出清洁的空气的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是使用离心力分离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的装置。
[0004]但是,目前的吸尘器结构复杂,且对灰尘的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尘器。
[0006]一种吸尘器,包括:
[0007]主机装置,用于提供抽吸动力;以及
[0008]旋风分离装置,连接所述主机装置,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旋风分离组件,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单元,所述第二旋风单元包括环形风柵和设置在所述环形风柵外周的过滤网,所述环形风柵包括叶片和设置于所述叶片外周的气流导向件,所述叶片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滤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导向件的端部与所述叶片的端部抵触于所述过滤网的内壁。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尘室,所述旋风分离组件还包括基座和第二风道翻边,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环形风柵,所述第二风道翻边连接于所述基座并伸入所述第一尘室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导向件和所述叶片端部的距离L1为5mm

6mm,所述叶片的长度L2为15mm

16mm,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隙L3为2mm

3mm,所述气流导向件的端部与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L4为2mm

3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旋风分离组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尘室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环形风柵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翻边之间;或
[0013]所述第二风道翻边包括第一格挡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格挡部外周的第二格挡部,所述第一格挡部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格挡腔。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旋风单元的第一旋风单元,所述第二旋风单元形成有第二尘室,所述第一旋风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尘室中形成第一旋风,所述第一旋风通过所述环形风柵后在所述第二尘室中形成第二旋风。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风单元形成有第一进风道,所述第一旋风单元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道的第二进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包括直风道和连通所述直风道
的螺旋风道,所述直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道。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风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道的第二进风口,所述螺旋风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尘室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风单元设置有第一进风道,所述第一旋风单元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风道的第二进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尘室,所述第一尘室连通所述第二尘室,所述第一旋风单元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尘室的排风道。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排风道内设有过滤元件,通过所述排风道的风经过所述过滤元件之后进入所述主机装置。
[0019]上述的吸尘器,包括主机装置和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组件设置在壳体中且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尘室。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单元和第二旋风单元,第二旋风单元内设置有第二尘室。第一旋风单元用于在第一尘室中形成第一旋风,第二旋风单元用于在第二尘室中形成第二旋风。由于旋风分离组件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尘室,且旋风分离组件中的第二旋风单元内设置有第二尘室,因此第一尘室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二尘室的最大直径,因此第一尘室中的第一旋风的风速小于第二尘室中的第二旋风的风速。因此,第二尘室中的第二旋风能够分离质量更轻的颗粒。通过将混杂在风流中的不同颗粒按照质量大小分别通过第一尘室中的第一旋风和第二尘室中的第二旋风进行分离,可以达到更好的灰尘颗粒的分离效果;风流在第一尘室螺旋流动时,至少一部分风流在气流导向件的格挡下朝第一尘室底部运动,从而使风流中的灰尘颗粒集中在第一尘室的底部,从而使灰尘颗粒更容易从风流中分离,提高了对灰尘的分离效果;进一步,由于灰尘颗粒集中在第一尘室的底部而不是停留在环形风柵附近,防止灰尘颗粒通过滤口,提高了对灰尘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中的吸尘器包含的旋风分离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0022]图3示出了图2中的第一旋风单元的俯视图;
[0023]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旋风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旋风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另一种爆炸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图4中的环形风柵在垂直于中心轴的平面内的截面图;
[0026]图6A示出了灰尘颗粒的受力分析图;
[0027]图6B示出了两种环形风柵的部分截面图;
[0028]图6C和图6D为两个实施例中的过滤网和环形风柵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尘器中的主机装置的动力吸口与旋风分离装置的排气端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锁定装置与周围元器件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中的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锁扣与锁定件形成自锁配合的原理图;
[0033]图1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口单元相对于壳体打开时的
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图11中的旋风分离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主机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5为与图14中所示的壳体配合的吸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7为图16中的吸口单元的垂直于轴向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100、旋风分离装置;110、第一旋风单元;120、第二旋风单元;121、基座;122、环形风柵;122A、滤口;122A1、滤口;122A2、滤口;122B、顶板;122C、叶片;122D、气流导向件;122F、止挡槽;122G、导流部;123、过滤网;130、壳体;130A、内侧壁;131A、吸气端;131B、排气端;131C、第一线槽;131D、第二线槽;131E、第一导线;131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装置(200),用于提供抽吸动力;以及旋风分离装置(100),连接所述主机装置(200),所述旋风分离装置(100)包括壳体(13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30)内的旋风分离组件,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单元(120),所述第二旋风单元(120)包括环形风柵(122)和设置在所述环形风柵(122)外周的过滤网(123),所述环形风柵(122)包括叶片(122C)和设置于所述叶片(122C)外周的气流导向件(122D),所述叶片(122C)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叶片(122C)之间形成滤口(12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122D)的端部与所述叶片(122C)的端部抵触于所述过滤网(123)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组件与所述壳体(130)的内侧壁(130A)之间形成第一尘室(151),所述旋风分离组件还包括基座(121)和第二风道翻边(142),所述基座(121)连接所述环形风柵(122),所述第二风道翻边(142)连接于所述基座(121)并伸入所述第一尘室(15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122D)和所述叶片(122C)端部的距离L1为5mm

6mm,所述叶片(122C)的长度L2为15mm

16mm,相邻的所述叶片(122C)之间的间隙L3为2mm

3mm,所述气流导向件(122D)的端部与所述叶片(122C)之间的距离L4为2mm

3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壳体(130)的轴向方向,所述旋风分离组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尘室(15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62B),所述环形风柵(122)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62B)和第二风道翻边(142)之间;或所述第二风道翻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明顺颜永浩杜佳娄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