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63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包括釜体、底盘和金属片,所述釜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釜体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釜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旋转管,且旋转管与釜体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底盘和金属片旋转,来产生与搅拌机构相反的湍流,加速原料物质的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通过旋转管带动下环体旋转,来让活动杆做圆周运动,并通过上环体、顶块、抵住块和压缩弹簧的配合使用来让活动杆和铲刀上下往复运动,来避免固体物质粘附在金属片上,而且也无需第一电机频繁进行正反转交替。也无需第一电机频繁进行正反转交替。也无需第一电机频繁进行正反转交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

技术介绍

[0002]农药制剂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有机磷杀虫剂简称有机磷农药,是当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也是造成急性中毒最常见的农药。有机磷杀虫剂为淡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易挥发,有蒜臭气味。常见的有机磷杀虫剂有敌敌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等。比如敌敌畏在加工的过程中,先将1公斤晶体敌百虫溶解于6.5公斤水中,再将0.25公斤火碱(氮氧化钠)溶解在0.75公斤水中(二者应先加少量温水徐徐溶解后再进行稀释),待两种溶液的温度都降到25℃以下后,高速搅拌半小时以上,将火减溶液慢慢滴入敌百虫溶液中,再继续搅拌40分钟,其后静置半小时左右,溶液分成两层,下层找褐色油状物即为敌敌畏,而在搅拌过程中,晶体敌百虫、氮氧化钠等为固体原料物质,在进行添加的过程中,大都是集中添加,这些固体原料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反应或者溶解,很容易沉底,不参与反应,同时搅拌过程中,而且由于叶片的位置处于反应釜的中心位置,难以对反应釜侧壁的流体进行搅动,并且釜内流体涡流方向单一,对于混合的效率会有所降低。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反应釜【申请号:CN201610662110.3;公开号:CN106268580B】。这种反应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反应釜,包括釜体、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还包括边缘转机,所述边缘转机包括环形导轨、环形转动件和驱动装置;环形转动件与环形导轨同心转动连接,环形导轨固定釜体内侧壁,环形转动件设有湍扰部,驱动装置驱动环形转动件转动,该反应釜的优点是:反应釜内部的边缘转机可以把反应釜内边缘的未能充分反应的物质进行充分的搅拌,可以使反应釜内的未能反应物质反应的更加充分均匀,反应后便于清洗。
[0004]上述反应釜能够解决农药制剂制取过程中固体原料容易粘附在内壁,以及混合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述反应釜是通过湍扰部(即金属片)形成的反向湍流来提高物质的反应效率,但是另一个方向的湍流很容易将未反应的物质推动到湍扰部的表面,而且湍扰部在与另一个方向的湍流碰撞时,很容易抵住这些固体物质,使这些固体物质粘附在湍扰部上,如果带动湍扰部的电机不频繁正反转交替,这些固体物质长时间容易粘附在湍扰部上而不参与反应,从而影响反应固体物质与水的比例,影响成品的质量,而上述反应釜在搅拌过程中,原料之间缺少上下的流动性,原料之间混合的效率也受到影响,而且也容易使固体物质原料沉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包括釜体、底盘和金属片,所述釜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釜体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釜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旋转管,且旋转管与釜体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釜体的内部和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管表面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栓接有下环体,所述下环体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下环体表面的贯穿处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栓接有铲刀,所述铲刀设置于金属片的两侧并与其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抵住块,所述釜体内腔的上方栓接有上环体,所述上环体的底部栓接有顶块,所述活动杆表面上方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下环体顶部的表面相互固定,所述活动杆中间部分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搅动板,所述铲刀的表面固定有第二搅动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支撑台,所述釜体的一侧通过轴承座固定有传动杆,所述支撑台栓接在釜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栓接在支撑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下方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排料管的表面固定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上方固定有第三皮带轮,所述旋转管表面的上方固定有第四皮带轮,且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尺寸与第三皮带轮的尺寸相同,且第二皮带轮的尺寸与第四皮带轮的尺寸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还安装有物料阀,且物料阀位于第二皮带轮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杆、搅拌杆和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栓接在釜体的顶部,所述竖杆贯穿固定框架并与其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延伸至釜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杆固定在竖杆的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架、第二电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连接架栓接在固定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栓接在连接架的表面,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在搅拌杆的顶端,且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釜体表面的上方连通设置有若干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加料斗,所述进料管下方的高度低于下环体的高度。
[0013]优选的,所述底盘内腔的底部呈倾斜状设计,且底盘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高度最低。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搅动板和第二搅动板均向下倾斜,且第一搅动板和第二搅动板的倾角均为

30至

45
°

[0015]优选的,所述抵住块的整体呈球形设计,且顶块的整体呈弧形设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底盘和金属片旋转,来产生与搅拌机构相反的湍流,加速原料物质的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通过旋转管带动下环体旋转,来让活动杆做圆周运动,并通过上环体、顶块、抵住块和压缩弹簧的配合使用来让活动杆和铲刀上下往复运动,来避免固体物质粘附在金属片上,而且也无需第一电机频繁进行正反转交替。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杆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搅动板和第二搅动板上下运动,
来使原料物质之间上下流动,增加原料增加的流动性,并提升反应效率,而且上下流动的原料使固体物质不易沉底,使原料充分反应。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釜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杆及其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包括釜体(1)、底盘(2)和金属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管(5),所述排料管(5)与釜体(1)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釜体(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旋转管(8),且旋转管(8)与釜体(1)的贯穿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内部和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9)和第二驱动机构(10),所述旋转管(8)表面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栓接有下环体(12),所述下环体(12)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若干个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与下环体(12)表面的贯穿处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3)的底端栓接有铲刀(14),所述铲刀(14)设置于金属片(3)的两侧并与其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固定有抵住块(15),所述釜体(1)内腔的上方栓接有上环体(16),所述上环体(16)的底部栓接有顶块(17),所述活动杆(13)表面上方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有压缩弹簧(19),所述压缩弹簧(19)的另一端与下环体(12)顶部的表面相互固定,所述活动杆(13)中间部分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搅动板(20),所述铲刀(14)的表面固定有第二搅动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药制剂加工的高效预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和支撑台(62),所述釜体(1)的一侧通过轴承座固定有传动杆(67),所述支撑台(62)栓接在釜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61)栓接在支撑台(62)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齿轮(65),所述传动杆(67)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66),且第一齿轮(65)与第二齿轮(66)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67)表面的下方固定有第一皮带轮(63),所述排料管(5)的表面固定有第二皮带轮(64),且第一皮带轮(63)与第二皮带轮(6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7)表面的上方固定有第三皮带轮(68),所述旋转管(8)表面的上方固定有第四皮带轮(69),且第三皮带轮(68)与第四皮带轮(6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