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95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外部电源极性第一开关管电路导通/关断;光耦延时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用于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对外部电源的电流进行延时;时钟控制电路,与光耦延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并生成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电路,与时钟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路,风机上电/下电。风机上电/下电。风机上电/下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风机,是一种依靠电能输入,转化为电机旋转从而带动叶片输出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装置,由控制器、电机、风筒、叶片等结构组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通风排风、散热冷却等方面。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各类机械与电气设备中,与风机配套的电机约占全国电机装机量的60%,耗用电能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
[0003]电机是风机的动力来源,,而控制器作为电机的驱动的核心部分,其内部电路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风机工作性能的好坏。
[0004]通常,简易的风机控制器在供电方式上采用直接供电的方式,内部不具备上电保护电路,系统上电瞬间,直接为母线电容充电。该设计方式的缺陷在于,当供电正负极性发生反接时,或由于供电系统故障,输出了反极性的电压时,由于没有保护电路,会对内部电路造成影响,导致控制器内部对极型敏感的器件发生失效。同时,在上电瞬间控制器内部的母线电容充电电流过大,造成系统用电波动,易导致其余器件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通过外部电源极性第一开关管电路导通/关断;光耦延时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用于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时,对外部电源的电流进行延时;时钟控制电路,与光耦延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并生成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电路,与时钟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断路,风机上电/下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接在外部电源的供电正负极之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相连部分与第一NMOS管(Q1)栅极相连;第一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串联在电源负线上,漏极在外部电源的负线前端,源极在外部电源的负线后端;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并联,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一NMOS管(Q1)的源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光电耦合器(U1)、第四电阻(R4);其中,光电耦合器(U1)输入端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外部电源的正极相连;光电耦合器(U1)输入端的第二端与第一NMOS管(Q1)的源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输出端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输出端的第二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二次电源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用上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时钟控制芯片(U2)、第七电阻(R7);其中,时钟控制芯片(U2)的复位端与光电耦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洋邱爱伟范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瀚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