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弧形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7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相变热管以及悬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伸绕组设置在呈所述机壳中部,所述悬伸绕组和所述机壳内壁之间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价包括数条呈弧型的相变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数根折弯的相变热管作为散热组件填充至机壳和悬伸绕组之间,使得悬伸绕组与相接触的相变热管之间形成额外的散热通道,热量通过散热组件传递至机壳并散发到空气中,该结构由于增加了由折弯的相变热管组成的散热组件,使得圆线电机内部更加紧凑,避免了空气造成的导热性能差的问题。避免了空气造成的导热性能差的问题。避免了空气造成的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弧形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弧形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对于汽车的动力、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汽车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3]电驱动系统中,又以电机作为核心中,电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而散热是制约电机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能否有效解决电机发热问题成为电机进一步提升极限功率的关键。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按绕组形状可分为圆线电机和扁线电机,在同样的风冷或液冷条件下,扁线电机由于内部更紧凑、空隙更少,使得其散热和热传导优于圆线电机,但其设计难度更大,制造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线圈绕组的散热效率,提升电机极限功率,延长电机工作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相变热管以及悬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伸绕组设置在呈所述机壳中部,所述悬伸绕组和所述机壳内壁之间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价包括数条呈弧型的相变热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机壳内壁与所述悬伸绕组的间距。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弯折方向朝向所述悬伸绕组,以使数条相变热管环绕所述悬伸绕组一周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弯折方向与所述悬伸绕组径向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界面材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通过单层嵌入或多层堆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悬伸绕组与所述机壳内壁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界面材料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相变热管的直径。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覆盖所述悬伸绕组外表面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的相变热管弧度角大于所述相变热管直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数根折弯的相变热管作为散热组件填充至机壳和悬伸绕组之间,使得悬伸绕组与相接触的相变热管之间形成额外的散热通道,热量通过散热组件传递至机壳并散发到空气中,该结构由于增加了由折弯的相变热管组成的散热组件,使得圆线电机内部更加紧凑,避免了空气造成的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相变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标识:1、机壳;2、相变热管;3、悬伸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2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1、相变热管2以及悬伸绕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伸绕组3设置在呈所述机壳1中部,所述悬伸绕组3和所述机壳1内壁之间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价包括数条呈弧型的相变热管2。如图1所示,采用模具将相变热管2进行折弯处理,其中R1为悬伸绕组3的外径,R2为机壳1的内径,其形状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机可进行定制化设计与制造。由于减少了圆线电机内部的空气间隙,避免热量由于空气导热性差的问题难以散发出去,同时增加了与悬伸绕组3贴合的折弯的相变热管2,进一步将热量传递到机壳1外侧,增加了圆线电机中线圈绕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升电机极限功率,无需担心温度过高导致电机烧毁,延长了电机工作寿命。
[0029]进一步地实施方式,所述相变热管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机壳1内壁与所述悬伸绕组3的间距。当所述相变热管2直径小于所述机壳1内壁与所述悬伸绕组3的间距时,采用
多根相变热管2堆叠设置的方法,且确保堆叠的相变热管2能够填充机壳1与悬伸绕组3之间的空间;当所述相变热管2直径等于所述机壳1内壁与所述悬伸绕组3的间距时,只需在机壳1和悬伸绕组3之间设置一根相变热管2,即可完全填充。
[0030]实施方式一
[0031]如图2所示,将绝缘处理后的相变热管23嵌入机壳11与悬伸绕组32之间,并在空隙中填入导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管2的折弯角度和长度可根据悬伸绕组3的尺寸进行定制化设计与排布,其安装标准应覆盖整个悬伸绕组3,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3根折弯角度为120
°
的相变热管2,因此采用2根折弯角度为180
°
的相变热管2,或4根折弯角度为90
°
的相变热管2也能起到相同的保护效果,电机外壳可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机进行定制化设计与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界面材料,选用导热胶,也可选用导热泥等同样具有导热效果的物质进行填充。由于散热结构需要覆盖悬伸绕组3的外表面,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相变热管2平行排布在悬伸绕组3外侧,确保散热结构能够充分与悬伸绕组3相贴合,起到更好的散热作用。
[0032]实施方式二
[0033]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机壳1内壁与悬伸绕组3的间距过大,超出了相变热管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相变热管以及悬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伸绕组设置在呈所述机壳中部,所述悬伸绕组和所述机壳内壁之间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价包括数条呈弧型的相变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热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机壳内壁与所述悬伸绕组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热管弯折方向朝向所述悬伸绕组,以使数条相变热管环绕所述悬伸绕组一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弧型折弯相变热管的圆线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热管弯折方向与所述悬伸绕组径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黄皓熠张仕伟赵威黎洪铭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