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陶瓷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可应用于食物分析、健康监测、虹膜识别和红外线拍摄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波长范围在650
‑
1700nm的近红外(NIR)光处于电磁光谱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之间,可无损害地深入生物组织,具有高衰减性质。因此,以NIR光为光源的NIR光谱技术具有非损伤、快速检测的特点,适用于食物分析、健康监测、虹膜识别和红外线拍摄等实时无损检测领域。然而,缺乏高效、小型化的宽带NIR光源是实现该技术的瓶颈之一。
[0003]目前,商用的NIR光源有卤钨灯、有机发光二极管和超连续激光器等,但存在着光谱不稳定、发射光谱窄、能源消耗高,使用寿命短,生成热量多等缺点,限制了其在NIR光谱技术上的应用。相比之下,荧光粉转换的NIR
‑
LED光源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蓝光LED结合NIR荧光粉封装的NIR光源仍存在着荧光粉涂抹均匀性及厚度不易控制、有机封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基础玻璃的摩尔百分比组成如下:MgO:5~20%;SiO2:20~60%;Al2O3:5~25%;Ga2O3:0~15%;ZnO:0~15%;AlF3:5~25%;K2CO3:0~10%;RE2O3:0~5%;Cr2O3:0.05~5%;CrO2:0~5%;B2O3、Na2O和Li2O的总含量:1~20%;澄清剂Sb2O3的含量为其它原料总质量的0.5~2wt.%;成核剂为ZrO2、TiO2、纳米Ag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含量为1~15mo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原料中的铬离子来源为Cr2O3或Cr2O3和CrO2的组合;RE2O3为Yb2O3、Nd2O3、Ce2O3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烧结助剂为B2O3、Na2O或Li2O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其由对应的硼酸盐或碳酸盐或氟化物引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其特征在于基础玻璃的制备步骤如下:(a)按预先确定的摩尔比称取原料,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在玛瑙研钵中研磨1~5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料;(b)将所得混合料装入铂铑坩埚或石英坩埚,放入熔化炉从室温升至1600~1700℃下保温1~5h,后将玻璃液倒入预热至600~800℃的模具上压制成型,接着移入相同温度的退火炉中保温5~10h,随炉冷却到室温;(c)重复上述(a)、(b)步骤多次,获得均质、无气泡的基础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铬离子掺杂基础玻璃,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玻璃液在熔化的同时对其进行机械搅拌,搅拌速率为5~30r/min。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铬离子掺杂多相近红外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将基础玻璃置于精密退火炉中,并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
50℃、析晶温度T
c
±
50℃范围采用“梯度变速诱导核化及晶化”和“交变电场诱导核化及晶化”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b)晶化处理结束后,退火炉以5~20℃/min的速率降温至室温,即得到铬离子掺杂的多相近红外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秦硕豪,秦世坤,王宇航,沈俊伟,曾珂,阎一诺,肖宗梁,游维雄,叶信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