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18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包括关节转球,所述关节转球的外表面设置有扭转杆,该扭转杆内壁的上部与关节转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转杆外表面的上部套接有扩展壳,所述扩展壳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竖直扭杆,所述竖直扭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转环。该装置能够将晶振板自由转运到对应一侧的引导滑板内壁,进而实现晶振板的转向效果,通过不同的引导滑板将晶振板运输到对应加工的区域,由于引导转板在变形的过程中会沿着关节转球的内壁转动半周,晶振板在脱离夹取壳的时候已经经过了减速缓冲作用,所以晶振板被运输到另一侧的引导滑板上时不会发生严重撞击的问题。不会发生严重撞击的问题。不会发生严重撞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输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体振荡器是指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简称为晶片),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晶振,而在封装内部添加IC组成振荡电路的晶体元件称为晶体振荡器,其产品一般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晶振在生产过程中会将多个晶振放置在同个卡条上以便进行检测,而从输送带上运输至检测装置之前需要进行90
°
的转向动作。
[0003]转向机在生产过运输晶体振荡器的过程中,需要将晶体振荡器从一条运输线上搬运到另一条运输线上,转向机需要快速进行夹取、转移、送入三种工作,而转向机在放下晶体振荡器的时候,晶体振荡器会因为转向产生的惯性拍落在转以后的运输线上,从而受到较大的冲击,严重时晶体振荡器主板可能会因为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发生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包括关节转球,所述关节转球的外表面设置有扭转杆,该扭转杆内壁的上部与关节转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转杆外表面的上部套接有扩展壳,所述扩展壳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竖直扭杆,所述竖直扭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转环,所述卡接转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中转筒,所述扭转杆的底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扭矩电机,所述扩展壳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引导滑板,所述引导滑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润滑引导板;引导转板,该引导转板外表面远离斜面的一侧通过插杆与关节转球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引导转板内壁远离关节转球的一侧通过贯穿口对称设置有内置滑筒,所述内置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侧位拉力臂,所述侧位拉力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侧位拉力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槽杆,且卷槽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摩擦转套,所述摩擦转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控制马达,所述引导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壳,所述侧位拉力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夹取壳;所述夹取壳包括卷筒辊轴,所述卷筒辊轴外表面的两侧中心对称设置有拉力带,所述夹取壳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滑板,所述竖直滑板远离夹取壳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转臂,所述弧形转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在使用该装置运输晶振板时,将晶振板放置在引导滑板的一端后,晶振板在引导滑板内部摩擦的传动运输作用下向中转筒的一侧运输,到带对应引导滑板的端点处后,晶振板停止运动,此时中转筒开始将晶振板转移到其他的引导滑板上进行转向工作。在夹取晶振板时,先启动引导转板,此时引导转板内部的控制马达输出轴转动,通过与摩擦转套产生的摩擦力使卷槽杆进行旋转,卷槽杆旋转时,将两侧的牵引绳重新缠绕在自身的外表面卷槽处,从而实现拉动牵引绳的效果,此时两侧的侧位拉力臂顶部沿着内置滑筒的内壁向引导转板的内部滑动,两侧的侧位拉力臂相互靠近,此时夹取壳的竖直滑板通过竖直切槽插入引导滑板的内
部,卷筒辊轴逆时针转动,通过两侧的竖直滑板牵引上下两侧的竖直滑板向中部运动,由于竖直滑板已经插入引导滑板的内部,所以弧形转臂在相互夹紧的过程中能够将位于引导滑板端头处的晶振板夹紧。
[0005]优选的,所述关节转球包括内转杆,所述内转杆外表面的中部的下部啮合连接有控制转轮,所述扭转杆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位挡板,所述侧位挡板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弧形弹簧带,所述弧形弹簧带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所述弧形弹簧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托架;夹紧晶振板后,控制转轮在转动机的作用下自转,内转杆在控制转轮外表面啮合传动的作用下也进行自转,在内转杆转动的过程中,内转杆外表面的上部将固定的引导转板以内转杆的轴心进行旋转,此时夹取壳将晶振板从初始引导滑板的内壁取出,当内转杆转动半周后,引导转板的位置发生上下翻转,此时通过控制马达将卷槽杆反向转动,牵引绳脱离卷槽杆的外表面,在失去了牵引绳的拉力作用后,侧位拉力臂在内置弹簧的推力作用下相互分离,并且竖直滑板也相互分开,夹紧的晶振板掉落在充气壳的外表面,并在引导转板的斜面引导作用下进入与初始引导滑板相对的引导滑板中,进而实现转动运输工作。
[0006]优选的,所述关节转球内壁的中部开设有转切槽,所述内转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关节转球的外部,所述内转杆的两端均与扭转杆内壁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内转杆外表面的中部与引导转板的插杆处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转板的外表面通过转切槽与关节转球的内壁转动连接。在引导转板转动完毕后,引导转板的侧支部位会与对应一侧的缓冲挡板发生撞击,此时缓冲挡板可以通过底部的弧形弹簧带对引导转板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减小引导转板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惯性作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扭矩电机使扭转杆转动,进而使引导转板在取出晶振板的过程中进行自转,根据转向角度的不同,可以将晶振板放置在对应位置的引导滑板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引导滑板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引导滑板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板内壁的中部通过引导滑槽滑动连接有晶振板,所述引导滑板内壁靠近扭转杆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贯穿切槽,所述引导滑板远离夹取壳内壁的一端通过贯穿切槽延伸至引导滑板的内部。该装置能够将晶振板自由转运到对应一侧的引导滑板内壁,进而实现晶振板的转向效果,通过不同的引导滑板将晶振板运输到对应加工的区域,由于引导转板在变形的过程中会沿着关节转球的内壁转动半周,晶振板在脱离夹取壳的时候已经经过了减速缓冲作用,所以晶振板被运输到另一侧的引导滑板上时不会发生严重撞击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马达输出轴的外表面通过转套与卷槽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卷槽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槽与牵引绳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卷槽杆的外表面通过摩擦转套与引导转板的内壁转动连接。该装置通过夹取壳与引导转板对引导滑板内部的晶振板进行转动工作,而夹取壳对晶振板停止夹取后,晶振板会掉落在充气壳的外表面上进行缓冲,随后通过引导转板的斜面滑落到引导滑板的内部,所以晶振板不会直接放入引导滑板中,与一般的机械爪相比,该装置在运输晶振板的后半段,不需要使用机械爪进行晶振板的放置工作,从而使运输装置更加节能。
[0009]优选的,所述润滑引导板包括长轴杆,所述长轴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扇叶转套,所述润滑引导板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中位隔板,且中位隔板的内壁通过贯穿口均匀设置有斜向空心筒,所述润滑引导板内壁上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位槽壳。在实际运输晶
振板的过程中,位于引导滑板内壁底部的润滑引导板也在进行工作,在转动电机的扭转作用下长轴杆通过外表面的扇叶转套对润滑引导板的内部进行充气,通过斜向空心筒向正上方进行吹风,该装置的润滑引导板能够在晶振板运动的过程中,对晶振板的下表面进行吹风,使晶振板对引导滑板内壁的压力减小,并且斜向空心筒向吹动的风力在水平方向能够推进晶振板运动。由于晶振板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重力的因素对引导滑板的内壁施加压力,进而导致晶振板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引导滑板内壁产生的摩擦阻力,进而导致晶振板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磨损等问题,在引导滑板的底部设置了润滑引导板后,可以大幅减轻晶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包括关节转球(2),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转球(2)的外表面设置有:扭转杆(16),该扭转杆(16)内壁的上部与关节转球(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转杆(16)外表面的上部套接有扩展壳(15),所述扩展壳(15)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竖直扭杆(14),所述竖直扭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转环(13),所述卡接转环(1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中转筒(1),所述扭转杆(16)的底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扭矩电机(12),所述扩展壳(1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引导滑板(11),所述引导滑板(1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润滑引导板(6);引导转板(3),该引导转板(3)外表面远离斜面的一侧通过插杆与关节转球(2)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引导转板(3)内壁远离关节转球(2)的一侧通过贯穿口对称设置有内置滑筒(31),所述内置滑筒(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侧位拉力臂(35),所述侧位拉力臂(3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32),所述牵引绳(32)远离侧位拉力臂(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槽杆,且卷槽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摩擦转套(33),所述摩擦转套(3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控制马达(34),所述引导转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壳(5),所述侧位拉力臂(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夹取壳(4);所述关节转球(2)包括内转杆(21),所述内转杆(21)外表面的中部的下部啮合连接有控制转轮(22),所述扭转杆(16)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位挡板(24),所述侧位挡板(24)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弧形弹簧带(26),所述弧形弹簧带(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挡板(25),所述弧形弹簧带(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托架(23);所述夹取壳(4)包括卷筒辊轴(41),所述卷筒辊轴(41)外表面的两侧中心对称设置有拉力带(42),所述夹取壳(4)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滑板(43),所述竖直滑板(43)远离夹取壳(4)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转臂(44),所述弧形转臂(4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转球(2)内壁的中部开设有转切槽,所述内转杆(21)的两端均延伸至关节转球(2)的外部,所述内转杆(21)的两端均与扭转杆(16)内壁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内转杆(21)外表面的中部与引导转板(3)的插杆处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转板(3)的外表面通过转切槽与关节转球(2)的内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振包装生产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滑板(11)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引导滑板(1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板(11)内壁的中部通过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