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性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14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刚性电主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固定安装有后盖,且后盖上安装有后散热翅片,所述转轴一端与后轴承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且转轴另一端与前轴承连接,并且前轴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转轴贯穿前盖,且前盖固定安装在壳体另一端,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外散热机构,且壳体与外散热机构连接处上贯穿安装有导热柱,并且导热柱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吸收板,同时导热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接触板。该高刚性电主轴,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前轴承的锁紧螺母布置在前轴承的后端,将原来的布置方式倒置,减小支撑轴承与刀柄的距离,有效提高电主轴的刚性,并增加了高效散热结构,保证电主轴能长时间稳定高效工作。效工作。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刚性电主轴


[0001]本技术涉及电主轴
,具体为高刚性电主轴。

技术介绍

[0002]机床的高速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高速电主轴单元是实现高速切削的关键部件,高速电主轴单元为内装式电动机,取消了诸如齿轮、皮带等中间传动环节,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电主轴刚性是电主轴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电主轴的使用效果,电主轴生产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电主轴的刚性指标。
[0003]目前电主轴将前端轴承的锁紧螺母设计在刀柄与支撑轴承之间,增加了支撑轴承与做功刀柄之间的距离,导致电主轴整体刚性降低,降低了电主轴的使用性能。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高刚性电主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刚性电主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电主轴将前端轴承的锁紧螺母设计在刀柄与支撑轴承之间,增加了支撑轴承与做功刀柄之间的距离,导致电主轴整体刚性降低,降低了电主轴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刚性电主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固定安装有后盖,且后盖上安装有后散热翅片,并且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时电机中心贯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后轴承连接,且后轴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转轴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且转轴另一端与前轴承连接,并且前轴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转轴贯穿前盖,且前盖固定安装在壳体另一端,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外散热机构,且壳体与外散热机构连接处上贯穿安装有导热柱,并且导热柱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吸收板,同时导热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接触板。
[0007]优选的,所述后散热翅片贯穿后盖,且后散热翅片关于后盖中心等角度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前轴承靠近电机侧,且前轴承至转轴位于壳体端部的间距小于锁紧螺母至转轴与后轴承连接端的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外散热机构包括存储箱、冷却油液和外散热翅片,且存储箱固定安装在壳体外壁上,并且存储箱内填充有冷却油液,同时存储箱外侧壁上固定有外散热翅片。
[0010]优选的,所述外散热翅片为水平等间距分布,且外散热翅片贯穿存储箱外侧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导热柱、内吸收板和外接触板的材质均为铜,且导热柱贯穿存储箱与壳体连接处,并且导热柱关于内吸收板中的中心等角度分布,同时内吸收板密集开设有贯穿孔洞,所述内吸收板和外接触板均设置为环形,且外接触板设置在冷却油液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刚性电主轴,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前轴承的锁紧螺母布置在前轴承的后端,将原来的布置方式倒置,减小支撑轴承与刀柄的距离,有效提高电主轴的刚性,并增加了高效散热结构,保证电主轴能长时间稳定高效工作;
[0013]1.通过后轴承、锁紧螺母和前轴承的布局设计,将原来的布置方式倒置,减小支撑轴承与刀柄的距离,有效的提高了电主轴的刚性,令电主轴的整体性能提升;
[0014]2.通过后散热翅片、外散热机构、导热柱、内吸收板和外接触板相互配合工作,能够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热量快速导出并散发至空气中,令电机和转轴长期处于合适的温度下工作,配合布局设计,明显的提升了电主轴的实际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后散热翅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热柱、内吸收板和外接触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2、后盖;3、后散热翅片;4、电机;5、转轴;6、后轴承;7、锁紧螺母;8、前轴承;9、前盖;10、外散热机构;1001、存储箱;1002、冷却油液;1003、外散热翅片;11、导热柱;12、内吸收板;13、外接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刚性电主轴,包括壳体1、后盖2、后散热翅片3、电机4、转轴5、后轴承6、锁紧螺母7、前轴承8、前盖9、外散热机构10、存储箱1001、冷却油液1002、外散热翅片1003、导热柱11、内吸收板12和外接触板13,壳体1一端固定安装有后盖2,且后盖2上安装有后散热翅片3,并且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同时电机4中心贯穿安装有转轴5,转轴5一端与后轴承6连接,且后轴承6安装在壳体1内,转轴5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7,且转轴5另一端与前轴承8连接,并且前轴承8安装在壳体1内,转轴5贯穿前盖9,且前盖9固定安装在壳体1另一端,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外散热机构10,且壳体1与外散热机构10连接处上贯穿安装有导热柱11,并且导热柱11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吸收板12,同时导热柱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接触板13。
[0022]本例的后散热翅片3贯穿后盖2,且后散热翅片3关于后盖2中心等角度分布,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壳体1内电机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散发。
[0023]锁紧螺母7设置在前轴承8靠近电机4侧,且前轴承8至转轴5位于壳体1端部的间距小于锁紧螺母7至转轴5与后轴承6连接端的距离,上述的结构设计减小支撑轴承与刀柄的距离,有效的提高了电主轴的刚性。
[0024]外散热机构10包括存储箱1001、冷却油液1002和外散热翅片1003,且存储箱1001固定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并且存储箱1001内填充有冷却油液1002,同时存储箱1001外侧壁上固定有外散热翅片1003,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在电机4外侧,对电机4进行高效的散热。
[0025]外散热翅片1003为水平等间距分布,且外散热翅片1003贯穿存储箱1001外侧壁上,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外散热翅片1003能高效的将存储箱1001内冷却油液1002含有的热
量快速的导出散发至空气中。
[0026]导热柱11、内吸收板12和外接触板13的材质均为铜,且导热柱11贯穿存储箱1001与壳体1连接处,并且导热柱11关于内吸收板12中的中心等角度分布,同时内吸收板12密集开设有贯穿孔洞,内吸收板12和外接触板13均设置为环形,且外接触板13设置在冷却油液1002内,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将壳体1内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将热量快速转移至冷却油液1002中。
[0027]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按照图1所示对装置整体进行组装,锁紧螺母7的安装位置减小前轴承8与刀柄的距离,有效的提高了电主轴的刚性,令电主轴的整体性能提升;
[0028]当电机4启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壳体1内热量积聚,一部分热量通过铜质的后散热翅片3直接散发至空气中,另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刚性电主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端固定安装有后盖(2),且后盖(2)上安装有后散热翅片(3),并且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4),同时电机(4)中心贯穿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一端与后轴承(6)连接,且后轴承(6)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转轴(5)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7),且转轴(5)另一端与前轴承(8)连接,并且前轴承(8)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转轴(5)贯穿前盖(9),且前盖(9)固定安装在壳体(1)另一端,所述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外散热机构(10),且壳体(1)与外散热机构(10)连接处上贯穿安装有导热柱(11),并且导热柱(11)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吸收板(12),同时导热柱(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接触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散热翅片(3)贯穿后盖(2),且后散热翅片(3)关于后盖(2)中心等角度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7)设置在前轴承(8)靠近电机(4)侧,且前轴承(8)至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隋励丽
申请(专利权)人:凯歌主轴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