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10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该阻燃隔热无纺布,包括无纺布芯;两个阻燃层,两个阻燃层分别粘接于无纺布芯的上下两端,两个阻燃层的上下两端均粘接有隔热层,两个隔热层分别粘接于两个阻燃层的上下两端;以及两个耐磨层,两个耐磨层分别粘接于两个隔热层的上下两端,两个耐磨层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开设有多个匹配槽,提高了无纺布芯的阻燃隔热性能,便于运用在各个方面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材料性能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减少材料性能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减少材料性能导致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


[0001]本技术属于无纺布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0003]现有的无纺布不具备较好的阻燃隔热性能,导致运用在各个方面的效果较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不具备较好的阻燃隔热性能,导致运用在各个方面的效果较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包括:
[0007]无纺布芯;
[0008]两个阻燃层,两个所述阻燃层分别粘接于无纺布芯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阻燃层的上下两端均粘接有隔热层,两个所述隔热层分别粘接于两个阻燃层的上下两端;以及
[0009]两个耐磨层,两个所述耐磨层分别粘接于两个隔热层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耐磨层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开设有多个匹配槽。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隔热层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多个匹配块,多个所述匹配块分别粘接于多个匹配槽的内表面。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无纺布芯内粘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一侧端粘接有防水层。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水层的一侧端粘接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一侧端粘接有清洁层。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清洁层的一侧端粘接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的一侧端粘接有抗静电层。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抗静电层的一侧端粘接有舒适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方案中,通过将两个阻燃层粘接在无纺布芯的上下两端,阻燃层采用芳纶阻燃面料制作而成,同时两个隔热层采用腈纶面料制作而成,将两个隔热层分别和两个阻燃层进行粘接在一起保证了无纺布芯的阻燃和隔热的性能,提高了无纺布芯的阻燃隔热性能,便于运用在各个方面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材料性能导致的资源浪费。
[0017]2、本方案中,耐热层采用全棉阻燃面料制作而成,全棉阻燃面料是100%天然纤维“棉”织造整理而成的,它透气、透湿、吸湿快干、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等特性,从而加强了对无纺布芯的耐热性能,抗静电层粘接在耐热层的一侧端,抗静电层采用导电纱制作,导电纱纤维具有电晕放电和泄漏作用消除服装上的静电。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爆炸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爆炸的图。
[0023]图中:1、无纺布芯;101、弹性层;102、防水层;103、抗氧化层;104、清洁层;105、耐热层;106、抗静电层;107、舒适层;2、耐磨层;3、隔热层;4、阻燃层;5、匹配块;6、匹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7]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包括:
[0028]无纺布芯1;
[0029]两个阻燃层4,两个阻燃层4分别粘接于无纺布芯1的上下两端,两个阻燃层4的上下两端均粘接有隔热层3,两个隔热层3分别粘接于两个阻燃层4的上下两端;以及
[0030]两个耐磨层2,两个耐磨层2分别粘接于两个隔热层3的上下两端,两个耐磨层2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开设有多个匹配槽6。
[003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阻燃层4粘接在无纺布芯1的上下两端,且阻燃层4采用芳纶阻燃面料制作而成,同时两个隔热层3采用腈纶面料制作而成,将两个隔热层3分别和两个阻燃层4进行粘接在一起提高了无纺布芯1的阻燃和隔热的性能,多个匹配块5采用隔热层3同样的腈纶面料进行制作粘接在隔热层3的上端,同时多个匹配槽6开设在耐磨层2的下端具体如何进行开设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中不做过多叙述,将多个匹配块5粘接在多个匹配槽6的内壁,从而加强了耐磨层2和隔热层3之间的紧密强度,耐磨层2采用了CVC阻燃面料制而成,CVC阻燃面料是60%以上的棉纤维和40%以下涤纶的纤维混纺整理而成,其除有着棉纤维的优良的特性外,更兼具涤纶纤维的较好的弹力和恢复能力,材料挺阔,抗皱性能好,耐磨耐用,从而起到对无纺布芯1的外表进行保护,提高了无纺布芯1的阻燃隔热性能,便于运用在各个方面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材料性能导致的资源浪费。
[0032]具体的请参阅图2,两个隔热层3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多个匹配块5,多个匹配块5分别粘接于多个匹配槽6的内表面。
[0033]本实施例中:多个匹配块5采用隔热层3同样的腈纶面料进行制作粘接在隔热层3的上端,同时多个匹配槽6开设在耐磨层2的下端具体如何进行开设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中不做过多叙述,将多个匹配块5粘接在多个匹配槽6的内壁,从而加强了耐磨层2和隔热层3之间的紧密强度。
[0034]具体的请参阅图2,无纺布芯1内粘接有弹性层101,弹性层101的一侧端粘接有防水层102。
[0035]本实施例中:弹性层101采用了聚酯纤维制作,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防水层102粘接在弹性层101的一侧端,同时防水层102采用竹木纤维制作,竹木纤维竹是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增强了无纺布芯1的防水功能。
[0036]具体的请参阅图2,防水层102的一侧端粘接有抗氧化层103,抗氧化层103的一侧端粘接有清洁层104。
[0037]本实施例中:抗氧化层103采用碳纤维制作,碳纤维具有耐热性和耐氧化性等作用,且强度高,耐腐蚀,持久耐用的特性,清洁层104粘接在抗氧化层103的一侧端,清洁层104采用长纤聚酯纤维制作,长纤聚酯纤维具有防水,阻菌,抑菌等作用,长纤聚酯纤维经反复洗涤后不会有绒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芯(1);两个阻燃层(4),两个所述阻燃层(4)分别粘接于无纺布芯(1)的上下两端端,两个所述阻燃层(4)的上下两端均粘接有隔热层(3),两个所述隔热层(3)分别粘接于两个阻燃层(4)的上下两端;以及两个耐磨层(2),两个所述耐磨层(2)分别粘接于两个隔热层(3)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耐磨层(2)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开设有多个匹配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热层(3)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多个匹配块(5),多个所述匹配块(5)分别粘接于多个匹配槽(6)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丰润新型复合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