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其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02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持作为光学材料优选的物性并且具有适于成型的流动性的聚碳酸酯树脂。还提供使用了该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该聚碳酸酯树脂的特征在于:包含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元(B)。元(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其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了该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更详细而言,涉及包含具有特定的联萘骨架的结构单元、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并且树脂的流动性得到了提高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了该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透镜不仅在眼镜中使用,而且在照相机、胶片一体型相机、摄像机等各种相机的光学系统等各种各样的场所中使用。作为该透镜材料的重要的物性,可以列举折射率(nD)和阿贝数(ν)。在光学单元的光学设计中,在使用折射率高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曲率更小的面实现透镜元件,因而具有能够使在该面发生的像差量变小并能够通过减少透镜的片数、降低透镜的偏心敏感度、降低透镜厚度而实现透镜系统的小型轻质化这样的优点。
[0003]另外,在光学单元的光学设计中,已知通过组合使用阿贝数彼此不同的多个透镜来修正色像差。例如,进行了将阿贝数ν=45~60的脂环式聚烯烃树脂制的透镜和低阿贝数的由双酚A形成的聚碳酸酯(nD=1.586、ν=30)树脂制的透镜组合,修正色像差。
[0004]作为透镜材料,广泛使用了光学玻璃和光学用透明树脂。光学用透明树脂具有能够通过注射成型制造非球面透镜并且能够批量生产的优点。注射成型是对塑料进行加热使其软化,施加射出压力压入模具中,填充在模中进行成型,等待树脂冷却后将成型体取出而制造的方法。
[0005]使树脂软化的温度越高,树脂的流动性越提高,但容易发生树脂的分解和着色,因此软化的温度存在制约。另外,在大多数成型机中,模具的温度保持恒定,但由于通用模具温调机的热媒使用加压水,所以模具温度的上限为150℃左右是极限。作为该结果,在使用该装置制造面精度高的制品的情况下,存在能够使用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为160℃左右这样的制约。
[0006]由双酚A形成的聚碳酸酯树脂在光学透镜用途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由于光学透镜的用途扩大,要求折射率的进一步提高。另外,由双酚A形成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双折射大这样的缺点,因此用途存在制约。因此,面向兼具高折射率和低双折射的光学透镜的树脂的开发广泛开展。
[0007]为了提高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物性,进行了与其他种类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共聚。其中,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式(a)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折射率提高。
[0008][0009]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包含具有芴结构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双酚A的共聚物。
[0010]另外,作为折射率高的物质,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双酚A型聚碳酸酯或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替换成式(b)的共聚物。然而,记载了该树脂组合物的折射率增高,但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了160℃。
[0011][0012]另外,在专利文献4~6中记载了具有1,1

-联萘结构的聚合物。具体而言,专利文献4~6公开了具有1,1

-联萘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但依然需求具有适于精密成型的流动性的聚碳酸酯树脂。
[0013]现有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WO2007/142149
[001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5398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32782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02857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302858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15-1669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2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持作为光学材料优选的物性并且具有适于成型的流动性的聚碳酸酯树脂。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了该聚碳酸酯树脂的光学透镜和光学膜。
[002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2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反复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包含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的聚碳酸酯树脂,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
[0025]<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
[0026][0027]在式(1)中,
[0028]X表示单键或芴基,
[0029]R
a
和R
b
在X为单键时分别独立地选自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以及-C≡C-R
h

[0030]R
a
和R
b
在X为芴基时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以及-C≡C-R
h

[0031]R
h
表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
[0032]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0033]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6的整数,
[0034]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
[0035][0036]在式(2)中,R
z
和R
x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i表示2~16的整数,p表示1~600的整数。
[0037]<2>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B)的摩尔比(A/B)为99.9/0.1~0.1/99.9。
[0038]<3>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述通式(2)中的i为2~10的整数,p为1~3。
[0039]<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还包含下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C)。
[0040][0041]在式(3)中,
[0042]R
a
和R
b
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
[0043]Y表示-O-、-S-、-SO-、-SO2-、-CO-、碳原子数6~12的亚环烷基、或者下述通式(4)或下述通式(5)所示的二价基团,上述亚环烷基可以被1~12个碳原子数1~3的烷基取代,
[0044]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在式(1)中,X表示单键或芴基,R
a
和R
b
在X为单键时分别独立地选自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以及-C≡C-R
h
,R
a
和R
b
在X为芴基时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以及-C≡C-R
h
,R
h
表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含有选自O、N和S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原子的碳原子数6~20的杂芳基,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6的整数,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0~10的整数,在式(2)中,R
z
和R
x
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i表示2~16的整数,p表示1~600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B)的摩尔比(A)/(B)为99.9/0.1~0.1/99.9。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2)中的i为2~10的整数,p为1~3。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C),在式(3)中,
R
a
和R
b
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松三豪池田慎也加藤宣之近藤光辉西森克吏原田祐太郎村田铃木章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