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74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污染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水资源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这两种污染物都具有持久性,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潜在性危害。因此工业废水都不能直接进行排放,需要处理达标之后再进行排放。
[0003]以纳米零价铁等为代表性的纳米零价金属材料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还原性强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等环境修复领域,尤其在过硫酸盐、过氧化氢等高活性氧化剂活化处理废水领域。
[0004]但是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在利用纳米零价铁进行废水处理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中一般重金属离子种类均较多,对其的处理程度较低,处理后得到的多种类的重金属单质全部混合在一起,无法实现重金属单质的资源化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后得到的多种类的重金属单质全部混合在一起,不便于再次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
[0007]混凝沉淀池,
[0008]所述混凝沉淀池用于对废水进行沉淀;
[0009]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
[0010]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上设置有纳米零价铁添料口;
[0011]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
[0012]所述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包括过滤网、循环反应池;
[0013]所述循环反应池为密封的反应池,所述循环反应池上开设有还原剂添加口;
[0014]所述循环反应池内安装有用于过滤纳米零价铁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循环反应池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15]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腔室内连通,所述第一腔室还通过循环回料管与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内连通;
[0016]重金属离子分选单元,
[0017]所述重金属离子分选单元包括磁性分选组件、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和隔板;所述隔
板固定在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内,且所述隔板将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分为总收集池和磁性重金属收集池,所述第二腔室通过出水管与总收集池相连通;
[0018]所述磁性分选组件移动的设置在总收集池和磁性重金属收集池之间,所述磁性分选组件的磁吸端磁性吸附总收集池内的磁性重金属。
[0019]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若干的倾斜导板、赶水板、垃圾出口和往复移动组件;
[0020]若干所述倾斜导板倾斜的固定在混凝沉淀池内,所述废水的进水口设置在倾斜导板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
[0021]所述往复移动组件设置在混凝沉淀池上,所述赶水板固接在往复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垃圾出口开设在混凝沉淀池的侧壁,且所述赶水板的移动轨迹穿过垃圾出口。
[002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导轨和往复移动行车;
[0023]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混凝沉淀池上,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方向与垃圾出口的中心线方向相平行;
[0024]所述往复移动行车包括有两个移动端和行车壁,所述行车壁跨接在两个移动端之间,且所述行车壁位于混凝沉淀池的上方,其中一个所述移动端移动的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导轨上,另一个所述移动端移动的安装在另一个第一导轨上,所述赶水板固定安装在行车壁上。
[0025]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垃圾过滤网、水收集箱和第一水泵;
[0026]所述垃圾过滤网固接在垃圾出口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所述水收集箱固接在垃圾过滤网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
[0027]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软管与水收集箱内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软管与混凝沉淀池内连通。
[0028]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包括重金属反应池、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叶和第一驱动电机;
[0029]所述重金属反应池为密封的反应池,所述第一搅拌杆转动安装在重金属反应池内,所述第一搅拌叶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重金属反应池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接第一搅拌杆;
[0030]所述重金属反应池上设置有纳米零价铁添料口。
[0031]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还包括出料通孔、门板、电动伸缩杆和连通管道;
[0032]所述出料通孔开设在第一腔室的底壁,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料通孔,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相连通;
[0033]所述门板转动安装在循环反应池底端面,且所述门板与出料通孔相对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连通管道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门板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转动轴线与门板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0034]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还包括层板、连通管和电磁阀;
[0035]所述层板固接在过滤网上方的循环反应池内,且所述层板将第一腔室分隔为反应腔和过滤腔,所述连通管的出口位于过滤网上方,且所述连通管连通反应腔与过滤腔;
[0036]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还原剂添加口开设在循环反应池的反应腔上。
[0037]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还包括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叶和第二驱动电机;
[0038]所述第二搅拌杆转动安装在反应腔内,所述第二搅拌叶固接在第二搅拌杆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接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循环反应池上。
[0039]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磁性分选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往复移动吊车和电磁铁;
[0040]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总收集池和磁性重金属收集池的上方,所述往复移动吊车移动的安装在第二导轨上,所述往复移动吊车的移动起点与总收集池相对应,所述往复移动吊车的移动终点与磁性重金属收集池相对应;
[0041]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在往复移动吊车的吊车勾上。
[0042]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重金属离子分选单元还包括第二重金属分选池、若干的过滤膜和第二水泵;
[0043]所述第二重金属分选池为密封的分选池,若干所述过滤膜按过滤孔的直径由大到小依次固接在第二重金属分选池内;
[0044]直径最大过滤孔的所述过滤膜与第二重金属分选池之间围成分选腔,所述分选腔通过连接水管与总收集池相连通,所述连接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004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重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用于对废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进行沉淀;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上设置有纳米零价铁添料口;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所述纳米零价铁循环再生单元包括过滤网、循环反应池;所述循环反应池为密封的反应池,所述循环反应池上开设有还原剂添加口;所述循环反应池内安装有用于过滤纳米零价铁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循环反应池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腔室内连通,所述第一腔室还通过循环回料管与复合污染物反应单元的反应池内连通;重金属离子分选单元,所述重金属离子分选单元包括磁性分选组件、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和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在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内,且所述隔板将第一重金属分选池分为总收集池和磁性重金属收集池,所述第二腔室通过出水管与总收集池相连通;所述磁性分选组件移动的设置在总收集池和磁性重金属收集池之间,所述磁性分选组件的磁吸端磁性吸附总收集池内的磁性重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若干的倾斜导板、赶水板、垃圾出口和往复移动组件;若干所述倾斜导板倾斜的固定在混凝沉淀池内,所述废水的进水口设置在倾斜导板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所述往复移动组件设置在混凝沉淀池上,所述赶水板固接在往复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垃圾出口开设在混凝沉淀池的侧壁,且所述赶水板的移动轨迹穿过垃圾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导轨和往复移动行车;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混凝沉淀池上,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方向与垃圾出口的中心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往复移动行车包括有两个移动端和行车壁,所述行车壁跨接在两个移动端之间,且所述行车壁位于混凝沉淀池的上方,其中一个所述移动端移动的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导轨上,另一个所述移动端移动的安装在另一个第一导轨上,所述赶水板固定安装在行车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废水同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垃圾过滤网、水收集箱和第一水泵;所述垃圾过滤网固接在垃圾出口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所述水收集箱固接在垃圾过滤网下方的混凝沉淀池上;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软管与水收集箱内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软管与混凝沉淀池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有学王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