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6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3
一种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金属板材。将该金属板材卷成圆筒状的保护件。将该保护件固定地设置于外模具单元。将内模具单元伸入该保护件,该内模具单元与该保护件之间具有间隙。灌注复合材料至该间隙内。及待该复合材料硬化后形成预铸件,移除该外模具单元及该内模具单元。通过该保护件包覆于该预铸件外层可作为保护屏蔽,可阻绝外在危害物质直接对预铸件的侵害与影响,并提升预铸装置整体的结构抗张强度与使用年限,同时便于搬运与运输。同时便于搬运与运输。同时便于搬运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混凝土为土木工程中最为泛用的建筑材料,且现有的一种预铸建筑工法中,混凝土可被制作为圆桶型的预铸件来使用,而现有的混凝土预铸件虽属于永久性材料,但依然会受到外界的因素所侵蚀,结构将渐渐被破坏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尚有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至少一问题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4]于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金属板材;将该金属板材卷成圆筒状的保护件;将该保护件固定地设置于外模具单元;将内模具单元伸入该保护件,该内模具单元与该保护件之间具有间隙;灌注复合材料至该间隙内;及待该复合材料硬化后形成预铸件,移除该外模具单元及该内模具单元。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将该保护件固定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单元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于该保护件形成凸出肋的步骤,该凸出肋自该保护件的内壁面凹陷以向外凸出。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形成该凸出肋的步骤中,该凸出肋是以可转动的外凸模块配合可转动的内凹模块夹挤该保护件而形成。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内模具单元包括底板及设置于该底板呈圆柱状的内模体。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外模具单元包括一对外模体及至少设置于其中一外模体的一对锁扣件,每一外模体呈半圆筒状并可放置于该内模具单元的底板。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内模具单元还包括设置于该底板及该内模体之间呈圆环状的固定座、套设于该固定座的造型模及设置于该底板位于该内模体及所述外模体之间的多个预埋件。
[0010]本专利技术的其中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至少一问题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
[0011]一种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包含预铸件,包括底壁及自该底壁上下延伸的围壁;及保护件,固定地套设并贴合于该预铸件的围壁外表面。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该保护件形成自该保护件的内壁面凹陷以向外凸出呈环状的至少一凸出肋。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该预铸件及该保护件皆呈圆筒状,该凸出肋呈圆环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保护件包覆于该预铸件外层可作为保护屏蔽,可阻绝外在危害物质直接对预铸件的侵害与影响,并提升预铸装置整体的结构抗张强度与使用年限,同时便于搬运与运输。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0016]图2是一平面示意图,说明一金属板材被两个辊轮加工;
[0017]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保护件的一立体图;
[0018]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保护件被一外凸模块及一内凹模块加工;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0020]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保护件、一外模具单元及一内模具单元;
[0021]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保护件、该外模具单元及该内模具单元;及
[0022]图8是由图6的割面线VIII

VIII得出的一剖视图,说明该保护件、该外模具单元及该内模具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参阅图1至图3及图5,本专利技术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100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制造一预铸装置100。该制造方法包含步骤S1~S7。
[0025]在步骤S1中,首先提供一个金属板材10。接着在步骤S2中,便将该金属板材10卷成圆筒状的一个保护件1。具体而言,是以两个辊轮20将该金属板材10进行加工卷成圆筒状,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接缝处相连接而得出呈圆筒状的该保护件1。而焊接方式并不限于以全人工、全设备或人工辅助设备进行。在本实施例是采用人工辅助设备的方式,先将卷圆加工完成的金属板材10取出,以人工辅助利用点焊方式将金属板材10先行固定成一圆筒状,而后套于自动焊接机的圆柱形套管上,开启自动焊接机将金属板材10接缝处的焊道完全接合。
[0026]搭配参阅图4,在步骤S3中,是于该保护件1形成一个凸出肋11,该凸出肋11自该保护件1的内壁面凹陷以向外凸出。具体而言,该凸出肋11是以一可转动的外凸模块30配合一可转动的内凹模块40夹挤该保护件1而形成,且凸出肋11的数量并不以一个为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多个,只要至少一个即可。
[0027]参阅图5至图8,在步骤S4中,是将该保护件1固定地设置于一外模具单元2。具体而言,该外模具单元2包括一对外模体21及至少设置于其中一外模体21的一对锁扣件22,该对外模体21皆呈半圆筒状。该保护件1则是贴合于该对外模体21的内壁面。
[0028]参阅图6至图8,在步骤S5中,将一内模具单元3伸入该保护件1,该内模具单元3与该保护件1之间具有一间隙。具体而言,该内模具单元3包括一个底板31、设置于该底板31的一个固定座32、设置于该固定座32呈圆柱状的一个内模体33、套设于该固定座32的一个造型模34及设置于该底板31位于该内模体33及所述外模体21之间的四个预埋件35。
[0029]参阅图5至图8,在步骤S6中,灌注一复合材料至该间隙内。具体而言,复合材料是灌注于该保护件1、该内模体33与该底板31共同所形成的空间内。其中,该复合材料可为水泥、混凝土或是树酯类等复合材料。最后在步骤S7中,待该复合材料硬化后形成一个预铸件4,移除该外模具单元2及该内模具单元3,便得出一预铸装置100。具体而言,该预铸装置100包括该保护件1及该预铸件4,该预铸件4为一体成形件且开口朝下,因此在将该内模具单元3的内模体33自该预铸件4中取出之前,需将该内模具单元3及该预铸装置100整体倒置,使该底板31位于该预铸装置100上方后,即可将该底板31连同该内模体33由下往上取出。其中,移除的顺序依序为底板31、固定座32、造型模34、内模体33及外模具单元2,最后留下预铸装置100。其中通过该保护件1贴合于该对外模体21的内壁面,该复合材料硬化过程仅会接触到该保护件1而不会接触到所述外模体21,能够避免该复合材料较黏合于所述外模体21彼此难以分离的问题。
[0030]需要说明的是,该内模具单元3的固定座32、造型模34,以及预埋件35为可选用的组件,并非必要的组件。该造型模34是用于改变调整该预铸件4开口周缘的形状,该固定座32则是供造型模34设置。而所述预埋件35则是可视吊运需求设置于底板31上,待该复合材料硬化形成该预铸件4后,所述预埋件35便结合于该预铸件4而与该底板31分离。所述预埋件35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金属板材;将该金属板材卷成圆筒状的保护件;将该保护件固定地设置于外模具单元;将内模具单元伸入该保护件,该内模具单元与该保护件之间具有间隙;灌注复合材料至该间隙内;及待该复合材料硬化后形成预铸件,移除该外模具单元及该内模具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保护件固定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单元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于该保护件形成凸出肋的步骤,该凸出肋自该保护件的内壁面凹陷以向外凸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该凸出肋的步骤中,该凸出肋是以可转动的外凸模块配合可转动的内凹模块夹挤该保护件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护件的预铸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模具单元包括底板及设置于该底板呈圆柱状的内模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毅陈驷侑
申请(专利权)人:联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