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40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表面封闭元件、药物注射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其中,所述药物注射元件设置于内表面封闭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之间;所述药物注射元件,包含复数个纳米微针、纳米微针载体;所述外表面封闭元件与纳米微针载体贴合,并覆盖其外视面;所述纳米微针包括尾部和头部;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尾部,呈列阵的固定于纳米微针载体的内视面上;所述内表面封闭元件,覆盖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头部;所述内表面封闭元件与外表面封闭元件在端周贴合,将药物注射元件封闭于其内。该救心贴能实现贴皮即快速释放药物的效果,并且具有多次释放药物的功能。次释放药物的功能。次释放药物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的速效救心贴。

技术介绍

[0002]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用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当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及时将硝酸甘油放在舌下含服,可迅速缓解心绞痛,为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赢得时间。
[0003]硝酸甘油药物的特性:一是可以直接扩张小血管,二是脂溶性高。进入血液可快速释放NO,NO作为信号扩张血管,使局部堵塞血管因扩张可以疏通!因为硝酸甘油的脂溶性很高,所以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而迅速被吸收。且舌下含服可以直接扩张口腔黏膜的小血管,加快药物吸收入血;口腔黏膜小血管将药物直接吸收入血后,通过上腔静脉直达心脏到体循环血流中发挥药效。
[0004]目前尚没有一种能通过皮肤渗透的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根据硝酸甘油药物可以直接扩张小血管、脂溶性高、且进入血液可快速释放的特点,设计一种利用纳米微针装载硝酸甘油,通过直接贴在皮肤而迅速起效的速效救心贴。该救心贴中的纳米微针可以穿透表皮角质层,使其中装载的药剂快速的渗透进表皮,其渗透效率高达98%以上。
[0006]此外,由于采用皮内给药的方式,还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加快药物吸收等优点。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表面封闭元件、药物注射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
[0008]其中,上述药物注射元件设置于内表面封闭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之间;
[0009]上述药物注射元件,包含复数个纳米微针、纳米微针载体;
[0010]上述外表面封闭元件与纳米微针载体贴合,并覆盖其外视面;
[0011]上述纳米微针包括尾部和头部;
[0012]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尾部,呈列阵的固定于纳米微针载体的内视面上;
[0013]上述内表面封闭元件,覆盖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头部;
[0014]上述内表面封闭元件与外表面封闭元件在端周贴合,将药物注射元件封闭于其内。
[0015]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16]上述纳米微针内填充有药物。
[0017]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18]上述药物注射元件,还包括载药容器;
[0019]上述载药容器设置于纳米微针内部,其头端贴合纳米微针载体;
[0020]上述载药容器内填充有药物。
[002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22]上述载药容器与纳米微针连通。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24]上述纳米微针具有抵接面;
[0025]上述载药容器的末端与抵接面对向设置。
[0026]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27]上述抵接面上具有凸起;
[0028]上述凸起正对载药容器。
[0029]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30]上述药物为硝酸甘油。
[003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32]上述内表面封闭元件为可剥离的薄型膜状物。
[0033]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
[0034]上述外表面封闭元件为透气防水膜状物。
附图说明
[0035]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速效救心贴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速效救心贴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速效救心贴的纳米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本实施例的变形提供的速效救心贴的纳米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效救心贴,由内表面封闭元件3、药物注射元件2和外表面封闭元件1组成;
[0040]其中,该药物注射元件2设置于内表面封闭元件3和外表面封闭元件1之间;
[0041]该内表面封闭元件3为可剥离纸,即、在需使用的情况下,撕下该表面,将速效救心贴贴在患部即可;
[0042]该外表面封闭元件1为单面涂胶的透气防水薄膜;
[0043]该药物注射元件2为装载有硝酸甘油的纳米微针,如图3所示,包含复数个纳米微针头6、纳米微针载体4和载药容器5;
[0044]该外表面封闭元件1与纳米微针载体4贴合,并覆盖其外视面上;
[0045]该纳米微针载体4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造而成,一般来说为中空结构;
[0046]该纳米微针头6包括尾部和头部,可以采用金属或医用硬质塑料制造而成;
[0047]复数个纳米微针头6的尾部均呈列阵的固定于纳米微针载体4的内视面上;
[0048]该纳米微针头6的头部具有至少一个倒角,一般来说,该针头为三角圆锥型;
[0049]该纳米微针头6内填充有硝酸甘油,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其内的药物为内表面封闭元件3封闭于针头内部,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撕开内表面封闭元件3 即可使其内的药物缓慢渗出。
[0050]为了实现药物随需释放的效果,该纳米微针头6内还设有载药容器5;
[0051]该载药容器5内同样装载有硝酸甘油,可以采用金属或医用硬质塑料制造而成。
[0052]该载药容器5的一端部贴合纳米微针载体4,另一端部对向于纳米微针头6 的针头位置,通过对纳米微针载体4施压能够使载药容器5向纳米微针头6针头的方向移动;
[0053]作为一种使用方式,该载药容器5上具有微孔,该微孔实现载药容器与纳米微针头6之间的液体流通,这样当微针头内的药液释放后,该载药容器内的药液也会缓慢的再次填充纳米微针头使其充满药液,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给药效果。
[0054]作为另一种使用方式,该载药容器5由薄膜等受压易破的材料制成,当在外表面封闭元件位置施压时,能够破损该载药容器5使其内的药物被释放出进行微针头的填充。
[0055]作为还有一种使用方式,如图4所示,该载药容器5的正下方具有针状部件7,当在外表面封闭元件位置施压时,针状部件7正好戳破载药容器使其内的药物缓释而出,实现对载药容器的填充。
[0056]关于第二和第三种使用示例,其具体为当微针贴皮即可将纳米微针内部硝酸甘油渗透置皮下,3

5min未缓解,可通过轻微按压激活微针载药容器装置,打开一级响应,将硝酸甘油注入皮下,由于其脂溶性和括血管作用,可以迅速吸收入血起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表面封闭元件、药物注射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其中,所述药物注射元件设置于内表面封闭元件和外表面封闭元件之间;所述药物注射元件,包含复数个纳米微针、纳米微针载体;所述外表面封闭元件与纳米微针载体贴合,并覆盖其外视面;所述纳米微针包括尾部和头部;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尾部,呈列阵的固定于纳米微针载体的内视面上;所述内表面封闭元件,覆盖复数个纳米微针的头部;所述内表面封闭元件与外表面封闭元件在端周贴合,将药物注射元件封闭于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针内填充有药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微针为药物载体速效救心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注射元件,还包括载药容器;所述载药容器设置于纳米微针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苗青苏凡刘韦卓张倩芸张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